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陪玩|大部分人买了乐高却只玩了皮毛,发挥最大价值的玩法都在这里了!

 yuanthai 2017-01-22


OK妈说:

        嗯,有妈妈问,OK妈,你和婆婆一起住吗?是如何相处的?我想改天我认真写一篇吧,我的文风没有幽默,还是过去那样哈,给你们讲讲最真实的故事。我家里的情况是,爸爸妈妈和公公婆婆轮流到我家帮我带娃,他们各过来半个月。有他们在,日常的吃喝拉撒不用操心,只需要陪陪娃就OK,多少还是轻松不少的。在之前分享的吃饭一文中,我提过,婆婆因为最好的朋友早些年去了美国,所以很多时候她的育儿观念会受好朋友的影响,所以真的还蛮新的(有些我说的她不能当下接受的,估计私底下也会找她朋友确认),所以除了OK的睡眠,我们曾经有过一些小矛盾外,三年多都挺顺的;另外就是关于立规矩和溺爱这块,下回我慢慢和大家讲,婆婆是怎样的,我们是怎样的,我们和婆婆之间是怎样的,这真的是各方面因素综合起来的。

        好啦,以后更多的时间,我想和大家在陪娃玩这块讲得更具体细致一些,今天先从乐高说起~~(最后附上了配合玩乐高的模板和超级全面的乐高玩法)



前几周我写了篇要不要上乐高培训班的文章《乐高培训班要不要给娃上?看完不纠结!》,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没有必要上(当然这个结论有受到我所在地乐高培训机构水平的局限性)。不过这个结论也留下了个活口——不去上课但又想用乐高培养孩子的空间思维能力,那我们要怎样自己在家教呢?

不少妈妈说OK妈你再专门写篇文章说说怎么陪孩子玩高吧(感觉给自己挖了好大个坑) 还有不少喜欢买买买的妈妈直接催我开团乐高了。说到买乐高,其实我更想说的是,买那么多乐高,真的把精髓都玩出来了吗?拿到一套新的乐高,你是不是只会照着商品包装盒上的那些图示搭一个出来?


|乐高差点成了砖头|

OK在一岁半的时候我就给他入手了一套duplo的农场系列,当时的OK还不太有场景意识,我陪他一起搭了几次他也没有产生太多的兴趣,任他自己玩的时候他最爱的玩法是当砖块,到处砸,家里散落一地的乐高颗粒,曾有很长一段时候这套乐高就一直在收纳箱里凉快着。

直到今年OK三岁左右的时候,这套玩具又开始登场了。

我和他尝试了几个新玩法后,他对乐高的兴趣大增,经常催着他洗脸刷牙他还带到洗手间去一边洗漱一边摆玩。


颜色和形状认知

   

最最基础的玩法就是认形状。2-3岁左右孩子对于身边的一切有具体形状的东西都有特别的认知欲望,也特别有想像力,比如OK吃饼干时咬了一口就会告诉我这是月亮。所以每次我搭出一个造型让OK猜这是什么时,他就会特别有兴致,也会有意愿自己去把这个形状搭出来。这比我事先告诉他要搭一个什么,并且搭给他看要有意思多,因为他们希望是猜到以后得到爸妈的肯定。

在猜形状的过程中,提升的是孩子的颜色敏感度和形状联想力,并且进一步引导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在游戏的过程中,慢慢地认识、了解发生在身边的一切事和物。


玩着认数字

    

1. 卡车运货

男孩天生热爱汽车,于是我用了这个打印出来的卡车图纸,下面随机放上数字,然后让OK按数字去堆放颗粒,2-3岁的孩子正好对数字、数数处于敏感期,OK一岁半时会从1数到10,三岁时数到30没问题,但问题是都是属于背诵式的,对于真正的数字加减并没有概念,用了卡车装数字后,他对数字的敏感度迅速上升。

玩法很简单,准备好打印出来的卡车底板和数字小卡,让孩子随机抽一张放在卡车身上,数字是多少,就装多少个乐高颗粒在车上,作为货物。

(数字和卡车运货模板获取方式见文末)


2. 动手排数字

在纸上写上数字,让娃儿照着数字做堆叠。

如果要加入颜色认知,也可以要求娃儿取相当颜色做填格子。


3. 称个重量

OK最喜欢的玩法就是拿乐高颗粒作称重砝码,在这个称量的过程中,学到了平衡关系,OK更加沉迷于自己可以控制衣架两头的高低,每次玩这个游戏都能玩上半小时,从小鞋子到小背包,一样样称过来。

当然更进一步点的话,也可以做个统计表,记录下每次不同的物体分别用了多少个乐高颗粒,顺便引入一下统计分析的概念。


4. 量个尺寸

和称重量一样,一旦乐高积木跳出了积木本身的搭建玩法,并且和生活联系在一起,孩子都会变得更加痴迷。

也可以变成一把天然的尺子的哦,娃儿拿着它去测量家里的任何物体,然后比较下它们的长度,对于这个OK也是乐此不疲,所以家里的很多乐高颗粒也都被贴上了数字标。



5. 比一比大小

用乐高让娃比大小,



轻松学数学

    

虽然OK还没到学数学的年龄,但在我自己的记忆中,学数学可是相当枯燥的,教孩子学数学也是很多爸妈头疼的事。就像在爸爸4安吉和爸爸玩冰上人体保龄球的游戏,安吉数数的时候还用上了他爸爸的手指,想想也是够拼的。

>>> 加法

孩子学加法算数的时候,只要书乐高上面的颗粒就可以了,是不是又节省了孩子的手指资源。

>>> 乘法

乘法学习最重要的一点是构建乘法思维,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方法也不能让孩子简单快速的理解,拥有不一样的理解方式和更多自己的想法。数学中的拼房数用乐高表达出来,让孩子更加一目了然容易接受。

再举个更生动的乘法例子,以48为例学乘法,一个整体的48丁丁板,怎样组合能构成这个整体?



由6块8丁丁构成,6×8=48



由12块4颗粒构成,12×4=48



由24块2颗粒构成,24×2=48


>>> 平均数

分数其实就是对一个整体的拆解,可是很多的孩子在学习的时候还是很傻傻分不清楚是什么意思。但是如果用乐高来展示分数,那么建立分数的概念也就变得很简单了。


还有啥好玩

    

除了比较“正经”的玩法,OK这个年纪已经开始迷恋上玩迷宫了,用乐高自建迷宫也是经典的乐高趣味道玩法。

可以先在纸上画出想搭建的图案(要留出入口与出口的位置),然后在积木板上进行实施。一开始爸妈搭两次,很快娃儿就会抢着要自己搭这个迷宫了,因为真的会很有成就感。

大一点的孩子还能让他们自己去规划迷宫的路线,这会很好地培养逻辑和空间能力。

2. 过家家

三岁左右的小娃开始有了“自我”意识,对于角色扮演的游戏也就开始有感觉了。过家家、娃娃屋什么的,都是这个年龄的小娃最钟爱的游戏。过家家游戏有分多人参与的,也有独角戏。

OK对乐高特别有兴趣的那阵子,还经常自创过家家游戏。有一回见他一个人玩得正嗨,我凑近一看,原来是给乐高农场系列中的小马和小人都盖了房子,还让他们躺着睡觉,他拿着吃剩的瑞士糖糖纸给他们当被子盖,那一刻还真是把我暖到了~

3. 乐高艺术画

要是不怕糟蹋,乐高小颗粒用来作拼贴画也是相当不错,培养成艺术感,也锻炼手指精细运动和专注力,很的很棒。当然这个做法成本确实高了点,拿点小纸片贴帖也是一样的效果。

看了这么多玩法,是不是感觉家里的乐高简直就是个无价之宝?嗯嗯,捞出来,继续玩,这就是我今天的目的 :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