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代宰相竟然是我们定海人,他们家这块风水宝地还出了很多高官

 雲泉 2017-01-18

余氏

谁都没有想到,在白泉小展社区余家这个偏僻的小村庄里,竟然能有“一门三尚书的荣耀。其中,余氏先祖—余天锡曾官拜参政知事(相当于副宰相),成为舟山封建时期第一高官。那余氏家族从何而来?现在发展又如何呢?

宋代宰相竟然是我们定海人,他们家这块风水宝地还出了很多高官

(白泉镇小展社区)

宋代宰相竟然是我们定海人,他们家这块风水宝地还出了很多高官

小编

宋代宰相竟然是我们定海人,他们家这块风水宝地还出了很多高官

不急,且往下看。让小编一一为你解密这个在舟山有着八百余年历史的大家族。

宋代宰相竟然是我们定海人,他们家这块风水宝地还出了很多高官

“要(yao)舒(xia)逸(yi),

居(teng)小(xiao)展(ji)”这句话,

是当地人的口头禅。

其实早在800多年前,

余氏先祖就发现了小展的宜居之美。

余家扎根黄杨尖山脚下,

定居这片土地膏腴、

物产丰富的世外桃

宋代宰相竟然是我们定海人,他们家这块风水宝地还出了很多高官

(余氏家谱残本)

余氏后人 余如业

以前的家谱里有记载,“余天锡祖余涤迁昌国”,时间是南宋初年。祖先被舟山的山海美景所倾倒,谢仕了以后就搬迁到舟山来,应该是现在定海城区蓬莱新村那一带,后来其中一支,迁居到了小展,另一支迁到了双桥石礁那里,石礁胜利村。

小展这一支,为何迁居到此,

并逐渐繁衍壮大,还有一番传说......

相传,从定海城关搬迁到小展之时,余氏先祖看中了一块空地,在如今白泉万寿寺那块,当时有个懂风水的僧人也在选落脚地。对余氏说:“这里风水不好,百姓住这不会人丁兴旺,但是和尚住这是块宝地,我给你指点一块千屋炊烟之地,这里让我建寺院吧。”

僧人所指的就是小展。小展余氏聚居的蝉南、樟树湾、张天湾三面青山环抱,层峦叠翠,一面临海,烟波浩瀚。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也就有了“北蝉大南风,吃喝不用愁”的俗语。

清康熙《定海县志》关于小展也有“土广而腴,边海深涂,民擅渔网之利”“惟海涂采捕鱼蛤之利,居民赖以谋生焉”的记载。

数百年的春种夏耘秋收冬藏中,

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余氏一族逐渐开枝散叶。

相传,余氏的田地,有上千亩之多。

余氏后人 余如业

平地少,就要向山里发展,种番薯和其他作物,很多土地在现在的新城,洞岙,新碶头那一带,普陀的南岙也有我们的土地,我们的祖先就收租金,很有钱。

余氏家庙与参知政事余天锡

皇家祖庙被人称之为太庙

而古时有官爵者则建宗祠为家庙

作为祭祀祖先的场所

在小展,甘溪宗庙则是余氏家族的家庙

庙中供奉的是余氏先祖,

也是舟山古代第一高官—余天锡

几百年来,这座家庙作为

余氏家族的文化图腾,久盛不衰。

余氏甘溪宗庙坐西朝东,

始建于明代,

重建于清同治年间,

老庙遗物尚存门口两石柱及楹联。

联云:一湾绿水当门转,几叠青山对户排;

又云:甘泉普润春山笑,溪泽频吞秋水清。

余天锡

生于1180年,是小展余氏始祖余息庵第五世孙,嘉定十六年中进士,累官至参知政事,是封建时期舟山历史上的第一高官。1241年,宋淳祐元年卒于官,追封鲁国公。葬于小展樟树湾鹅冢岗下小坑里。

余氏后人 余天佑

这个余天锡墓一直在这里,我们小时候叫余阁老墓,后来拆掉就变成平地。大概五六年前的时候,我们余家子孙集资来纪念余天锡诞辰830年,当时我们开了纪念会,然后就建了这个墓。

■■■■■

农历八月十八,为余天锡诞辰。

830多年过去了,

余氏一族还是遵循传统祭祀先祖,

按惯例,庙内还会连唱五天越剧大戏,

族人都会赶来庙中看戏。

余天锡任参知政事、其弟余天任官至兵部尚书、余天任之子余晦任户部尚书,“一门三尚书”是余氏家族荣耀,从余天锡祖父余涤任昌国县教谕,到余天锡创虹桥书院,收寒子入学,余氏一族对振兴舟山教育不遗余力。

学者 何雷书

那时候有身份的人,都为教育做过贡献。余天锡是小展人,为什么要去虹桥书院办校呢?因为那个地方比较落后,文化发展比较差,也可以说是为穷苦人办学校。舟山历史上50多个进士,其中在南宋时期,余天锡这个时代,一共有33个,余天锡对舟山促进办学有很大作用。

除了兴办教育之外,

余天锡还与弟余天任一起

建造大余桥、小余桥。

大余桥原位于定海城区人民北路东管庙弄门口,

小余桥则位于定海城区人民北路书院弄口。

祖堂文化与御赐牌匾

小展蝉南余氏设有上下祖堂,

上祖堂白墙黛瓦,红色梁柱,

配以黑色木栅栏门,十分肃穆,

祖堂前楣,挂有一方《钦旌》直竖牌匾。

正间梁下正中悬挂着刻有“圣旨”二字的“八叶衍祥”、“瑞世耆洪”二块御赐匾额以及“世德重伦”匾额。

三块御赐牌匾是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

嘉庆皇帝为嘉赏五世同堂瑞年九十二寿民

小展村余思擎而御赐。

其意是枝繁叶茂,世代繁衍

余氏家训四本堂

读书起家之本

循理保家之本

勤俭持家之本

和顺齐家之本

宋代宰相竟然是我们定海人,他们家这块风水宝地还出了很多高官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

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绵延八百年的余氏家族,

也许就是靠着世代相传的祖训四本堂,

成就了起家、保家、持家、齐家的坚实根基,

承载着余氏一族的忠孝情怀。

修德慎行的余氏后人,

必将传承家族荣光,

延续家族的兴旺……

宋代宰相竟然是我们定海人,他们家这块风水宝地还出了很多高官

编辑:韩超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