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天,你刷了什么?来刷题!

 昵称40006390 2017-01-24


内容摘要刷题,即所谓的题海战术。然而在如今的应考复习备战中,老师和家长们普遍坚持的一种观点是:必须学生广泛的反复的做题,学生才能由不会到会,由会到熟,熟能生巧。本文对刷题现象本身展开解读,以及针对提高效率提出对刷题的改进。

【关键词】刷题 教育 效率   

【正文】

过来人的声音刷题就像填满一个游泳池,水满就是进度条的终点

   小学时常做的应用题中,有道“游泳池多个管道进水又放水”的题目不知“忧伤”了多少人的童年。进水管,出水管似烦恼般紧紧地锁住你的大脑。其实应试就跟这游泳池一模一样,什么时候水满了,什么时候目标也就能实现了。效率就取决于令你烦恼进水管,出水管,什么时候水满就是费你的脑筋。刷题还像淡化海水,汪洋大海人类只能兴叹,而通过刷题提取出的淡水才是所需的。刷题是学生的生存之术,它从一个学习方法转变成了一个必要的学习步骤。

   本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刷题现象。本次调查共发出50份问卷(包括电话问答),回收44份。

一、成因

过来人的声音老师和家长推荐了资料,同学之间竞争激烈,我于是成为了追随者。

(一)应试教育是刷题被广泛应用的直接原因。正如不少教辅书所推出的口号:刷百题,做学霸。这正中学生下怀。从此过上所幻想的“一日刷百题,考试九十九”的生活。这个原因是无可厚非的,用水紧张,开启进水管能确保生活。

(二)激烈的考试竞争是刷题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究其渊源,一方面与源于隋唐时代的科举考试在民众心中形成的“状元情结”密切相关;另一方面,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体制使得刷题成为竞争取胜的重要手段。

(三)学习行为随练习次数的增多而加强。刷题在提高学生成绩,夯实基础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实际经验也证明:做题比不做题效率高,多做题比少做题成绩提高快。大量做题,能检查对于知识掌握的漏洞,以便及时补缺,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熟能生巧”是刷题在儒家文化上的又一产生根源。“天道酬勤”,“笨鸟先飞早如林”等都是我国强调勤学苦练,认为“熟能生巧”的文化的生动写照

   来自石家庄的一名学生家长起初并不赞成让儿子刷题,但是同事女儿的经历让她改变了想法。这个女孩在石家庄上学,成绩不错,平时做题不多。去年高考时因很多题型没见过,一下子蒙了,结果只考了三本。

过来人的声音“做得多了,才能不慌”。

四)学生内心力量的驱使。不少学生自小就受父母教诲,心中早已坚定好大学的崇高地位。考大学,在内心隐隐的不安中,不知道多少同学都想咆哮“你倒是给进度条啊”,谁又知道自己离理想大学还有多远呢?在这种“不上不下”的煎熬中,同学们逐渐找到了一种可以慰藉自己内心的方式——“刷题”。

二、

(一)微博

 

转发:做完200题时,我就是西天的如来佛祖,那些题目翻个十万八千里也逃不出手掌心。

转发:之前数学只有八十多分,经过几个周末的刷题,我把成绩提到了九十来分,继续刷。

转发:别人刷题成绩上去了,我也没闲着,怎么就是好不了哪?

转发:这题前几天刚刚做过,全班怎么还是这么多同学错?

该不该刷题?上述几位为什么有大差别?求帮助。

 

  这段文字就间接地反映了刷题的利弊,下面解读刷题的利与弊。

)利

1)刷题真正目的是让学生“见多识广”。利于学生对平时不甚理解的和零碎的知识加以体系化,并通过重新理解整合内化到个体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夯实基础,使基础知识记忆牢固,解题思路多,学生的思维也就越广阔。

2)刷题不仅局限与书本上的题,还鼓励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这个角度看,刷题具有丰富的内涵,可以帮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巩固知识,提高学习能力,还能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没有多加练习,学生不可能全面、深刻、灵活地掌握知识,也就不可能有好的持久的学习效果。

3)充分的练习还能训练学生迅速找到适合的解题思路,正所谓“熟能生巧”,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

4)学生通过做一定量的习题,能够简单快速地发现自己在理解知识和解题等多方面的错误,从而改正错误,少犯同样的错误。

(

1)耗时、耗精力。事实上,绝大多数人反对刷题,都是这个原因……人性总是懒惰、追求速成、期望不劳而获或者少劳多获。题海这种势必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的方式,在这方面具有极大的劣势。刷题还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多数学生反应由于学习时间过长导致睡眠严重不足,视力变差。据问卷中所反映,60%的中学生需要熬夜做作业,而且其中多数的家长曾经“帮助”自己的孩子做过作业。学生不得不缩短自己的睡眠时间,但这样导致第二天上课犯困,由此产生恶性循环

2)无法解决“没学懂”的问题,题海是用来提高熟练度的,而并不能帮助你“学会”什么。即刷题并不能提高学习者本身的思维水平。学懂了的孩子,就算一张卷子都不刷,照样可以轻松秒掉学不懂但是苦逼逼地刷了一百张卷子的孩子。这在调查中有同学如是反映。

3)学生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对老师和学校产生负面的想法。部分学生和家长也时常发生矛盾。长此以往,学生对学习也兴致不高,只想着如何快速地做完,因此照搬照抄,敷衍了事,脑力劳动变成了体力劳动。在被动下的刷题,无异于扼杀了学生的兴趣。

4)容易形成思维定势而抑制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也如问卷中同学们回答的一样,他们并不认为成绩优秀的同学一定是最终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在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大都是没有经历过的,是我们利用固有的经验没法解决的。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知识迁移能力至关重要。因此,当正式考试时,学生遇到新类型的题目时,很难顺利地进行迁移找到对应的解题方法,这样学生就会产生紧张情绪,最终影响考试成绩和解题能力。

(四)解读

 

  前两个现象乃是刷题完成蜕变的代表作,这也是无数莘莘学子刷题的动力。但也有同学在问卷中反映出现类似后两个现象。这不是偶然,而是效率不同。效率是指投入刷题的时间吗?是指案头上资料的高低吗?不!同样是刷题,有刷题1.0,刷题2.0……别被成功者的成就所欺骗了,别人在软件上比你高明。你的进水管没日没夜的抽水,你或许没注意到出水管也在开启。你问该不该刷题,我先得卖个关子。@该不该刷题

 

  究竟怎样升级手中的软件哪?我们会在“四”中探讨。

三、观点

  从何来看该不该刷题呢?在这方面,曾有不少状元表示不刷,这被同学们怒斥为本世纪听过的最可笑的谎言。当下,笔者认为还是应该刷题。在没有找到更好的学习方法之前,我们应考虑刷题,这毕竟是实用效果最高的方法。那该怎么刷?依旧这样刷?没关系,换不了高级设备,就改进设备。下面谈谈刷题该如何改进。

四、刷出两把刷子!

过来人的声音我要像刷子李一样艺高人胆大!

1) 精选试题。只有在有针对性地选择题目的前提下,刷题才是可取的。参考资料良莠不齐,所以选择题目时一定要慎重。怪题,偏题,我们需要权衡弊端,是不是原有的正确思维方式被打散了。专注于考试中可能永远不会出现的题目,而放弃了最常见的题目,不就是在舍本逐末吗?面对淡化死海简单,还是淡化近海海水呢?

2)做题中总结规律。我们做题不仅需要尽量多做题,更要追求做题的质量。所谓做题的质量就是能够理解每一道题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和技巧、所考察的知识点等,并做适当引伸。这就要求我们除了埋头做题,还要抬头想题,对做题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找出一类问题的解题规律。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总结的水管是锈蚀的,做题的水管是断流的,两个水管都不进水,就别想喝到淡水。

过来人的声音“做题是种低阶技能,总结是种高阶技能,做题的技能点点不够,总结这个技能压根就不会解锁。”

3)解后反思。解题过程中是如何分析联想探索出解题途径的?使问题获得解决的关键是什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此题和哪些题类似或有联系?解决这类问题有何规律可循?对于做错的题还要反思错误的原因:是知识掌握不准确,还是解题方法上的原因,是审题不清还是计算错误等。

4)做错题笔记。随时把做错及不会做的题一一摘录上去,时常拿出错题本进行再巩固和反思,通过不断强化记忆及反思,总结规律,就能纠正错误思维。写下题目主干,并附上题目的思路分析,及自己的错因,完整的写下解题过程并标明关键步骤。并定期回顾,从中随机抽取题目重做!这无异于减小出水管,把知识把握在自己手中。

5把练习当做考试体验考试时的状态,做习题时要进行限时训练,注意提高做题的效率,以更好地适应考试的节奏和紧张氛围。但也要注意,天天高效必无效。

6)学会合作。借用同学间各自整理的笔记,错题,规律等,会减轻些学习压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无异于助你腾飞。这好比进水管增多,效率提高,实现“1+1>2”般的轻负高效。

结束语

  刷题已在我们学习中不可或缺,把握好以使之成为一把学之利刃,在考场中游刃有余。衷心祝愿各位同学学习快乐,在风华正茂的青春里闪耀自己的光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