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康长寿的“十二字秘诀”

 静乐斋 2017-01-22

健康长寿的十二字秘诀

 

杨甲午

 

看淡生新陈代谢是宇宙的普遍法则,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 生是一团火,死是一把灰。每个人都是在亲人的欢笑中来到这个世界,又在亲人的痛哭中离开这个世界。人类社会就是这样繁衍生息,周而复始的。

人的一生在正常情况下,短则几十年时间,长则也就是上百年时间。说短暂在历史的长河中,它停留的只是一瞬间,说漫长在人生几十年的征程中,路又是靠每个人一步步走过来的。

年轻时不知时间的珍贵,把人生看得很漫长,把死亡看得很遥远的事情。往往到了暮年才会意识到死亡开始逼近,开始注意养生保健。

于是乎各种养生保健专家纷纷登台讲授养生保健之道,讲静的,讲动的都能摆乎出一大堆道理,最终都是一个目的,向你推荐出一大堆数额昂贵的保健品。目前保健品已经是高盈利的一个产业,巨额的利润是一些不法商人铤而走险。蒙骗了一大批怕死的老年人,上当受骗的不在少数。

想长寿,笔者认为,首要的是顺其自然,坦然面对。害怕死亡,畏惧死亡的人没有长寿的统观高龄老人,那些活到90岁、100岁以上的人,大多性格开朗、豁达大度、情绪乐观、心理健康。高龄老人想到死亡的来临是非常自然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关键是想到以后,自己持有什么态度。最正确的态度是顺其自然、泰然处之。

保持心静心静者长寿。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精神上完全放松,达到静的境界后,可导致体内一系列生理改变:脑电波稳定而有节律,心跳和呼吸频率减慢,微循环改善,脑血流量增加,血压下降,作为“疲劳素”的血中乳酸盐也明显下降,大脑会分泌出一种“快乐物质”内啡肽,使人体产生愉快感。所以,心静对人体确实很重要,健康养生不妨先求静。

心静,就是心无杂念,需要从心态平静、起居安静、静中柔动、动中求静等四方面人手。心态平静。人的欲望碰撞了客观事物,产生了情绪和情感,得意失意、顺境逆境、啥样的结果都有,都需要平静应对。起居安静。安静的居住环境有益身心健康。这是因为,安静的环境可以使人增寿静中柔动。静养不是寂静,而是心静体动,静中有动,在幽静的环境中做一些不太剧烈的健身活动,比如散步、慢跑、登山、舞剑、气功、太极拳,以及打乒乓球、跳舞、体操等。动中求静。由动入静,是静养的高境界。

据观察书画家易长寿,北大清华的著名学者教授长寿的也不在少数,就是因为这些人淡泊了名利,远离了喧嚣。心静如水,痴迷于自己所喜爱的艺术和学问之中,达到了心神合一,忘我无我的境界,享受的是真正的人生,所以他们才长寿。

规律生活。要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要有规律才能健康长寿。自然界的太阳、月亮,起落常年恒定,行径万年不变,很有规律,它们若稍有半点差错,那宇宙将会蒙受大的灾难。所以很正常;动物界的生老病死。植物的生长都很有规律;社会现象日常生活都一样,设备若开开停停,一会儿封存,一会儿不停运转,寿命不会长。饮食,不定时,饱饥无度,消化系统不会健康,这些都是不规律所引起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