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655年东印度公司使节团访华纪实

 金星江图书馆好 2017-01-24


公  告

①淘艺术APP上线了,各种优质体验,海量展讯和知识,参与拍卖就下载APP吧!

②加入我们!欢迎在微信写留言或在APP收藏圈--官方互动区提建议!

1655年东印度公司使节团访华纪实


1655年(清顺治12年)尼霍夫(Jean Nieuhoff)随荷兰东印度公司使节团到中国访问。他将从澳门经过广州、虎门、黄埔、杭州、南京、九江、芜湖、扬州、通州、天津到北京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回国后编成此书。书中大量篇幅及版画详细介绍17世纪清帝国的历史地理、文化风景、建筑习俗、礼仪服饰等。此法文本为1665年出版。


17世纪的大航海时代,荷兰、英国、法国、丹麦、瑞典等国纷纷继葡萄牙、西班牙之后,竞相以各自方式绕过好望角,开拓全球性海洋贸易,寻找他们在亚洲贸易,尤其是中国贸易中的机会。


从1647年开始,荷兰东印度公司便不断派遣代表团、使节团到中国谋求自由贸易的机会。1655年7月14日,巴达维亚城总督以德·豪伊尔(Pieter de Goyer)为正使,凯瑟尔(Jacob Keyzer)为副手,组共16人,第一次以使节团的形式出访中国。虽然本次的出使因葡萄牙人和耶稣会士的阻挠,并未达到获得与中国进行自由贸易的机会这个目的,但却为留下了这部《L’Ambassade de la Companie Orientale des Provinces Unies vers L’Empereurde la Chine , ou Grand Cam de Tartarie》,中译名为《荷兰东印度公司使节团访华纪实》,又译《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使节出使鞑靼可汗,即现今中华帝国》。



东印度公司使节团访华纪实



东印度公司使节团访华纪实



东印度公司使节团访华纪实



东印度公司使节团访华纪实



东印度公司使节团访华纪实



东印度公司使节团访华纪实



东印度公司使节团访华纪实



东印度公司使节团访华纪实



东印度公司使节团访华纪实



东印度公司使节团访华纪实



东印度公司使节团访华纪实



东印度公司使节团访华纪实



东印度公司使节团访华纪实



东印度公司使节团访华纪实



东印度公司使节团访华纪实



东印度公司使节团访华纪实



东印度公司使节团访华纪实



东印度公司使节团访华纪实



东印度公司使节团访华纪实



东印度公司使节团访华纪实



东印度公司使节团访华纪实



东印度公司使节团访华纪实



东印度公司使节团访华纪实



东印度公司使节团访华纪实



东印度公司使节团访华纪实


本书作者尼霍夫(Jean Nieuhoff)便在这个使节团中。尼霍夫是荷兰著名商人、探险家,首位驻北京大使,曾经做过绘图员及水手。其绘制的铜版画对西方产生了长久的影响,被认为是“东方画家”。在使节团中,尼霍夫任管事一职。他根据亲身经历及耶稣会士的相关材料,写成本书。荷文版于1665年由荷兰东印度公司设在阿姆斯特丹的国际出版中心出版,同年即被法国翻译家Jean la carpentier译成法文出版。


书中尼霍夫用了大量的篇幅及版画详细介绍十七世纪大清帝国的历史、地理、文化、风景、建筑、习俗、礼仪、服饰,以及茶、瓷器、刺绣等中华特色物产,沿途经过澳门、广州、虎门、黄埔、杭州、南京、九江、芜湖、扬州、通州、天津、北京等地。他在书中还提到了广东藩王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茂的接待;提到朝拜的顺治帝是一个“年轻的男子,皮肤很白,中等身材……穿着像是用黄金织成的衣服”;也提到了汤若望用德语与他们交谈。更是用惊讶及欣赏的心情提及阳光照耀下的紫禁城无以伦比的美丽,以及南京大报恩寺宝塔红、黄瓷砖镶嵌的塔顶,及塔檐下微风中不断玎玲的檐儿铁。


此书1665年荷兰文本出版后同年即被卡朋蒂埃(Jean la carpentier)译成法文。此本即为首版。这是最早西方有关中国的游记画册之一,也是欧洲人第一次有机会“见到”的,有关中国的视觉形象。(以上介绍信息参考:珍稀西洋古籍)Jean Nieuhoff / Joan Nieuhof(尼霍夫,1630-1672),荷兰著名商人、探险家、首位驻京大使,其绘制的铜版画对西方产生了长久的影响,被称为“东方画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