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装合体袖从字面意思来看,它具备两个内含,一是从结构上来说它属于圆装袖,也就是说构成袖子结构的袖隆部分的形状呈现椭圆形状,当然与之相装配的袖眼也会呈现椭圆形状.二是从袖子的宽松程度来说它不是普通袖,也不是宽松袖,而是合体袖,合体袖适合紧身,合体套装或大衣的版型.合体袖存在的基础是必须要有与之相匹配的袖隆.一种形态的袖隆好比一种螺母,必须要有相配套的螺栓才能咬合在一起.由此看来,袖隆结构形态是袖子装配和绘制的基础。 来源 | 米人NOONE的博客 链接 | http://blog.sina.com.cn/mishiyuanxingone 袖眼的绘制 所谓的袖眼,是指把袖子的大小袖片的分割线缝合之后,上面的窟窿像人的眼睛,所以形象的称之为袖眼.眼睛在人体器官中是很重要的,对于服装制版来说,袖眼在整个服装制版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袖子装配在袖隆之后是否美观,是否存在弊病,关键在此. 如图1所示是胸腰米式原型的袖隆,我们在此基础上,进行袖子的基本知识的讲解. 第一步:从胸围线上的点K沿背宽线垂直往上量取0.5确定点M,然后经过点M绘制胸围线的水平线,此线就是袖根抬高线.所谓的袖根抬高线是指袖眼上的袖山谷弧线的最低点P比袖隆谷弧线上的最低点A抬高的线.其目的是为了在袖子成衣之后,增加人体胳膊往上抬高的活动量.这0.5算是袖子功能的设计.如果只追求袖子在人体胳膊静止状态的完美效果,当然不抬高或者少量抬高也是可以的. 第二步:取袖隆宽KL的中点即A,此点就是袖隆宽中点,然后从点A垂直于胸围线往上做垂线AD,此线就是袖隆宽中线.此处应该注意的是袖隆谷点和袖隆宽中点有时候重合在一起,有时候是分开的,另外,袖隆宽中线也不是侧缝辅助线的延长线.本例中的侧缝辅助线,袖隆谷点和袖隆宽中点都在一条垂直线上,这是一种特殊情况.在概念理解和具体应用的过程中,还要加以区分。 第三步:延长后冲肩线HB相交于袖隆宽中线AD于点D。 第四步:延长前冲肩线JC相交于袖隆宽中线AD于点E。 第五步:连接后肩点B和前肩点C,取BC的中点G,然后从点G做袖隆宽中线AD的垂线,垂足为点F. 第六步:沿袖隆宽中线从点P往上量取袖山高=0.8PF+0.5确定一点Q,然后经过点Q绘制胸围线的水平线,此线就是袖山高线. 第七步和第八步:如图绘制前后腋点线即可. 如图2所示,在上面绘制的基础上,我们继续绘制眼眶YZZ1Y1. 第九步:在袖山高线上从点Q往左量取袖山顶点移量VQ=1.5GF确定点V,此点就是袖山顶点. 第十步:以袖山顶点V为圆心,以前袖山斜线XV=FAH-0.5为半径与袖根抬高线相交于一点X.然后连接点V和X,此线就是前袖山斜线. 第十一步:后袖山斜线绘制原理同上. 第十二步和第十三步:如图绘制前后眼眶线即可. 第十四步:从袖山顶点V做胸围线的垂线,此线就是袖中线.袖中线与袖根抬高线的交点为B1。 如图3所示继续绘制辅助线.
第十六步:在袖山高线上从点V往右量取VA2=XB1的四分之一+0.5确定点A2. 第十七步:在袖山高线的延长线上确定点A5,且使A5Y1=Y1A1.然后取后腋点线RS的中点A7,最后连接点A5和A7并延长到袖根抬高线上与之相交于点A8. 第十八步:绘制原理同上. 第十九步:连接点A1和A3即可. 第二十步:连接点A4和A2即可. 如图4所示绘制袖山顶弧线和袖山谷弧线.
第二十二步:绘制袖山谷弧线A3PA4即可。到此为止,袖眼绘制完毕. 如图5是袖眼的基本形态.其形态就像一只睁大的眼睛,这就是其名称的来源. 袖筒的绘制(以偏瘦型袖筒为例) 袖眼下面是袖身,袖身给人的感觉像筒子,所以称之为袖筒.袖筒以人体的肘线为界,又分为上袖筒和下袖筒. 第一步和第二步:绘制袖长线VB2=56确定点B2,从点B2做袖中线的垂线B3B4,此线为袖口辅助线. 第三步和第四步:往下分别延长前眼眶线和后眼眶线与袖口辅助线相交于点B4和B3. 第五步:从袖山顶点V沿袖中线往下量取30确定点B9,从此点做袖中线的垂线C1C3,此线为袖肘线. 第六步:沿袖口辅助线从点B2往右量取下袖筒偏量B2B5=2~2.5确定点B5,然后连接点B5和B9即可,此线为下袖筒偏线. 第七步:从点B2做下袖筒偏线的垂线B8B7,此线与前眼眶线相交于点C5,且C5B7=0.5. 第八步:从点B7沿袖口线往左量取袖口大B8B7=12.5确定点B8. 第九步至第十二步:如图绘制前后袖折线即可. 第十三步至第十五步:C8和D1分别是袖隆弧线与背宽线和前胸围宽线的切点,从此点绘制水平线到袖山弧线有交点,然后分别打刀口即可.C6是袖山谷点,C7是袖隆谷点,分别打刀口. 圆装合体二片袖的绘制(以偏瘦型袖筒为例) 合体两片袖的绘制方法也有两种,一种是剪切法,第二种是几何法.剪切法便于理解,几何法便于应用制版,读者在实际制版的过程中,使用任何一种方法都是可以的,当然也可以把两种方法相结合来使用.剪切法侧重于原理的讲解,几何法侧重于绘制方法的讲解.剪切法是几何法的基础. (一)剪切法
如图8所示,分别绘制前后袖里分割线.然后分别把袖里分割线和袖肘线上的C2D4和C4D7用剪刀剪开. ![]() 如图9所示,把从小袖片剪下的四块纸片甲乙丙丁分别按照所在部位的袖折线影像对称,也就是说以各自的袖折线为轴线,反转180度到袖折线的对面位置.然后用胶带把这四片纸片和大袖片粘贴在一起从而组合成新的大袖片.同时,原来的小袖片也变小了. 现在我们发现在纸片甲和乙之间有一个空隙量,我们称这个量为归进量.归进量的存在会导致大袖片的后袖里分割线比小袖片的后袖里分割线要长出这么一个量.所以,在服装制作的过程中还需要归进去才好,归完之后大小袖片的袖里分割线才会一样长.
前后袖里分割线的位置可以自由设计,本例中讲解的是经常用到的一种情况.袖里分割线绘制的位置不同,会导致归进量和拔出量存在差别.一般情况下,袖里分割线设计的位置不易距离袖折线太远,如果太远的话会导致归进量和拔出量太大,然而很多的面料对所能承受的归拔的量是有限度的. 最后的步骤就是把前后袖里分割线和袖口线修顺即可.修顺的方法参考下面的几何法中详细讲解. ![]() (二)几何法 只要充分的理解了剪切法,几何法就变得尤其简单.只要按照剪切法的原理来绘制几何法即可. 如图10所示,在绘制完毕袖眼和袖筒的基础上继续绘制前后片的袖里分割线.然后把袖山弧线E5D3拷贝反转为E5D33,把E6D6拷贝反转为E6D66即可. ![]() 如图11所示,绘制圆顺的前后袖里分割线.在绘制的过程中,圆顺平滑为原则. ![]() 如图12所示,是最后完成的袖里分割线.然后在此基础上打刀口即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