1,白刃冲锋本身的开始以及发展
但是等到了日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大量的轻重机枪,步兵火炮,以及榴霰弹投入战场,使得让那些端着步枪,上着刺刀,伴随着友方炮兵弹幕徐进突入敌军战壕的士兵们伤亡惨重。但是即便是这样,刺刀仍然没有走出历史舞台。 真正的转机出现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单兵自动武器普及,传统刺刀终于走向了没落。各国军队的刺刀长度明显变短,刺刀开始变成了多用途刀具,而不是过去单纯的白刃战突击兵器。不过,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哪怕在21世纪,白刃战冲锋仍然在一些特殊场合发挥了出其不意的效果。比如在2004年的伊拉克战争中,就曾有过弹尽粮绝的20人英俊巡逻队,使对着100名手持突击步枪的什叶派武装分子果断用刺刀突击,然后创造了一举消灭35人,自己无一人损失的奇迹战果。
等到了明治维新,日本陆军正式建军之后,随着大量留学法国的先进陆军人才陆续培养完毕。刺刀战术才被正式的提上了日本陆军的研究日程。但是在如何使用刺刀和训练上争议依然巨大。以斎藤德明为首的留法军官们则是建议全套照搬法国训练。一些参与维新,但是没有出过国的军官,比如说幕末猛将山地元智,就建议不要搞什么刺刀拼刺,陆军人手一把日本刀做肉搏战武器就挺好。
最终,留法派在争论中获得了胜利。1874年,从法国聘请来的教官到位,开始传授军刀和刺刀术。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普及度低级,并没有形成太大的气候。因此当时的各个镇台,都基本上有自己的一套刺刀拼刺路数。而这一下子路数就野了。根据日本铳剑道协会的刊物记载,当时的日本陆军里面是武林各路流派都有:宝藏院流的十文字术,佐分利流的键枪术,新阴疋田流的长枪术,贯流的管槍术,各式各样的幕府时代长杆冷兵器流派恨不得都摇身一变,在近代军队里面重新包装上市。
西南战争结束后的第7年,也就是1884年,下定决心要大练刺刀突击的日本陆军卿(就是后来的陆军大臣)西乡从道,从法国又引进了两位教官,决定以后不许搞什么日本武术现代化了,就按照法国人的模式来练。但是这么操练了6年多,问题又出来了。法国人刺刀拼刺术,由于东西方人的体格问题,对于日本人来说,实战价值有点低。另外就是日本古武术的影响还是太大了。因此1890年,日本陆军决定不练法国技术了,我们自己研究。终于,在1894年,日本陆军在剑术名家津田教修的研究下,融合了法国技术,还有我们之前提到的宝藏院流十文字术,佐分利流的键枪术,做出了有日本特色的刺刀拼刺术————并且正式称呼为铳剑术。 虽然新一代的日本式刺刀拼刺术还是选择了日本古代武术作为模板。但是在整体战术和认知上面却有了巨大的变化。在之后的各种教材中,对于刺刀拼刺的教学开始偏向三个方面,首先是精神教育,换言之就是培养不怕死精神和高度的纪律性。在1907年出版的《白刃战与格斗》一书中,总结了大量的白刃战战例。最终的总结中,首先提及的就是高昂的士气和纪律性。另外从陆军户山学校出版在1910年代和1920年代参考书籍中提到还需要大量的细节纠正,已经长时间的对抗性格斗,尤其是针对白种人的格斗。
在本文一开始,我们就提到了在日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随着大量的自动火器出现在战场,使用刺刀进行突击的效果已经大大削弱了。但是对于日本陆军而言,他们并没有放弃这种战术。依然固执的认为,要结束一场战斗必然要通过刺刀突击作为终结手段。甚至在一些场合出现了认为白刃战更有效的荒唐逻辑。比如在1911年发行的《日俄战争及其战术教训》一书里面,认为白刃战的价值在战争在增长。哪怕到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1943年出版的《实兵指挥研究》(現時に於ける実兵指揮の参考)一书中也提到要贯彻白刃战。 以上的说法,大家肯定是没有什么直观的认识,所以请注意下面的巨幅图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