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017-01-22 开动美食 
上海人家的年夜饭中,一桌精致冷菜决定了整顿饭的基调,是必不可少的。在我的记忆里,但凡是过年期间要请亲戚来做客,家里人一大早就会在厨房忙着准备冷盘。一道道可口的冷菜,也表达了上海人兴奋、热切盼望客人到来之情。 时间是美食的敌人,而冷菜与热菜的不同之处,就偏偏在于冷菜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也正因为这个,吃冷菜才有了它独特的“笃悠悠”节奏。
冷菜富有情感。老上海们喜欢吃吃小菜,喝喝老酒,划划拳。吃冷菜的同时大家能敞开心扉,聊聊最近的所想所感,拉近亲人间心与心的距离。 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年味故事,我家也不例外,请听我娓娓道来。

我认识的人中,属我姑婆烧的烤麸最嗲。只有重油重糖,才能烧的烤麸油光噌亮,满口留香。我的姑婆,她出生于三十年代,是地地道道的老上海。姑婆烧的一手好菜,闻名于左邻右舍。姑婆说,大外公之所以爱她,有一半原因就是因为喜欢吃她烧的上海小菜,牵住了他的胃。吃惯姑婆烧的菜,连饭店的菜都觉得“么米道”。母亲说:“在我的童年记忆里,姑父经常一边喝着小老酒,一边吃着姑妈烧的四喜烤麸,嘴里发出啧啧的声音,我看了就眼馋,直咽口水。有时我会上去夹一两口解馋,那味道甜滋滋的,一口咬下去,满嘴流油。” 四喜烤麸,所谓四喜,就是指香菇、黄花菜、黑木耳和花生米。家里做的烤麸,还可以自己添加喜欢的辅料,例如鲜嫩的冬笋。
原料: 黄花菜(打结好) 黑木耳 花生米 适量 糖 25g-30g(依个人口味调整) 海鲜酱 20g 老抽 10g 香料(八角 桂皮 ) 盐 适量 鸡粉 适量 麻油 适量 
1、热锅冷水,将烤麸焯一下水,稍微按压一下,长时间的焯水可以去除烤麸的酸味,焯水后捞出,过一下冷水。 2、锅中加入1斤半左右的油,油温5成左右下烤麸,炸至金黄色,压一下,把油逼出来。 3、起锅热油,将桂皮八角煸炒一下,下烤麸,焯过水的黑木耳、黄花菜、花生米,煸炒均匀。 4、加入老抽上色后,加水没过食材,加入海鲜酱、糖( 25g—30g,根据自己口味调整),开小火,加适量盐,小火慢炖20分钟左右。 5、淋上麻油,也可以根据自己口味加入适量蜂蜜。
外婆说,吃鱼会聪明。我很会吃鱼,再细的鱼刺都会把它抿出来,外婆因此总是夸我聪明,也不知是天生会吃鱼,还是因为吃鱼让我变得聪明了呢。熏鱼必须要用活杀的青鱼做,鱼肉瓷实而且细腻,鲜味弥漫在嘴里,回味久久。记忆里,母亲总是吃得又快又干净,外公吃的最慢,也不算干净,我们也总拿他开玩笑。 本帮熏鱼,无论是当待客的冷菜还是小零嘴,都是上海人的挚爱。新鲜的活鱼切片油炸,肉质瓷实、紧密,一丝丝的,带着韧劲。在很久以前荤菜少的时候,能吃到鱼肉总是开心的。外脆里嫩的青鱼,裹着鲜甜酱香味的油,吃着有些让人上瘾。
原料:
青鱼条 1斤 盐 3g 冰糖 100g 海鲜酱 50g 鸡粉 10g 葱结 香料(八角 香叶 桂皮) 
1、将青鱼去鱼,去骨,斜刀切成2厘米左右的鱼块。 2、加入少量生抽,用手抓均匀,腌渍半小时左右。

3、锅中放适量水,加入葱结、香料、适量老抽、盐、冰糖、海鲜酱、鸡粉,大火烧开。(炸熏鱼过程中,一直保持滚开的状态)

4、另起锅,烧油至300°(筷子下去有爆出来的声音),炸至成金黄色,炸好后直接放入酱汁中,浸泡两次(拿出后再浸泡一次)。 

外婆说,在她小时候,年夜饭桌上也总会有些大鱼大肉。可是她吃鱼,怕有鱼刺,吃肉又怕有骨头,就总嚷着要吃皮蛋,所以到现在,她都不怎么会吃鱼吐刺。皮蛋有着它独有的味道,如果蘸上用醋、酱油和麻油混合的酱料,那它的鲜美又会大大提升。“我母亲早早地用牙线切好皮蛋,放在碟子里,转身去烧热菜了。我站在灶台前,用手指夹了一块就往嘴里送了。偷吃到的皮蛋真是让人意犹未尽,我忍不住又夹了一块。后来客人来了,母亲准备端冷菜了,她大呼,咦,八块怎么变六块了,还笑眯眯地望了我一眼,也不怪我。”从外婆嘴里,我听到了她的童年回忆,也听出了很久以前的年味。 凉拌皮蛋,早些时候都是用牙线切的,又整齐又方便。外圈晶莹剔透,内里流心黏稠。好的皮蛋,不仅不涩口,且鲜美柔软,实属下酒好菜。现在人为了健康,还研制了无铅皮蛋,享用美味的同时也不会负罪满满了。 1、将皮蛋用线切成4份,摆放在盘中。 2、将所有调味料混合均匀,淋在皮蛋中。 3、喜欢吃辣的朋友,可以撒上适量剁椒。
海蜇头是一道年夜饭的必备佳肴,论爽口开胃,整桌菜恐怕都得甘拜下风。传统的海蜇头,是拌着鲜嫩微辣的青萝卜丝,或是清香十足的黄瓜丝来做衬托。老上海人熬葱油,会先用洋葱和大蒜头来做“暖场”。油用中小火熬到它们微焦后,加入主角葱段。葱要是上海的细葱,切成长段,小火一直熬到葱段变成焦黄色。小时候,家里一熬葱油,满屋子的香葱味,馋的人直流口水。熬好的葱油可以拌面、做葱油饼干,还可以拌海蜇头。海洋与陆地的交融,味觉层次非常饱满。葱油海蜇头,每家都有每家的味道。我家里人都嗜甜,总喜欢加很多糖,做成糖醋口味的。海蜇头一定要是野生的,生脆的海蜇伴着现熬的葱油,一个好字足以形容。
原料:
辣油 适量 米醋 适量 美极鲜 调味 香油 适量 葱 姜 蒜 辣椒 1、海蜇丝用水冲掉盐分(冲到没有味道为止)。 2、冷锅热油,用辣油爆香辣椒。 3、先放入蒜,捏出蒜的味道,再加入葱花、姜末。 
外婆小时候家中院子有个鸡窝,起初只是把小鸡仔当个小宠物养着“行行开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小鸡长成了母鸡,竟然一天下一个鸡蛋,外婆每天就要去鸡窝里拿个鸡蛋。后来,母鸡变成了老母鸡,再下不了鸡蛋了。院子里的人都说,炖汤喝吧,补身体的。可是自己养了这么久的一只鸡,倒也养出了感情,最后还是放生了。这件事让外婆在之后的几年里都没吃过鸡,直到一次过年外公劝她吃了一口白斩鸡。 白斩鸡,又一道上海人年夜饭中不可缺少的菜肴。过鸡年,当然少不了一只黄澄澄的三黄鸡。在老上海的记忆中,以前的鸡都是家里散养的草鸡。等鸡长到两三斤左右的大小,原材料就准备就绪。烧一锅开水,汆烫20分钟,再焖一会儿,这样煮好的鸡,嫩、鲜、滑,骨头里还带着些血丝。
如果在饭店里吃年夜饭,只要家人点了醉蟹我便心花怒放。醉蟹里的黄和膏是最最好吃的,蟹黄鲜美无比,蟹膏“凝啾啾”的,想想就馋涎欲滴欲滴。在家里吃的时候,家里人总会把我最爱吃的“蟹壳顶“让给我吃,但如果在亲戚家,母亲便教我把好吃的留给长辈们。在外公的记忆里,他以前和他的两个兄弟一起吃吃醉蟹,划划拳,小老酒一杯杯下肚了,谈笑风生的。 上海醉蟹,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下酒菜。坚硬的蟹壳下,是柔软的蟹黄和蟹膏。醉蟹与酒是绝配,蟹带着酒香,酒也带着蟹鲜。我家腌制醉蟹的时候,还会放入几颗话梅,给蟹额外添些酸甜的口味。 除了上述美味凉菜外, 开动美食还为大家准备了更多冷菜宝典,本帮风味,新潮口味,或甜或鲜或麻辣,总有一款适合你! (文末有惊喜,摇出那道预示着新一年的好运菜吧!)
原料:
香料(桂皮 八角 香叶) 海鲜酱50g 冰糖 老抽 20g 黄酒 30g 盐 5g 葱结 姜片 肥肉膘 (适量) 1、冷水锅中加入目鱼,滚开后,洗干净即可。 2、冷水中放入肥肉膘、目鱼、黄酒、老抽、香料、葱结、姜片。 3、煮1.5小时,加入盐、鸡粉,收干酱汁,切片摆盘。
原料:
鳗鱼干 (选用风干好的,不要有水分的) 葱结 姜 糖 适量 黄酒 适量 米醋 适量 制作步骤: 1、在鳗鱼干上放上葱姜、糖、黄酒,隔水蒸20分钟, 2、将鳗鱼撕开,剔除刺,食用时搭配一碗姜丝米醋。 原料:
河虾 半斤 糖 10g 鸡粉、盐 少许 黄酒、生抽 少许 镇江香醋 麻油 少许
1、将虾须、虾脚剪掉,清洗干净。 2、油温烧至六成左右(锅中有冒青烟的感觉),炸至金黄色,捞出。 3、葱姜爆香,加入20g纯净水、糖、料酒(少许)、生抽(少许)、盐(少许)、鸡粉(少许),小火慢慢收浓汁。 4、加入炸过的虾,用醋提香,加入适量麻油,大火煸炒一下。
原料:
目鱼蛋 适量 香菜 适量 盐 适量 料酒 适量 胡椒粉 稍许 麻油 稍许 1、热水中加入盐、料酒,将木鱼蛋煮熟即可。 2、木鱼蛋切成片。 3、加入盐、胡椒粉、香菜段、麻油,搅拌均匀即可。 1、将香菜去根切成长段,云丝(用开水泡软)改刀,拌匀。 2、加入适量盐、鸡粉搅拌均匀,最后淋上麻油。 原料:
金针菇150g 莴笋 一根 盐 2g 左右 鸡粉 3g 1、将莴笋切丝,加入2g盐,上下翻一下,将其腌透。 2、金针菇去掉根,撕开,焯水后,挤掉多余水分。 3、将金针菇、莴笋拌匀,尝一下,若味道不够,可再加入适量盐,加入鸡粉,拌匀。 4、撒上葱花,浇上热油即可。 1、将藕一头切开,塞入糯米,然后塞一部分敲一下,用锡纸包住,盖上原来的部分,用牙签固定。 2、锅中放入冰糖、红糖煮熟即可。 1、将大枣去核备用。 2、糯米粉开水搅匀,把糯米团从两头分别塞入枣中。 3、锅中加入冰糖,糯米枣,小火煮20分钟,充分煮透(火不能太大,会将枣煮烂)
今年年夜饭,不如为亲人们做一桌地道的上海冷菜吧! 开动君也准备了全家欢乐的小互动, 点击阅读原文,参与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