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时代医生和教师才是“金领”!今昔对比令人大跌眼镜!

 江山携手 2017-01-19

《红楼梦》时代医生和教师才是“金领”!今昔对比令人大跌眼镜!

医生的收入

贾宝玉为晴雯看病请的只是一个普通大夫,还要付一两银子的出诊费。大夫出诊费,一人次一两银子。按这样收入水平算,就算一天出诊一次,一个医生一个月轻轻松松二三十两银子进账,就可以挣到刘姥姥这样的庄户人家一年的用度了。

《红楼梦》时代医生和教师才是“金领”!今昔对比令人大跌眼镜!

《红楼梦》里还提到了给秦可卿看病的张太医,给林黛玉问诊的鲍太医,给贾母等看病的王太医。所谓太医,就是宫里的医生,专门为皇室人员看病。身份自然更加尊贵,医道更加精深,待遇也自然更为优厚。贾府人等对其都是客客气气的,贾母对着王太医还要笑容可掬地问声“供奉好!”,贾珍亲自下帖子请张太医来府诊脉。通过婆子的话,“王太医和张太医每常来了,也并没个给钱的,不过每年四节大趸送礼,那是一定的年例。”可见太医所得不菲。

医生是个令人尊敬的行业,不但现在,即使在清朝时期医生的收入也还是可观的,起码算个中产阶级。如果是有名望的医生收入就更多一些。医生的出诊费相当于现在的挂号费,以前医药分离,医生行医,药铺只管卖药,当然有的药铺设有坐堂医生,但是医生挣的是只是看病开方的钱。病家拿了方子自去药店买药。

如今的医生收入也并不低,尤其是有名望的大夫更是一号难求,患者挂号排队甚至排到了一年之后。但是现在医生面对的工作压力和医患问题更为严峻,也让医生这个职业诱惑与风险同在了。

《红楼梦》时代医生和教师才是“金领”!今昔对比令人大跌眼镜!

秦钟的拜师礼

秦钟上学,封了二十四两贽见礼。

在电视剧中我们看到贾代儒衣衫褴褛,可怜兮兮的向凤姐寻求人参,感觉非常凄惨。这只是影视表现手法给我们带来的错觉,贾代儒相对于宁荣二府的势派是穷,但和贾芸等寒族来比,收入还是相当稳定的。否则家里又怎么用得起仆人?贾瑞又如何有闲心招蜂惹蝶呢?象秦钟这样的学生都要恭恭敬敬封上二十四两贽见礼,其他富有的可想而知。贾府的学堂是贾府的老少爷们集资建立的,作为贾门的宿儒,贾代儒是颇受族人尊敬的,否则也不会让他主持学堂。

如今的教师地位是个颇具争议的话题,自古以来就有“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的说法。网上还流行着一个段子,大致意思是说女老师从幼儿园到大学教授都非常容易找找对象,而男老师则完全相反。为什么呢?因为中国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存在,家里有个女老师,既有文化又有修养,工作相对稳定清闲,对于自家孩子日后的成长大有裨益。而老师的接触面比较窄,最主要的就是学生和家长以及其他的老师同事,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因此作为男老师,大部分无法取得更加辉煌的事业,这在当今社会流行趋势多少有一点不合时宜。

《红楼梦》时代医生和教师才是“金领”!今昔对比令人大跌眼镜!

我们回到《红楼梦》的时代,老师任职的地方叫做私塾,私塾有家塾、宗塾和私塾之分:

家塾就是富贵之家聘请老师在家教自己的孩子读书。比如林黛玉和贾雨村便是如此。

宗塾也称族塾,就是一个大家族用公里的资产、银钱设立的学堂,族内子弟都可以来就读,比如贾代儒就是这样。

私塾一般是老师私人设馆,收一些学生来读书。塾师多为落第秀才或老童生,学生入学年龄不限,但一般都是家境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孩子。

因此,《红楼梦》时代的塾师虽然谈不上多富裕,但是也相当于现在的中产阶级了,可以衣食无忧,偶尔还能像贾雨村一样“担风袖月”,玩玩情调。只不过作为读书人的首要都是金榜题名,扬名立万,而做塾师的基本都是做官无望的落第之人,因此给这个职业笼上了一层落魄和悲凉的色彩。

《红楼梦》时代医生和教师才是“金领”!今昔对比令人大跌眼镜!

《红楼梦》真可谓回回精彩,字字珠玑,永远有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永远有可以探索的未知空间,即使时间在飞速前进,那些沾满岁月风尘的古老文明仍值得我们去关注,去思考,去回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