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网贷行业合规性提升 2017年“马太效应”将加剧

 long16 2017-01-20

2016年是互联网金融监管年,随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落地,以及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工作的展开,网贷行业也在合规转型的过程中经历了一场大浪淘沙。在丛林法则下,行业从最“鼎盛”时期的4000多家正常运营的平台,到不足1500家平台,恶意跑路P2P平台越来越少,行业合规性越来越高。

网贷行业合规性提升 行业人气未减

据融360网贷评级课题组对评级重点监测平台的统计,截至2016年12月31日,91%的平台无超范围经营,73%的平台无活期理财,52%的平台完全采用散标模式,这三项数据在2016年9月30日统计的结果分别是87%,70%,50%,从数据对比来看,都在向合规的方向靠拢。

从整个网贷行业来看,2016年第四季度成交量环比第三季度增长15%、待还余额环比增长16%、投资人数环比增长6%,且2016年各季度投资人数较2015年同期均有所上升、2016年第四季度获得融资的平台数为28家,环比第三季度的19家上升了47%,2016年第四季度获得的融资金额数约为44.9亿元,环比第三季度的18.6亿元上涨了141%,这些维度显示,并未出现所谓的“行业寒冬”,相反,行业体量呈现上涨的态势。

马太效应加剧 2017年行业将进一步分化

在这场洗牌中,那些一开始就秉持小额、分散的平台,并且在一些垂直资产领域深耕细作的平台步伐越发轻盈,而那些以大额标的为主,资产端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平台更加步履维艰。据融360网贷评级课题组重点监测的400家平台数据显示,2016年网贷行业成交量最高的四大省市合计成交量1.29万亿,占比88.8%。2016年成交量排在前20位的平台贷款余额为3350亿,占到了网贷行业整体贷款余额的41%。优质资产、低价资金越来越向行业领导者聚集,强者越强,弱者俞弱将在2017年表现的更加明显。

拿网贷行业车贷领域举例,根据融360统计的48家主流车贷平台的业务数据。截至2016年12月31日,从资产规模上来看,在贷余额在10亿元规模以上的车贷平台已有8家,这8家平台数量仅占48家平台数量的16.67%,而这几家平台的在贷规模总金额高达295.36亿元,是48家车贷平台在贷规模总和的75.42%。而在这48家平台中,规模最大的车贷平台在贷余额达101亿元,规模最小的仅为800多万元,前者是后者的1200倍。由此看出,目前车贷行业已经开始呈现“马太效应”,前几位平台车贷资产已经占有行业现有规模的大多数,与其他车贷平台已经拉开了较大的差距,可以预见随着规模效应的显现,车贷领域的分水岭会越来越明显。

网贷行业合规性提升 2017年“马太效应”将加剧

2017年,不仅仅在车贷领域,网贷行业不同资产领域的马太效应均会更加明显,行业在经历了野蛮生长、合规转型等阶段之后,结构会更加优化和稳定。

大额房抵类资产遇冷 “金交所”模式或已死

相比于车贷、消费金融等更符合监管要求的资产类型来讲,大额房抵类资产、融资租赁、保理等大额借款业务则面临较大的调整压力。据融360网贷评级课题组统计发现,本期98家评级内平台就有54家涉足大额房抵类资产,业务范围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平台达到33家。统计本期评级榜单上主要开展涉房类资产的平台贷款余额数据显示,10月底贷款余额为1000.3亿元,11月底贷款余额为997.7亿元,12月底贷款余额为979.8亿元。11月贷款余额相比10月环比减少了0.26%,12月相比11月环比减少了1.79%,涉房类资产平台的贷款余额减少趋势加强。经营大额资产的平台也必将面临整改的阵痛期。

网贷行业合规性提升 2017年“马太效应”将加剧

为了符合“限额”的监管要求,不少P2P平台寻求“借道”金融资产交易所,利用金交所通道,把大额底层资产进行打包、拆分,然后再用“产品代销”、“收益权转让”等方式进行包装以实现合规的要求。但是,据媒体报道,2017年1月9日由证监会牵头的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明确指出一些金融资产交易场所将收益权等拆分转让变相突破200人界限,涉嫌非法公开发行,且部分地区盲目重复批设交易场所导致过多过滥。一场针对交易所的专项整治运动即将来临。

2017年将是网贷平台走向合规的关键一年,从目前行业的实际情况来看,网贷平台合规之路还有一段较长的路程。不论是监管备案、银行存管系统对接,还是平台的合规转型,在未来一段时间仍将是行业的焦点。而洗牌也仍将继续,网贷行业也必将越来越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