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之言 智慧之源

 命题资料 2017-01-25
摘 要:在当下,《道德经》已经被人们奉为经典的国学之作,但是对于经典的领悟却多有偏颇。本文将从老子其人其言开始,正视曾经的错误,体悟《道德经》的真谛。
中国论文网 http://www./1/view-5193656.htm
  关键词:上善若水 以柔克刚 道法自然
  一、老子其人其言
  所谓欲论其言,先言其人。老子,名耳,字聃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曾为周王室的守藏室之官。我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唐朝帝王将其追认为李姓始祖。
  作为一个在当时就极具声望的智者,老子眼见周王室的衰弱和战乱而悲愤不已于是愤然离去。行至函谷关,关令尹喜得知老子的德才,请老子留言,老子遂疾书五千言成《道德经》。
  《道德经》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开篇,人称《道经》。下篇以“上德不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起始故称其为《德经》。
  《道德经》全书仅五千言,却体大精深,妙语连珠。主要包含了主宰万物本源的宇宙生成论,朴素辩证法,柔弱胜刚强的策略方法论,以及老子经典的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四个方面互为弥补,浑然一体,构成了特色鲜明的老子哲学体系,为我们从事社会活动,进行个人品行修养,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启示和指导。
  二、对经典的误读
  对于经典的国学之作《道德经》曾有粗浅的了解,但是由于研习不深曾偏执的认为老子的“无为”就是消极避世的厌世观。“小国寡民”则是老子乌托邦式的理想。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这样的不争无为,固守现状都不是人生处世、修身之策。因此,对于《道德经》的学习曾经一度停止,然而此次细读《道德经》却有了不一样的理解和收获。这大概印证了林语堂先生的话“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我对于《道德经》的认识大概就经历了这样一个曲折的过程。
  三、研习经典之新得
  此次细读《道德经》使我对老子的思想要义有了较深的体悟,纠正了原来的错误观念,大致可将此次阅读的收获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道法自然 揭宇宙奥秘
  “道”是《道德经》全书思想体系的核心,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道德经》中阐释“道”先于物质存在并凌驾于物质之上,孕育天地万物的同时又制约宇宙间一切事物运动发展的总规律。“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老子划分大小的依据绝非仅观形体的大小,而是凭其本质,所以道家常讲“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人们不自觉的将自己视为万物之灵,对待自然任意而为,错误的将自己凌驾于万物之上。而老子在《道德经》中清楚的告诫人们“大道”就是管辖和制约我们的,人与万物共生、共荣,顺应生存环境,遵循自然运动规律才能营造和谐的生活环境。
  (二)矛盾对立 辩证已生
  值得关注的是《道德经》中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以及“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朴素辩证法的思想,虽然并不完善,却仍可将其视为辩证法思想的根源。在老子看来这种对立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本属性。反应在人事活动中则提醒我们“水满则溢,月盈则亏”适度处之方可达到最佳状态。
  (三)去彼存此 理性享乐
  人有六感,促使人们产生了喜怒哀乐忧思六种意识。正是这六种意识促使人们产生了无穷的欲望。透过上天赋予我们的眼睛来欣赏世间美好的一切;凭借一双耳朵听取悦耳之声;以口舌之能品味佳肴美食。久而久之人为物欲所化,以致伤及身心。老子有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无论是五色、五音还是五味,之所以给我们带来伤害都是因为欲望的无限膨胀。因此,在《道德经》中老子提出了“去彼存此”的保持自我内在安静恬淡生活的主张。依圣人言,生活中的我们应极力放弃追逐远离自我的、外在的声色犬马生活。
  如果我们能够有效的控制欲望的不理性增长,那么外在的诱惑将难以侵蚀我们的灵魂。我们将真正的享受快乐和自由。
  由此观之,生活绝不是一味的拒绝享乐。享受应是理性,有节制,有正确取向的,是放弃虚假的享乐和愚蠢的放纵,回归自然正道的宁静。
  (四)予之不求 以柔克刚
  在《道德经》的五千言中,老子多次提到了“水”。他将水视为人格的最高显示,即所谓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则是老子极力推崇的德行。他认为水滋润世间万物,使其尽情生长,却不与之争名夺利,始终保持平静。老子虽在文中尽言水之不争,但是细细体味老子思想,其本意并不是要人们放弃追求理想,不思进取,而是寓意人的言谈应像水一样循循善诱,平和宁静以诚感人。待人接物做到周到细致而不张扬自满,谦卑低调但不自卑气馁,务实肯干而不苛求回报。
  做人、做事刚正耿直是“德”之本分,但是生活之中,工作之余的一些小事往往需要以柔胜之。比如同事间的相处,家庭中孩子的教育,都应褪去工作上的强硬,或许恩威并施方能达到理想之态。
  (五)为学日益 终身之任
  老子《道德经》中有言“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我们从小就是在不断的学习中成长,随年龄的增加知识也越来越丰富,经验越来越多。可以说我们是在学习中了解世界,探索和追求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的,因此,学习对于我们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终身学习能及时的补充我们在工作中的所需,并且在实践中将知识活用。
  但是这个问题也应该辩证的去分析,我们在不断求知的过程中会惊奇的发现知识是没有尽头的,是永远不可能完结的。就好像一束光,我们好许能寻得它的开始,但是它的结尾在哪里我们无从了解。而知识是连开始都无处可寻的,更不要说其结尾了。然而随着知识的丰富,我们的求知欲在不断的探索中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一种不安、焦躁甚至是无奈。本来知识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未知的世界,但是由于我们不当的执着和不清醒的认识,将自己束缚于内心的焦躁之中。所以,知识的摄取理应以循序渐进的方式点滴积累。
  总而言之,以《道德经》之要义,思考今之生活、工作理应忌急功近利,勿逞个人之勇;宜求团结协作,温和处理,思客观之规,掌乾坤于微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