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陀氏经典巨著《罪与罚》~深度解读

 伟天英 2022-03-08
文章图片1

如何理解“罪”与“罚”?

《罪与罚》这部小说的题目,其含义可以有多层解释。

所谓“罪”,当然是指拉斯科尔尼科夫用斧头砍死两位老年妇人的凶杀罪;但是,用拉斯科尔尼科夫的话来说,索尼娅也是有罪的,因为她步入红尘,出卖了自己、牺牲了自己、伤害了自己。与索尼娅一样,其他一些人物也都不那么干净,包括律师卢仁,他不仅不择手段地逼着杜尼娅嫁给他,还狠心地栽赃陷害索尼娅;包括斯维里加洛夫,他曾经强奸过一个哑巴少女,导致后者的自杀。当然,这里的“罪”更是指当时不公正的社会,指当时社会上种种不合理现象、非人道现象,这不仅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所有小说的一个明确所指,也是整个 19 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总的命题之一。

文章图片2

与关于“罪”的这几层含义相关联,所谓“罚”,当然是指拉斯科尔尼科夫因为杀人而被判刑、被流放,同时也指他在杀人之后所经受的内心煎熬,也就是所谓“良心的审判”,精神上的炼狱经历;最后,还指上帝的惩罚,也就是索尼娅给拉斯科尔尼科夫指明的出路,接受上帝的审判和惩罚,我们面对上帝原本就是人人有罪的,有原罪的,而解脱的唯一途径就是朝拜苦难,走向信仰。

文章图片3

《罪与罚》在小说艺术上的最大成就,就是深刻的人物心理描写。作为俄国文学史中第一部成熟的社会心理小说,陀思妥耶夫斯基借助对小说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心理的追踪和揭示、解剖和分析,极大地丰富和深化了小说人物的塑造手段。

“拉斯科尔尼科夫”(Раскольников)这个姓氏,词根就是“раскол”,在俄语中就是“分裂”的意思。拉斯科尔尼科夫实施犯罪行为的理论原本就是矛盾的:他想成为一个强人,认为历史上、社会上很多强人都是可以为所欲为的,但是他在犯罪之后发现,自己是没有办法成为那个想象中的强人的;他之所以犯罪,还是想用抢来的钱帮助更有需要的人,也就是所谓劫富济贫,但是他在行凶之后,却和自己的理论展开了激烈的较量,他意识到,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在目的和手段之间,往往存在着巨大的距离,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因为在社会法则之外,还存在着道德的法则、人的法则,还存在着上帝的法则。

文章图片4

在小说中,拉斯科尔尼科夫的心理矛盾其实并没有得到最终解决,他最后在索尼娅的劝说下前去自首,然后皈依上帝,这个结局显得有些简单,有些突兀,似乎不像是拉斯科尔尼科夫复杂内心活动水到渠成的结果,究其原因,恐怕是就连陀思妥耶夫斯基自己也没最后想通、想透。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一切都想通、想透,也就不是拉斯科尔尼科夫了,也就不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了,因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目的,就像我们在前面说到的那样,就是为了解开人这个谜,人的心理这个谜。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罪与罚》中最深入地探入了人的内心世界,探索了人的潜意识、下意识、阴暗的意识、犯罪的意识、忏悔的意识、皈依的意识,使我们对人类心理的复杂性有了更多的体验和认知。因为对犯罪心理的深刻揭示,《罪与罚》这部文学作品也被列入了世界很多大学法律专业的必读书目,包括我们的政法大学在内,据说许多大学都开有“《罪与罚》与犯罪心理学”的课程或者讲座。

与拉斯科尔尼科夫相比,小说中的女主人公索尼娅的形象就显得十分单薄了:她为了养活家人而自愿卖身,体现出了甘愿牺牲自己而帮助别人的崇高精神;她置身于社会的最底层,却始终想着拯救他人,拯救他人的灵魂。当然,写一位妓女的纯洁,写底层人的善良,写卑贱者的高尚,这当然也暗含着一种社会抗议,不过,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索尼娅形象,最好的解读是这样的:索尼娅就是人类痛苦的化身。小说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拉斯科尔尼科夫跪倒在索尼娅面前,说道:“我不是在向你膜拜,我是在膜拜人类的一切苦难。”我们感觉,这句话更像是出自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之口的。

文章图片5

最后,顺便说一句,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是在写作《罪与罚》后半部分的时候,开始雇佣女速记员安娜·斯尼特金娜,也就是在写作修改《罪与罚》的过程中,他们两个人萌生了爱意,并最后走到了一起,可以说,《罪与罚》这部小说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安娜的爱情结晶,或者更恰当地说,《罪与罚》这部小说给陀思妥耶夫斯基带来了他一生中最后的爱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