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退为进是一种智慧

 化蝶5dvrll3rtc 2017-01-18

我们在处理很多事情的时候要面临进退的抉择,当我们遇到困难而很难继续前行时,只要我们把握好进退之间的尺度,以退为进是一种最佳的选择。人生最重要的是锐意进取,追求上进,但是,很多时候我们还要学会知退、能退、善退,退也要保持前进的姿态。

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可能永远保持一条直线前行,也不可能总是优越于别人。如果你是当官的,不管你的官当到多大,手中握着多少权力,拥有多么好的名声,到最后都要从自己的位置上退下来。当了一辈子官,做了一辈子人,但是你所拥有的一切都是死不带去。所以,在官场上,遇过遇到仕途受阻的情况,千万不能采用激进的方法处理,也没必要整天焦虑不安,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好分内的事儿,赢得别人的认同才是最重要的。

江南有一个大户人家,老爷子年轻的时候是一个风流公子,在家里要了很多姨太太,给他生了一大堆儿子。老爷子眼看着自己年纪越来越大,一天不如一天了,就寻思找一个儿子把家撑起来。

只能让一个儿子来管家,但是他有一大群儿子,这让他很犯难。儿子们知道老爷子要选个接班人,就都得你死我活,不亦乐乎。在其他儿子都争得头破血流的时候,只有一个儿子默默地站在一边,只是帮老爷子打理各种事物,并不去参与争斗。

老爷子把一切都看在眼里,心里终于有谱了。那群争吵的儿子都是在为自己的利益而争,把家交给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他都不可能把家管好,只有那个不争的儿子是真心实意地为家着想。

同样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人对事应该做到制怒控愠。有时候,退让是比前进收获的更多。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社会就像一条奔流不息的大河,想要持续地向前发展,走在前面的人必须给跟在后面的人留出足够的空间,到了该退的时候就一定要无怨无悔地退下来。顺应形势的发展就不会有那么多烦恼和焦虑,如果执意前行,被别人排挤出来,就会毁了一世英名。作为个人,也是一样,当我们做事受阻的时候,一定不要采取强硬的态度去争先,那样不仅不会给自己带来任何好处,还会让我们疲惫、焦虑。适时而退,可以保持一份淡然,也能择机再次奋起。

以退为进是一种智慧,退并不意味着自己无能,也不能说明我们是在逃避。现实情况决定我们不能继续前进,如果顽固地往前冲,那你就是一个莽汉,只会撞得头破血流。进退得当才能把握事情的发展态势,控制自己的人生发展方向。

以退为进是一种豁达的情怀,一个人做到心胸豁达就不会为生活中的小事儿而斤斤计较,就不会产生焦虑情绪。“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外云卷云舒”,这是一种很高的人生境界。“退”就好比是做公交车时换乘,目的是更快捷地到达目的地,如果不“退”就无法到达自己想要去的地方。

老子曾经说过“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就话的意思就是,如果一个人不与别人相争,那么天下就没有人能够与他相争。遗憾的是,这么多年以来,能够参悟并运用这一心术的人少之又少,很多人为了一件事情争的你死我活,结果总是落个遍体鳞伤,到头来还是两手空空,弄得自己身败名裂。

如果我们能以一颗平常心看待不平常的事儿,就会发现所有的事情都是那么平常。平常心不是看破红尘,也不是消极的避世,它是一种境界。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会活得很洒脱,没有烦恼和焦虑。

清朝有个“六尺巷”的故事:

清朝中期的时候,当朝的宰相张英是安徽桐城人,有一位姓叶的侍郎也是安徽桐城人,两家是邻居,并且要同时在自己的宅子上建房子。地皮没有划分明确,为了争地皮,两家发生了争执。

张老夫人立即写信给张英,让张英出面解决这件事。张英不愧是宰相,果然见识不凡,看到家里的来信后,立即回复:“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老夫人见儿子说得非常有理,就主动把墙退让三尺。叶家见张家如此大度,也主动让了三尺。这样一来,张、叶两家的院墙中间就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子。

容与忍是相互统一的,这并不是懦弱的表现,而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

人生道路上困难重重,但是有些人能够一路披荆斩棘,最后取得成功,那是因为他们做事的时候,能够正确地衡量得失,懂得进退之间的奥妙,所以才能把人生演绎得异彩纷呈。只要我们把眼光放得长远一点,就不会被眼前的事情迷住双眼,就不会活在烦恼、焦虑之中。

“退”并不是真正的向后退,进退无定数,两者之间总是在不停地进行转化。所以,我们遇到困难不知道该怎样解决的时候,可以适当的退后一下,这样一来,自己就会前进得更快,得到的更多,完全可以弥补退后所放弃的东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