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奖(1名) 天地我磨开,日月澄泥化道; 春秋谁继起,风流蔺氏传奇。 (河南 方应展) 二等奖(3名) 得绛州灵秀所钟,泥生玉质; 鉴汾水波澜之壮,砚有文心。 (江西 钟宇) 取于水而成于火,未待人磨,先承天砺; 质若石而价若金,虽为泥刻,却赛玉雕。 (山东 李强) 题澄泥砚 浴火而生,根骨已非泥一脉; 历寒不冻,珍奇犹胜石三分。 (浙江 应绿霞) 三等奖(5名) 同涉蔺公,论值或如和氏璧; 堪称国砚,濡毫再振大唐风。 (天津 韦化彪) 云水襟怀,吐月吞烟身似玉; 莲荷风韵,飞黄染绿靥如花。 (辽宁 杨晓雁) 海马飞鱼,不离汾水《拜新月》; 朱砂绿豆,相守砚池《点绛唇》。 (山西 张兴贵) 砚海卷涛,一笔龙蛇飞墨雨; 澄泥化玉,三千炉火借秦风。 (江西 李成炳) 泥香堪醉汾河月; 砚小可摅眉岭云。 (辽宁 潘继洲) 优秀奖(29名) 常瞻绛帖容,心中有墨人方雅; 新获澄泥砚,架上无兰室自香。 (山西 刘潍灏) 名砚一方,谁使微尘凝厚重; 精英两代,我将腐朽化神奇。 (山西 杨新立) 汾水悠悠,澄淤泥而不染; 绛州浩浩,出名砚以长兴。 (山西 胡宝珍) 古砚神奇,完璧重圆中国梦; 澄泥润泽,银毫正绘绛州春。 (江西 胡小敏) 一砚何奇,竟使帝王留御笔; 千秋犹盛,待看我辈赋雄篇。 (山东 段相飞) 问天下人,可得一方泥砚? 观其间色,犹知九曲惊澜。 (北京 生吉俐) 窑口无言,岂忍汾河空逝水; 痴心有梦,欣看砚海正回春。 (河北 陈双田) 万斗汾泥淘月下; 一方炻砚灿云边。 (河北 王丽君) 将绚丽情怀,揉进泥中,与尔同辉华夏史; 把悠长岁月,移来案上,愿君共享汉唐风。 (河北 郭凤林) 一捧陶泥,揉河汾梦; 千年炉火,炼华夏魂。 (山东 苏振学) 为求一砚传,十载躬身曾探秘; 已获九州赞,四时织锦再添花。 (山西 邵运德) 最难得色若蟹青,光如玉润; 莫小觑一炉圣火,几捧神泥。 (山西 朱天运) 汾水流馨,砚涵千载汉唐韵; 绛州逐梦,露浥一园翰墨香。 (安徽 解云凤) 汾水澄泥,沁父子深情、夫妻笃爱; 涛声入砚,传绛州绝响、赤县春风。 (湖北 程鸿) 澄清浣月池,荡漾文光墨色; 振起凌云笔,放飞古韵泥香。 (湖北 闵从新) 名砚重生,臻国之珍、晋之宝; 华章再续,醉泥之韵、墨之香。 (湖北 殷德胜) 泥凝碧玉缀河山,时盈春意; 砚发墨光昭日月,更沁诗心。 (福建 林生垚) 谁料小圆池,写出风云千里路; 竟然方寸地,可藏河岳万重天。 (广东 李五湖) 一砚新天地; 无痕大自然。 (江苏 韩圣礼) 千载四名砚,后来居上; 一门三大师,青出于蓝。 (安徽 丁玉群) 卅纪销声,贡砚无方空抱憾; 一门研艺,汾河载誉再兴涛。 (山西 赵瑞琴) 风物琳琅,云雕漆器澄泥砚; 人文炳蔚,古塔府堂绛守居。 (四川 贾雪梅) 绢袋澄泥,浴火生石骨; 诗心抱朴,磨烟听字香。 (山西 赵爱萍) 御笔封金,澄泥砚下揭皇榜; 乾隆赐玉,贡品名前点绛州。 (河南 吴继强) 骨铸蔺门,有怀瑾握瑜襟抱; 魂凝汾水,做兼天写地文章。 (河北 张景义) 有志竟成,老砚终闻新砚上; 无关不克,城门喜向海门开。 (湖南 蒋光任) 孤诣苦心,将瑰宝还原,琢雕鱼脊三分韵; 殚精竭虑,把澄泥唤醒,耕种砚田一脉香。 (山东 王世侠) 玉骨珠肌,刚柔并济澄泥砚; 天光云影,水乳交融泼墨图。 (广东 廖蓉) 水澄其骨,火煅其魂,泥胎脱化坚如玉; 发墨犹香,濡毫犹润,古砚珍奇誉若潮。 (江苏 刘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