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分钟读完《罪与罚》:一份世界最经典的“犯罪心理报告”

 漫步之心情 2017-01-22

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俄罗斯文学史上无法超越的“三巨头”之一,其代表作《罪与罚》一经发表,就在俄国文学界引起轰动。著名的文学批评家斯特拉霍夫回忆当年的情景时说道:“《罪与罚》是书迷们谈论的唯一的一本书。它有一种压倒一切的力量,那些精神强大的读者几乎都因此被击倒,而那些精神脆弱的人不得不将此书搁置一旁。”直到如今,《罪与罚》给予人强烈的震撼力与影响力依然存在,此书一版再版,经久不衰。

《罪与罚》总共分为六卷和尾声。故事发生于没落的19世纪60年代沙俄京城,那是一个充斥着暴力与杀戮的疯狂时代。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是一个贫穷的大学生,住在彼得堡贫民区一家公寓的顶层阁楼上。他虽然心地善良,但却性格孤僻,离群索居,原本在大学里学习法律,却因为交不起学费而被迫辍学,只能依靠母亲少得可怜的抚恤金和借债过活。面对周围混乱放荡的生活状况,他为之不耻却又无法摆脱。而近日他没有钱交租金,甚至住在楼下的房东太太都停止供给他伙食。


三分钟读完《罪与罚》:一份世界最经典的“犯罪心理报告”

失意而落魄的拉斯科尔尼科夫,就在这时遇到了退休的小公务员马尔美拉陀夫。马尔美拉陀夫嗜酒成瘾,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酒鬼,却需要照顾病重的妻子、抚养一大堆的孩子,这导致他对未来绝望而失业,陷入了人生的绝境,他的大女儿索尼娅则因此被迫当了街头妓女。渐渐地,拉斯科尔尼科夫的头脑中产生了一种“理论”:这个世界上的人分为两种,一种是平凡低等的人,他们只是繁衍同类的材料,必须俯首帖耳地做奴隶,是“没用的、令人讨厌的、有害的虱子”;另一类则是“非凡的人”,他们是真正的统治者,不受法律和道德的约束,可以为所欲为。

拉斯科尔尼科夫为了能够彻底摆脱人生的泥潭,也为了不再连累自己的母亲和妹妹,更为了不像悲惨的马尔美拉陀夫一样任人宰割,决定做一件“大事”来实践自己的理论,同时证明自己是一个“非凡的人”。而这件“大事”正是杀害一个总是百般刁难他、放高利贷的老太婆阿廖娜。但是就在拉斯科尔尼科夫计划杀人的那天,意外发生了:老太婆的妹妹丽扎韦塔闯了进来!于是,在他用斧子砍死了阿廖娜以后,又为了灭口而狠心杀害了老太婆的妹妹丽扎韦塔,并抢走了钱和首饰。虽然杀人事件并不那么顺利,但是由于种种巧合,拉斯科尔尼科夫逃脱了警察的追捕,甚至在后来还出现了一个“替身”:嫌疑犯米克尔卡自首,声称是自己杀害了阿廖娜和丽扎韦塔。


三分钟读完《罪与罚》:一份世界最经典的“犯罪心理报告”英国BBC改编的同名迷你剧《罪与罚》

拉斯科尔尼科夫完全摆脱了所有的嫌疑与法律的惩罚,但不幸的是,原本就患有一定抑郁症的他,因此陷入了“理论与良知的挣扎”之中:他不断为自己的行为找出各种合理的解释,认为自己是“为民除害”,心中的理论变成了“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是有必要踏过尸体和血泊的。”可是他又不断受到良心与道德的谴责折磨,痛苦万分。就这样,拉斯科尔尼科夫得了热病,昏迷了三天三夜,不断地做噩梦。醒来之后,他开始厌倦这世上的一切,甚至对自己最亲爱的母亲和妹妹都产生了厌恶之情,神经质地怀疑着身边的人,下意识地再次前往杀人现场拉响门铃,病态地重温“当时那种痛苦可怕的丑恶感觉”。这段时期的拉斯科尔尼科夫的精神防线可以说是完全奔溃,从他的话中我们就能够感知到一二:“难道我杀死了老太婆吗?我杀死了我自己,而不是老太婆!我一下子把自己毁了,永远地毁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拉斯科尔尼科夫认识了马尔美拉陀夫之前说过的大女儿索尼娅。善良的索尼娅为了家庭的生计,甘愿牺牲自己,成了街头妓女。但是拉斯科尔尼科夫并不能理解索尼娅为何对仁慈而光明的上帝充满着信心与敬畏之情。于是,索尼娅为他念了《圣经》中关于拉撒路复活的一段故事,让他深切地感受到了索尼娅虽然身处苦难,却依然充满希望的精神境界。在拿自己和索尼娅比较下,拉斯科尔尼科夫不断反思自己,逐渐明白了“犯罪的真正动机是为了个人的利益,为了满足自己内心的欲望,而并不是真正为了他人的幸福与快乐”的道理。他向索尼娅坦白了自己所犯下的一切罪过,并在她的劝说下前去警局自首。自首前,真诚的索尼娅送给他一个柏木制成的十字架项链,希望他能够做一次祷告,发自内心地去赎罪。


三分钟读完《罪与罚》:一份世界最经典的“犯罪心理报告”拉斯科尔尼科夫说:“我只想证明一件事,就是那时魔鬼引诱我,后来又告诉我,说我没有权利走那条路,因为我不过是个虱子,和所有其余的人一样。”

拉斯科尔尼科夫被判流放到西伯利亚服八年的苦役。令他感到羞愧而不能接受的是,索尼娅决定以裁缝为生,一同跟他前往西伯利亚。拉斯科尔尼科夫认为自己虽然选择忍受苦难来换取良心的安宁,但却依然无法真正认罪并释怀,而每次看到努力帮助自己的索尼娅,他更觉难过、痛苦。与此同时,他的狱友们对索尼娅非常尊敬,对他却极不友好。直到有一天索尼娅突然大病一场,拉斯科尔尼科夫才发觉自己对于她的深刻而真挚感情。他把当初索尼娅送的《新约全书》拿出来翻看,意识到“现在她的信仰就是自己的信仰”,人生之路还很漫长,而拉斯科尔尼科夫却已经踏上了信仰的征途——他决定要用自己的余生来偿还索尼娅承受的所有苦难。

陀思妥耶夫斯基用他精湛的写作技艺,通过对人物悲剧性的内心冲突和对幻觉等不同心理的刻画,将主人公的精神世界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毫无保留地展现在读者们面前,让人们充分感知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强烈的精神风暴,同时形成了这样一份世界经典的“犯罪心理报告”——《罪与罚》。

三分钟读完《罪与罚》:一份世界最经典的“犯罪心理报告”

《罪与罚》中最经典的一句话就是:“我唯一担心的是我们明天的生活能否配得上今天所承受的苦难。”直到如今,也依然值得我们深深思考。

扩展阅读:

1、关于俄罗斯文学“三巨头”:

俄罗斯文学“三巨头”分别指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和屠格涅夫,也被称为十九世纪俄国文学的“三驾马车”。其中,陀思妥耶夫斯基除了成名作兼代表作《罪与罚》,还有重要作品《卡拉马佐夫兄弟》、《群魔》、《白痴》等等。

2、《罪与罚》受到了哪些文化理论观点的影响?

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的“平凡的人”与“不平凡的人”观点,受到了尼采的“超人哲学”中无政府主义,还有资本主义社会“弱肉强食”原则的影响。而后来主人公的赎罪心理则源于俄罗斯本土的东正教文化。

3、名人们如何评价《罪与罚》和陀思妥耶夫斯基?

鲁迅:“马克思的《资本论》,陀思妥夫斯奇的《罪与罚》等,都不是暇末加咖啡,吸埃及烟卷之后所写的。”他称陀思妥耶夫斯基为“人的灵魂的伟大的审问者”

尼采:“我从陀思妥耶夫斯基那里获得了最有价值的心理学资料,所以我才如此尊重他、崇拜他。”

博尔赫斯:“发现陀思妥耶夫斯基,就像发现大海,发现爱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