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扶阳辨证疑难杂症

 观世音06 2017-01-23

有很多人不理解中医扶阳理念,简单的认为所谓的中医扶阳就是壮阳,或者简单的认为扶阳就是跟男性或者女性的肾虚疾病有关的治疗。前面的理解只是对扶阳的一个简单的字面理解,而且相当的肤浅。今天,笔者来和大家讨论一下何为扶阳以及扶阳学派为什么会成为今天疑难杂症治疗的主流学派。

疑难杂症为什么会增多呢?

当今社会,处处伤阳,导致'频繁猝死'、'疾病缠身'

第一本中医'理、法、方、药'系统化俱全的、中医四大经典之一的《伤寒杂病论》,开门见山就指出,'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公元196年)以来,犹末十捻,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指明死亡原因多于'伤寒'有关。 中医学认为,'寒为阴邪,寒性收引,最易伤阳'。整个一般《伤寒杂病论》也都是在谈寒气与阳气的关系。从一开始的麻黄桂枝汤到最后的四逆汤,是从一个早期'祛寒'到后期'寒邪伤阳后的回阳就逆',体现的是一个寒气与阳气的辨证论治关系。疾病早期,寒气刚开始尚未伤阳,则只需要散寒;到了中期,寒气已经伤了阳气,但阳尚未伤得厉害是,散寒与扶阳并用,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及至到了中晚期,阳气大伤之后,此时散寒已无意义,直接危急生命时,当先'保命为主',先留主那最后一口气,再图徐徐散寒,慢慢治疗。 这是《伤寒杂病论》所处的年代,而今天的社会,依然如此,且阳气伤的更加严重。不仅寒气伤阳,几乎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均严重伤阳。

1、空调的大量使用

这是伤寒的一个普遍现象,空调的大量使用,严重伤了机体阳气,导致各种疑难杂病,对典型的莫过于'空调综合症'本身。

2、饮食寒凉

受温病学派的影响,大凡炎症出现就认为是热邪导致,拼命要求饮食清淡、寒凉,结果大伤阳气。素不知,热邪可以导致疾病,而阳气亏虚,功能低下,脾不能运化水湿导致的'机体垃圾浊气(即无菌性炎症灶)',却是这些无菌性炎症的根本原因。

3、用药寒凉

见病就是抗生素,见病就是清热解毒,大量寒凉药物的使用,严重的伤害了机体的阳气。临床上,大冬天点滴后病情加重甚至死亡的病例举不胜举,就是因为冬天本就天气寒冷,而点滴又直接把寒气带入心脏,一下子就把心阳给灭了,常要人命却不知。

4、性开放、性泛滥

精子本身确实就如西方医学所言,本身没有多少营养成份,就那点蛋白质是无伤大雅的。可是,西方医学却不知道,精子是物质,属于阴。阴是相对静止不动的,它的动力变化需来自于阳。换句话说,要将5毫升的精子射出来,需要消耗肾脏的巨大功率,消耗肾的阳气,消耗肾之功能。这种直接'伤阳'要远大于空调之寒气的伤阳。

5、露脐装、露背装,让多少女人失去做妈妈的权力

中医认为,背中心为'人体的阳光三角区',下面直接就是心阳,而肚脐更加重要,下面直接就是人体先后天的脾阳和肾阳……..人体三大主要的阳气受了伤害,则势必导致女性的诸多问题:肥胖、痛经子宫肌瘤小叶增生不孕症乳腺癌、宫颈癌、烦躁、长痘痘、内分泌失调等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危害这些70后、80后乃至90后女性的健康

扶阳学派更多的是继承和发扬了张仲景伤寒论》的精髓,除了保胃气,存津液外,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处处以顾护阳气为要,六经方证不少是虚寒证,可以说,扶阳学术思想的理论根基就是《伤寒论》。

扶阳学术思想的基本内核仍然是阴阳相对平衡的,也就是生理上的相互制约,相互消长,互根互用,相互转化,并不是不重视阴。在病理上,认为生病就是阴阳平衡失调。治病的关键就是调和阴阳,纠正阴阳的偏盛偏衰,防止阴阳互损,或阴阳离绝的现象发生。

扶阳治疗思路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顾护胃气为第一要领

《素问·血气形志篇》言:“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厥阴病主方要用乌梅丸而不是乌梅汤,大概也是恐其“以汤灭火”反而成害,故以丸药缓图,以复其阳。

温阳散寒是基本治疗思路

扶阳思想

发扬一代宗师郑钦安先生的理念,学本《黄帝内经》、《周易》太极,仲景之奥秘,谓“人生立命全在坎中一阳”,强调元阳真气在人体生命中的重要作用,治病立法重在扶阳。“火神”的核心思想是重在扶阳,“人生立命在于以火立极,治病立法在于以火消阴”,“病在阳者,用阳扶阴,病在阴者,用阳化阴”的理念上建立的系列理法方药,扶阳疗法也是对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精髓的深刻领悟,是对中医真谛即重阳思想的一个创造性的继承与发展。对当代社会引发的很多疑难病症有很好的疗效。

关注彭统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