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诗派三宗宋徽宗初年,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把黄庭坚、陈师道为首的诗歌流派取名为“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北宋后期,形成了一个以杜甫为祖,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宗的诗歌流派。该流派崇尚黄庭坚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说。且诗派成员大多受黄庭坚的影响,作诗风格以吟咏书斋生活为主,重视文字的推敲技巧。 ![]() 黄庭坚是宋朝的诗人、文学家,被誉为江西诗派的创派者之一,他主张的理论对该派之后的成员有着重大的影响。黄庭坚的诗大概有近两千首,题材比较普通,主要描写了书斋生活,是诗中包含了丰富的人文意象,具有浓郁的书卷气。 黄庭坚的诗艺术特点 黄庭坚的诗主要选取书画、文房四宝、亭台楼阁、扇、香等富有文化性的题材,及时题材本身不具备人文性,也会被他发掘出来,如《演雅》中的蝶、蚕等原本只是自然生物,但是黄庭坚从古籍中找到了相应的典故。有时也因为过分的追求人文气质,而破坏了诗的内容。 黄庭坚的诗《寄黄几复》 黄庭坚的诗具有很强的艺术个性,力求与唐诗区分开来,也是当时很多诗人所追求的,所以很多作品都在求变,创新了诗的艺术风格。黄庭坚认为一味地仿照故人写诗,就不会有后人来传承了,自己有独特的风格才显得真。... 黄庭坚是北宋大名鼎鼎的书法家,“宋四家”之一,以行书、草书见长,楷书也具有自己的风格。黄庭坚的行书受先贤王羲之以及同朝苏轼的影响很大,草书则是向周越学习的,并着力研究晋唐至宋的名家作品,并总结出了自己的心得。 黄庭坚书法特点 黄庭坚书法具有很强的个人意识,行笔自由,创造性强,毫不刻板。其作品线条锋利、干净,笔法彰显了灵动之感,多有变化,不可推测;结体更是史无前例的顿挫波折,中宫收敛并向周围扩散,字与字之间透落出精气神。 黄庭坚楷书《伏承帖》 黄庭坚的行书用笔挥洒自如,奇特刚健,中宫紧缩,横笔倾斜成长条状,逆锋婉转、藏锋含蓄,竖笔并不周正,跌宕起伏十分浮夸,点画往前倾斜,长笔的撇捺几经波折,张弛有度,起笔饱满有力,笔势老练刚劲,意太挥洒无阻,放射的间架达到了风神的境界。... 陈与义简介 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陕西西安人,他的先祖是居住在京兆,后来的曾祖父又搬迁到了洛阳,所以他是河南洛阳人。陈与义出生在宋哲宗元祐年间,在宋高宗绍兴八年的时候去世。陈与义是北宋末期著名的诗人,同时也非常善于填词。他的词虽然在如今保存的并不多,但是都很有鉴赏的价值。 陈与义作品 陈与义在北宋的时候在地方府中做过教授和太学博士的职位,后来到了南宋,他是朝廷的一位重臣,也是一位爱国的诗人,他的主要贡献表现了诗歌上,同时给后代留下了很多优秀的诗篇。... 陈师道简介 陈师道是宋朝时候的人,他在的时候,算是宋朝毕竟好的时候。正是因为那个时候的宋朝比较好,所以还是比较看重一个人的出身的。陈师道简介里面说,陈师道虽然祖上有做官的,但是做的太清廉了,所以陈师道家里是比较穷的。 陈师道画像 陈师道简介里面介绍说,陈师道出身于一个败落的家族。陈师道的爸爸和爷爷都做过官,后来,陈师道娶了门当户对的妻子,还生下了三个孩子。但是陈师道简介上有提到,因为陈师道太穷了,所以还需要靠妻子娘家的接济。... 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诗文欣赏 陈与义,南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在北宋的时候做过斧削教授和太学博士,在南宋的时候做是一名朝廷的重臣,同时也是一位爱国诗人。他的主要成就是表现在诗歌的方面,位后人留下了很多优秀的诗篇。《登岳阳楼》一共有两篇,这是其中的一篇,是中学课本中比学的内容。 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 《登岳阳楼其一》是一首七言的律诗,是《登岳阳楼》中的其中一篇诗歌,也是诗人第一次写岳阳楼的作品,所以诗人非常用心地描写,感情深刻。下面就来进行欣赏这篇诗歌。... 陈与义诗宗杜甫的原因是什么 陈与义诗宗于杜甫,主要是他后期的诗作更加能够反映出来,特别是他的诗律,很多杜甫的诗作的特点,可以说是神形都具备了。之所以他与杜甫相似,除了有模仿之外,更多的是因为头他们的生活经历十分相似,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 杜甫画像 杜甫在安史之乱中遭遇大了很大的挫折,他逃难到了成都,再没有机会回到了北方的故土,十分伤心,很少有这样的遭遇。陈与义也经过了相似的遭遇,他亲身经历过靖康之难,也深刻体会了家破人亡的悲惨心情,虽然在遭遇困难的程度并没有杜甫那么严重,而且之后在南宋时期他也当了官成为了朝廷的一员,但他对于流离的生活和感悟跟杜甫却又十分相似,用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就不得不说有杜甫的影子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