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怕妈妈不要我啊”

 凡凡人人人 2017-01-21


我1岁就被送到托儿所,

在那里过得并不好。

我妈很引以为傲地说:

我很小就会乖乖喝中药,

从不让她费心。


其实,

我不是不怕喝苦药,

我是怕妈妈不要我。


在“中国式”养育中,家长们永远希望孩子懂事,希望孩子不要给大人添麻烦。


邻居家一男孩与奶奶相依为命。


虽然只有小学二年级,却异常懂事。学习努力,爱干家务,不看电视,不与周围小朋友玩耍。


孩子5岁时父母离婚,由爸爸抚养,妈妈三年只来看过一次。后来,爸爸再婚时,把孩子丢给了奶奶照顾。


邻居们常夸孩子懂事。孩子则怯怯地小声说:


“我要是不懂事,不好好学习,妈妈更不可能来看我了。”


懂事的孩子,常是不能提要求,不能发出声音的孩子。


说说我自己的故事。

妈妈说,我小时候一直哭。必须抱,一放下就哭。

但哭到1岁4个月,突然就不哭了,而且,以后再没哭过。

我从记事起,就一直是小大人,偶尔才有做小孩的感觉。

一直不明白这一切是怎么回事。直到某一天,做了三个很深很深的梦。

原来,我的哭是对妈妈喊:“看着我,关注我,和我呼应。”

1岁4个月时,突然不哭了,是绝望了,再也不发出这个意愿了。

懂事,是一种很深的绝望。

当一个人在生命最初的关系里,经历过很深很深的绝望,他会变成一个害怕麻烦别人的人。


因为他知道,自己伸向别人的手,是不受欢迎的。


不敢麻烦别人的人,也逐渐不愿别人麻烦自己。久而久之,就会活在致命孤独中,像被罩在一个罩子或薄膜里。






多个网友回复说,婴儿时就超懂事,不惹麻烦,但成年的人生痛苦不堪。


麻烦一个人,其实是他在向这个人或这个世界,发出自己的呼声。


这呼声可能是普通的渴望,也可能是很深的渴望,或是简单的求助。


但若总被拒绝,被忽略,就会感到一股很深很深的羞耻,渐渐地,再也无力发出自己对这个世界微弱的呼唤了。


其实关系的实质,就在于麻烦彼此。怕麻烦别人,关系也就无从建立。


麻烦彼此,即向彼此伸出能量,这样才可能让两股能量有链接。


伸开双臂,如果你还想被拥抱的话。我最喜欢的诗人鲁米如是说。


相反的情形则是,怕麻烦别人的人,必然伴随着的是,双臂如伸不开一般,只因他们觉得,寻求帮助寻求拥抱,就是打搅别人。


抱持着“麻烦哲学”的人,很懂事,但也很可怜。


抱抱我吧...我很孤独啊


懂事,已可能是绝望;懂事,如果还和不沟通(常常是不麻烦别人)联系在一起,就是绝望至极。


童年时没被照顾好,但又很懂事的人,容易找一个孩子气的伴侣。


看着伴侣的孩子气,他觉得很可爱,容易被触动,想满足对方。但因没被满足过,所以他满足的能力有限。同时,作为懂事的人,会觉得伴侣的孩子气又有各种各样不合理的地方,所以又批评,并且忍不住想将伴侣变懂事一些。人,就是这么纠结。


乖巧懂事的孩子,很早就能围绕着父母与别人的需求而考虑问题,但他们的生命感觉,就被丢失了。


懂事,即“假自我”,孩子由此远离了活泼的、带着攻击性的“真自我”。


孩子的逻辑是:所有的坏事,都是我攻击别人导致的结果。所以,为了留住好事,我要灭掉自己的攻击性。


可是,在关系中,人需要伸展手脚、麻烦彼此,甚至伤害彼此。


假若不攻击彼此,关系也就根本无从建立。


因此,你会看到,这样的孩子,总是会缺乏饱满的生命力。他容易活在孤独中,并且在建立关系,如依恋别人上,会出现困难。


对此,大人需要给孩子做解释:这是大人的选择,不是他导致的。


一女孩,一直是懂事的好孩子,但压抑,像被冻住了。


而当她试着以婴儿的方式向妈妈撒娇耍赖,看似不合情理、不成熟,但活力开始在她与妈妈间流动,结果极大地修复了与妈妈的关系。


懂事的人常以压抑的方式--也即使用头脑规则,与别人互动。那只有思想存在,而无活力。


但是,感情只能在活力中诞生。


网友分享了一个很美的故事:


我小侄女会理直气壮地要爱:


生气了就要你哄,发脾气也要你哄才会好。


到现在6岁了,还是会要你抱抱她夸夸她,毫不掩饰对你的依赖和需要,所以,大家对她的爱好像也会多点。


她像小太阳一样,永远热情和快乐。


如果你真想养一个健康有活力的孩子,你需要知道,懂事、怕麻烦常来自绝望,而且,总与孤独相伴。


最后,愿我们都能明白,懂事,真不是一个什么好东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