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育儿】过敏性鼻炎食疗系列(三):风寒犯鼻

 369蓝田书院 2017-01-22

风寒犯鼻的临床症状

  病因病机:肺开于鼻,外合皮毛,风寒之邪侵犯皮毛,壅于鼻窍,则鼻塞声重;正气抗争,驱邪外出,则喷嚏频作;肺失宣肃,水道不利,则流涕清稀;卫阳受寒邪所郁,则头痛,恶风怕冷。


  主要表现:突然发病,鼻塞喷嚏、流清鼻涕,鼻痒,头痛头胀,恶风怕冷,或伴低热,舌淡红,苔薄白。


  TIPS:很多家长都有经验,小孩的上背部是不能受凉的,否则容易有肺系疾病,例如咳嗽和鼻炎发作等,所以路边小孩出汗时就会塞汗巾在背后,就是为了防止背部受凉。为什么背部受凉会生病呢?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肺腧穴位于上背部,此穴与肺相通,是治疗肺系疾病的要穴,所以此位置受凉,寒邪直犯肺脏,遂引起一系列肺系疾病。


辛夷防风葱白粥

  材料:辛夷5g,防风5g,葱白5条,大米2两。


  方法:先将大米熬成粥,另外将辛夷、防风加入水500ml浸泡20分钟,然后煮沸20分钟,倒出取汁去渣,将药液与粥混合,加入切好小粒状的葱白小火再熬10分钟,完后加入盐少许调味即可。


  粥解:本粥具有疏风散寒解表的作用。粥中君药——辛夷,已在前篇文章介绍过,这里不详述了;臣药——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归肺、脾、肝、膀胱经;能驱风解表,祛痰湿,止头痛。佐药——葱白,味辛,性温,归肺、胃经,具有发汗解表,散寒通阳的功效。使药——白粥,能生津补液,护脾畅胃。


  白粥味道一般,如果小孩不愿吃,可以给点萝卜干或少量咸菜送粥;部分不愿意吃粥的小孩,可以改良,辛夷防风煮15分钟后加入葱白再煮5分钟,喝水即可。


淮山茯苓瘦肉汤

  材料:淮山、云苓各10g,瘦肉1两,大米2两,生姜5块,带须葱白5条。


  方法:将除葱白之外的所有材料煮成粥,然后加入葱白再煮5分钟,倒出后把茯苓去除,分2-3次当饭趁热吃。


  粥解:本汤可以散寒解表,健脾止涕。君药——生姜、葱白,具有驱寒祛风的功效,可以解表散寒,通利鼻窍;臣药——淮山和茯苓可以健脾固本,祛湿止鼻涕。在表证为主的疾病中,除了使用解表药物之外,还加上健脾药物,主要是考虑到小儿“脾常不足”的生理特性,适当健脾一方面可以保护脾胃(很多小孩感冒当时或过后会食欲明显下降,就是病邪影响脾胃运化功能的结果),另一方面健脾可以祛湿,鼻涕也是属于湿邪的一种形态,遂健脾可以止涕,改善流涕的症状。



结 语

  感冒或鼻炎急性发作期间,医生经常强调清淡饮食,主要是考虑到过于肥腻、热量高、难消化的食物会加重脾胃负担,延缓疾病好转,甚至加重病情。那如何清淡呢?粥就是很好的一个选择!本篇文章介绍了两款简单有效的药膳粥疗,进食时应该趁热吃,进食后身体微微发汗,那是最好的效果,证明驱寒解表到位了。最后提醒,出汗后记得帮小孩擦干背后,以免受凉。

专家介绍

邓健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善于运用中医经典理论阐释疾病的病因、病机;擅长使用中医四大经典里的古方治疗儿科常见病和疑难疾病。从事中医儿科门诊工作10年余,以中医为主,西医为辅,古方新用,中西医结合诊治患儿超过10万人次,疗效显著,副作用小,获得广大家长欢迎。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健康服务工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和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州市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来源:邓健医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