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终无难矣

 伟天英 2017-01-24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这句和上句一样,同样是劝进之语。

“轻诺必寡信”。轻易的答应,必然少诚信。

从语法上讲,这种句式没有主语,没有宾语,只是两个现象之间的相对比量,“诺”和“信”本身是两个动词,但是这里作为名词在用,并且在前边加了一个表示“量”的定语。《道德经》终无难矣

古文中这种句式很常见,但现代汉语,经过西化以后,我们在描述一个概念、一个现象时,通常习惯于加足了主谓宾补各种结构,把一句话写的更加“真实”、“可靠”:

“轻诺”要变成:(某甲)轻易的许诺了(某乙)(一个什么什么事情),

“寡信”也变成:(某甲)对(某乙)守信用的可能性比较低。

“诺”在现代汉语中也有很多变幻概念,在政治课或者法律课上会用一个专用名词来表述,叫做“要约”。

实际上“诺”没有那么复杂,就是“答应”的意思,跟我们现在讲“好的”、“可以”、“行”、“OK”,是一样的。比如荆轲答应公子丹去刺秦,只有一个字:“诺”。

“轻诺必寡信” 可以多角度变幻着看:

轻易得到的诺言可信度不高;

轻易许出的诺言很可能做不到;

轻易认定的事情很可能就是假的。

轻易见到的表相,可信度也不高。

……

“空头支票”都是靠不住的,一言不合就是一场“信贷危机”。我们“创业”的时候都喜欢猛开“空头支票”,反正吹牛不上税,海了吹吧,但最终又不得不以另一个谎言来掩盖前边的一个谎言,越行越远。

修行的起手式就在一个“诚”字上,《中庸》讲“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我们传统文化中用的最多的一个字眼,就是“自”字。这种缺省主语的表述中,几乎都是把一个“自”字省掉了,如果我们哪一天能“自然”的把“自”字,代入到这些劝言中,基本上也就能算是“开悟”了。

“多易必多难”。就像动不动就看到一句“大道至简”,我都是一坨汗啊。

舍难就易、避重就轻,是人之常情,这是“鄙俗下流”的根源。当我们迷醉于这种“轻”、“易”的时候,“重”、“难”也就越积越多,长此以往,最终会不可收拾。《道德经》终无难矣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迎难而上也是一种不凡的品质。“圣人”,也正是因为舍易求难,知难不退,才有所成就的。

所以孔子被当年的隐世高人称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者”。但是“事在人为”,就因为他“为不可为之事”,所以才有的这两千年中华文明的辉煌。所以朱子赞曰:“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同样,孔子也勉励后学,在《论语》中这样一段记录: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硜硜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说的是,孔子在敲“磬”玩,有个担柴的人路过,说:“挺有闲情啊,敲磬呢。”听了一会儿,说:“啥玩意儿,叮当叮当的,自己还不知道,不过如此而已。敲得狠了声音大,就显得高亢,敲得轻了声音小,就显得空乏”。孔子听了他的评价,就说:“对呀,可不就是么,有什么难的呢。”

禅宗案头里,还有这么一段话:

“难难难,十石油麻树上摊;易易易,百草头边祖师意;也不难,也不易,饥来吃饭困来睡。”

就不知道对着看,能不能把自己看糊涂了。
《道德经》终无难矣

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