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彩环佩:春秋战国水晶玛瑙环鉴赏

 爱家1969 2017-01-20


  【环佩的出处】

  玉乃神器,中国人对于玉的追求,可以追溯至距今8000年以前的红山文化。在开采技术极其有限的远古时代,先民把玉石视为天地灵气所孕育的宝藏,往往只有部落的首领与大祭司可以佩戴享用。至夏商以来,玉器成为统治阶层独享的珍宝,从此与至高无上的王权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进入西周时代,为了巩固天下,周王朝确立了封土建国的方针,并且规范了“礼制制度”。而玉器作为“礼制思想”具象化的体现,地位又一次得到提升。


  在重视礼仪的周代,王室贵族往往将玉石玛瑙佩戴在胸前,系在腰间,作为身份地位的象征。谓之环佩。出行之时,挂在身上的环佩就会发出悦耳叮当的声音,正所谓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而由于身上佩戴珠玉玛瑙,为了避免磕碰,人们走路更会小心谨慎,这样既彰显了华贵之姿,又保持了行路的仪态。这便是《礼记·经解》中所记载的“行步则有环佩之声”。


  【齐国工艺】

  地处山东半岛的齐国,春秋成为五霸之首,战国又是七雄之一,与西秦并称东西二帝,其国势强盛,实力雄厚。凭借强大的国力,齐国国君和王室贵族不但大量拥有玉器,而且将玉器作为上等货币在上层社会流通。


  姜太公初建齐国之时,实行宽厚融合的政策,使当时由“东夷人”为主导的齐鲁大地迅速得到发展。不同于中原王朝对于和田白玉的追捧与精工细琢,齐国玉器中,水晶器(水玉)和玛瑙器(赤玉)所占比例非常大。尤其在春秋后期,铁器砣具被发明出来,齐国工匠更是将全部智慧技艺,运用于对高硬度水晶玛瑙的切割打磨中。齐国水晶,齐国玛瑙做工精细,抛光技术精湛,切割工艺高超绝美,一时风靡天下。


  身着瑰丽无比、光彩夺目的各种水晶玛瑙玉串饰和佩饰,全身上下闪烁着迷人的珠光宝气,行走时缓缓的有节奏的步履,叮叮当当悦耳的声响伴随着矜持高贵的身姿,正是齐国王侯贵族们当时奢华生活的写照。


  【九棱台——切割神技】

  九棱台是指春秋晚期至战国时代,齐国工匠对于水晶玛瑙类制品的特殊切割工艺。往往一个水晶玛瑙环要切割出九个棱面,方能成器。因为水晶、玛瑙的摩氏硬度在7左右,属于硬玉。在几千年前,工具落后的年代,一般很难将水晶、玛瑙像白玉一样精雕细琢。所以只有在切割打磨上体现其高超的工艺。


  从春秋时代开始,铁器工具在齐国已广泛使用。不但有专门的“玉人”来从事琢磨工作,而且具备加工这些高硬度水晶石的工具和技术。纯手工切割,使每一个棱面都经过长时间的抛光,用动物皮毛以及解玉砂的仔细打磨,使每一件水晶玛瑙器的表面都充满凌利之光。这些美丽华贵的环佩,手感沉重,外表柔滑,包浆滋润,高古如新。是仅供贵族享用,难得的艺术珍品。


  【幻紫——紫晶之尊】
  水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水晶”一词最早见于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在更早的文献里,人们对水晶有不同的称谓。“水玉” 是水晶最古老的名字,意谓似水之玉。


  水晶是纯净、透明、坚亮、绚丽、神奇的象征,亦是地球上宇宙能量最大的天然物体。水晶与玉石有所不同,玉石重在纹饰雕琢,而水晶的价值多体现在它本身匀净无瑕的质地,水晶雕琢繁杂则必生凹凸之地而生折光,影响美观。由于水晶那充满神奇的色彩,晶莹剔透的光泽,豪华尊贵的视觉效果,使其最早成为中国古代玉器的名贵材料之一。


  《汉书·地理志》说齐国“其俗弥侈,织作冰纨绮绣纯丽之物,号为冠带衣履天下”。从王侯大臣国戚贵族到一般士大夫都喜欢讲排场好铺张,以奢侈为荣。因而对这些在当时堪称无价之宝的水晶器有着广泛的需求


  紫水晶在两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极为珍惜,经过地下千年的埋藏,能够保持光洁如新的环佩,更是稀少。幻紫环代表了春秋晚期,齐国制玉工艺的至高水准。九棱台的切割技艺,使环佩发出摄人心魄的紫韵之光,彰显着东方帝国的霸气,不愧为春秋时代的天下至宝。


  【太古——迷幻的水草玛瑙】

  在古代,玛瑙是价值相当高的罕见之物,人们则以“珍珠玛瑙”表示宝物。水草玛瑙,又称天丝玛瑙,由于该种玛瑙内部的景观别致,像天然的绿丝带,缠绕蜿蜒,如真如幻,因而被人形象的称为水草玛瑙或者天丝玛瑙。


  据考证,战国时代的水草玛瑙,原料应该来自辽宁阜新一带,山东地区也有少量矿藏。齐国、燕国、中山国的高等级贵族古墓葬中,都有出土。真正的水草玛瑙手感凉,表面像涂了一层蜡,并有蜡的光泽,半透明,硬度在摩氏7级,由于它是在熔融状态下形成的结晶体,多为球状,所以特别致密。


  高古的水草玛瑙虽然很难侵蚀,但由于岁月的洗礼,在某些水草纹理中会产生白色的“碱皮”。这便是时光的痕迹。


  【赤光——高贵的红缟玛瑙】
  红缟玛瑙是缟玛瑙中最为贵重的品种,而多彩缟更因稀少而贵重。自古有云:玛瑙无红一世穷。战国时代,因为色泽鲜艳红润,红缟玛瑙更是成为贵族阶层追捧的神品。在战国玛瑙环系列中,红缟玛瑙的价值也最高。


  红缟玛瑙几乎就具有和血一样的特性,第一眼看到它,就会感觉它的颜色和血的殷红是如此的相似,给人以高贵的孤独之感。


  红缟玛瑙的缟丝视觉上是重叠形成的,看上去如同油画颜料无数次涂抹而成。从西周开始,我们在零星的组配中可以发现一些红缟玛瑙的珠子,不过数量的比例非常微小,更类似于一种无意所为。


  春秋时代,红缟玛瑙的春天似乎瞬间到来。在这以后直到战国晚期的500多年中,在整个中国北方都涌现了诸多的红缟玛瑙珠和红缟玛瑙环。 秦汉时期的红缟玛瑙选料的审美观似乎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时的红缟玛瑙制品的选料更多的出现了红白相间的原料。其中红料部分的红度也出现了下降,在白料中也出现了水晶化、半透明化的趋势。


  【琼辉——鸡油黄玛瑙】
  纯色的鸡油黄玛瑙平台环,属于缟玛瑙系。虽然没有水草、红缟玛瑙的名气大,但存世的春秋战国黄玛瑙却非常罕见。仅在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北方高等级贵族墓中有少量出土。黄色象征皇权,历经千年的春秋鸡油黄玛瑙环,包浆厚重,贵气十足。亦是环佩系列中,珍贵的品种。

 

  【琼英——绳纹和田白玉壁】
  绞丝纹又称绳纹、绦纹、扭丝纹,因其纹线阴阳相间,形如扭曲的束丝而得名。春秋战国时是绳纹古玉的鼎盛时期,绳纹镯、环时有出土。王侯贵族使用玉质细腻温润、光泽晶莹的青玉较多,白玉极少。此时的绳纹较细密,并360度斜向绞圈,考古学术界将这样的绳纹称为绞丝纹或扭丝纹。


  丝丝向上的绞丝纹,寓意生命连绵不息,给人青云在上、欣欣向荣之感。看似简单的绳纹,却是通过高超的治玉工艺打造而成,这正是战国时代,贵族们佩戴和田白玉环佩的经典之作。


  【春秋战国环佩鉴定秘诀】

  1,仿造的水晶玛瑙环,为了节省成本,往往用机械砣具进行打磨。磨砂状打磨、连贯打磨痕迹明显。而春秋战国时期的环佩打磨痕迹不连贯,不接刀,细细观察,似牛毛纹状,是由多条短线来回反复,琢磨而成。古代水晶玛瑙多用兽皮打磨,手工作业仅限短线打磨,而今天则属大面积抛光打磨,每个打磨面后的抛光痕迹呈凹凸不平状,多折射线。


  (战国水草玛瑙环表面的牛毛纹以及“碱皮”现象)


  2,标准的战国水晶玛瑙环形制为两面敞口,斜坡状,截面呈五边形。外圈齐整锋利,内圈由四圈打磨圆构成。用手抚摸内圈,一定要有锋利剌手之感。这种琢玉工艺,只属于战国。


  (幻紫环局部手工切割打磨痕,以及自然磨损细部图)


  3,虽然水晶玛瑙,由于质地纯正,硬度高,密度大,在自然状态下极难分解,经地下千年甚至几千年埋藏,不沁无染,光亮如初。但出土的战国环佩,都是宝光内敛,外表有包浆,无贼光。经人长期佩戴,光气会变弱,但会越来越润泽。大多高古水晶玛瑙环里,或多或少会有自然炸裂,絮状物质也会在其中生长。


  《诗经·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