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修行与颜值,哪个更相宜?

 园中韭 2017-01-24

释宗立

在很久很久以前,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位比丘从远方来拜见佛陀。

他的容貌可谓是人见人败,花见花衰。

大家看见他的样子,都纷纷在指指点点说:“天啊,长成这样不是他的错,出来吓人就不对了。”

“就是说啊,吓死本宝宝了。”

“长成这样就不要出家了,害得我们还被人讥嫌。”

“就是说啊,到时婆罗门又说世尊的弟子如何如何了,真是头疼啊。”

……

他所到之处,一片窃窃私语。

这些闲言碎语听在他耳朵里,只是换来他的微微一笑,就像高天上的流云一般淡然。

 当时,世尊知道了座下弟子们的心念,心中不由得叹息,决定应机说法,调伏弟子们的慢心。

于是世尊对弟子们说:“你们可曾见到一位容貌丑陋、让人不忍目睹的比丘向我走来?他的容貌是否让你们生起了慢心呢?”

弟子们低下头说:“是的,世尊,我们都看到了。”

世尊严肃地对弟子们说:“你们不要小看了这位比丘啊。他早就断尽种种烦恼的缠缚,所作已作,不再背负世间种种沉重的负担,断除所有的烦恼结使,证得阿罗汉果了。

(《成实论》中说:“能系缚生死故名为结,常随生死故名为使。”)


弟子们啊,你们不要用自己的凡夫心来妄测他人,因为心是如此的难以捉摸,只有具足种种功德的如来才能尽知他人的深浅。”

从远方来的比丘来到了世尊面前,恭敬地顶礼佛足之后,退坐在一旁。

他身边的比丘们,都悄悄地退后坐了一点。

世尊将这一切看在眼里。

这时,世尊又对弟子们说:“弟子们,你们可曾见到那位比丘顶礼之后,退坐在一边呢?”

弟子们回答道:“是的,尊敬的世尊,我们已经见到他了。”

世尊对弟子们说:“弟子们,你们虽然现在嘴上不说了,但是心里还是觉得这位远方来的比丘容貌丑陋吧?

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我就和你们打个比方吧。

就像飞禽走兽都害怕狮子一样,狮子是百兽之王,动物之中,没有能与之相比的。

已经断尽烦恼的阿罗汉,也是如此,凡夫不能与之相比。

虽然这位比丘身材矮小,容貌丑陋,但是他具足智慧,成就阿罗汉果,要远胜那些长着一副好皮囊却一直未曾具足智慧的凡夫太多太多了。


因为他已经断尽烦恼,,以此最后之身,降伏魔军,将要踏入不生不灭的涅槃了。

所以你们不要以貌取人,不要以凡夫的心去测量别人的深浅,因为只有成佛之后,以如来的甚深智慧才能真正地了解一个人。”

弟子们听了佛陀的开示之后,又是惭愧又是欢喜,惭愧的是反省自己以貌取人;欢喜的是得闻如来的甚深功德,对修行的信心更为坚固了。

 

(故事出自《杂阿含经》)


按语:

以貌取人可以说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无可否认,相由心生这是一个事实。

但是如果完全以容貌来衡量一个人,那就容易失之于偏颇了。

这也是世尊告诉我们,不要以貌取人的意义所在。

其实,如果我们以貌取人的话,也许下一回被以貌取人的就会是我们自己。

我们一起来看《分别善恶报应经》是怎么说的:

“复云何业获报丑陋?有十种业。

何等为十?一恒起瞋忿,二恣纵慢心,三不孝父母,四恒恣贪痴,五毁谤圣贤,六侵夺凌逼,七盗佛光明,八戏弄他丑,九坏佛光明,十行非梵行;如是十种获报丑陋。”

愿与大家共勉,阿弥陀佛!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