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野鹤读《道德经》

 御_风_而_行 2013-02-28

1、什么是道?《道德经》里是怎么说的?

老子在《道德经》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这段主要强调道的先天性、独立性、客观性,且周而复始的运行不停。显然道是万物生长运行的自然法则,既自然规律。

道家的道,儒家的中庸之道,《孙子兵法》里提到的道以及佛家的道。内涵都是不一样的。道家的道就是规律。前几天有个自以为是的网民,说道不仅仅是规律那么简单。这是概念混淆所致。因为不同学派对道的诠释是不同的。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老子在这里说我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勉强的说它是道,勉强的起个名叫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这里大---是指道,逝----是指天,远----是指地,反----是指人。

这里,大包括逝,逝包括远,远包括反。既道包括天,天包括地,地包括人。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段是说自然界有四种道,既道、天道、地道、人道。人只是其中一种。人道法则于地道,地道法则于天道,天道法则于道,道法则于自然既自然形成的。

这里讲述了道的种类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如果仔细阅读的话,道经基本都可以归纳入这四种的其中一种。

2、道是以什么形态存在的哪?

老子在《道德经》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後。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这里老子说道看不见、听不着、莫不着,无从追究,浑然而为一体。既不显光,也不显得暗,无头无绪、延绵不绝却又不可称名,无形无,惚惚恍恍。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跟着它,也看不见它的后头。却把握着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能认识、了解宇宙的初始,这就叫做认识道的规律。

3、道源的探寻

老子在《道德经》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这里最值得注意的是东西方文化的不同。西方文化强调说上帝创造这个世界,而老子却说道是天帝的创造者。截然相反的结论。

4、对道源探寻的回答

老子在《道德经》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这里用女性来表示天地之母,万物之根。

5、道的质朴性以及无处不在的薇小性

老子在《道德经》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这里主要讲的是道的质朴以及无处不在的薇小性

6、道的宽泛性以及无处不在的伟大性

老子在《道德经》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这里主要讲道的宽泛性以及无处不在的伟大性

7、道的运动形式

老子在《道德经》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这里讲的是道的运动形式,既相反和反复是"道"的运动,柔弱是"道"的作用。天下万物生于有形,有形生于无形。

8、道的的表述

老子在《道德经》一章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里的道可道,非恒道是说道是可以说的,但不能永远都是对的。显然这一点和现代哲学是相通的,既真理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比如牛顿的古典力学,可以诠释相对静止的地球上的物理运动。却诠释不了宇宙的天体运动。诠释宇宙的天体运动得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再比如我们中学学的几何光学,几何光学讲光线是射线,射线是直的,可是近代天体物理学却证明,光线在遇到大的引力场会发生偏转。就是说宇宙里的光线只要足够长就都不是直的。而是弯曲的。

这里的名可名,非恒名是说名字也是可以说的,但是以后也许就不叫这个名字啦。

显然老子这里是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世界的,意思是说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也会改变,也许就不叫这个名字拉。

是啊,想在人们管道叫科学规律,科学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又分成各种学科,社会科学又分成各种学科如此等等。

9、道的演化

老子在《道德经》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这里的道是无,一是有,道生一既无生有。一生二是说有具有两面性即阴和阳。二生三这里的三是指多的意思。二生三即阴和阳的变化造成了事物的多样性,最终形成整个世界。

老子的这种思维也许是受到人类的启发吧?看一看,人从无到有,人具有两面性既男人和女人,男人代表阳,女人代表阴。不同的男人和不同女人的后代也不一样,形成了人类的多样性,最终构成了人类。

不过我们对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了解即可,因为现代的天体物理学家讲述宇宙的起源要比老子更有说服力,也更科学。

10、老子的《道德经》中的辩证法

老子在《道德经》四十二章有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看一看网上的某位大师的解释:“所以物质上面的损失,可以说是益。也可以说是益上面的损失。这里很乱,语言很难说明白,但是大致的意思就是,有两面,一阴一阳,就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一样。”

其实“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就是损和益的辩证法,比如粮食欠收(损)粮价就贵(益),粮食丰收(益)粮价就便宜(损)等等。这样的实例生活中比比皆是。上面那位大师是书呆子,没有生活经验所以解释不了。

《道德经》中的辩证法还有很多,比如第十一章就是有和无的辩证法,即以有为利,以无为用。比如第三十六章也是辩证法等等。这里不一一列举了。

11、为什么说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

老子在《道德经》二十一章有“孔德之容,唯道是从。”的语段。

既《道德经》的德的产生,必须是源于道的。所以说道是德的体。而有德之人悟道的最终目的是对道的应用,所以说德是道的用。

12、有德的人也就是得道的人究竟是什么样子哪?

老子在《道德经》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这里老子认为,古时有道之士是不可思议的,他胸中的智慧,深邃不易解。因为他不易解,所以要描述他的话,也只能勉强形容而已。

他小心谨慎的样子好像冬天涉足于河川;警觉戒惕的神情好像提防四邻窥伺;拘谨严肃,好像身为宾客;融和可亲,好像春风中冰的解冻;淳厚朴质,好像未经雕琢的素材;心胸开阔,好像空旷的山谷;浑朴纯和,好像混浊的大水。

试问谁能在动荡中安静下来而慢慢的澄清?谁能在安定中生动起来而慢慢的活泼?惟独得道的人,才有这种能力了。因为得道的人不自满,所以才能与万物同运行,永远收到去故更新的效果。

因为生命是不朽的,所以道虽不为,而四时行焉,又因它不炫智,不多言,所以成为道家的“心像”。

13、为什么讨论无为必须和有为一起讨论?

老子在《道德经》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这里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既道在常态下先做到无为---既不妄为,才能做到无不为---既有为。显然这里的无为不是目的,最终的有为才是目的。所以讨论无为必须和有为一起讨论,否则没有意义。

同时意味着无为是为有为做准备的过程,既对道的探索与掌握的过程。即对规律的探索与掌握。有为则是把已掌握的规律付诸实施的过程。

前几天网上有位‘高人’,说无为是缺什么补什么。不知他的论点从何而来,也许他自己都不知到他自己缺什么吧?

至于,做到不欲以静,则达到了清净无为的境界。

14、为什么说无为首先是一种态度,一种对道敬畏与尊重的态度哪?

老子在《道德经》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这里可以这样理解,求学的人,因其学问越多而感觉自己越来越强大。求道的人因其得道而感到自己渺小(感受到道的博大精深),得道越多越感到自己渺小,以至于对道产生敬畏与尊重。才能做到不妄为(尊重规律),不妄为才能做到无不为---既有为,只有这样,做任何事情才可以有所作为。治理国家的人,要经常以不骚扰人民为治国之本,如果经常以繁苛之政扰害民众,那就不配治理国家了。

这里的益和损是辩证的关系,益是相对自己而言的,损是相对于无穷无尽的道而言的。

无为很重要,好比今天的科学态度,尊重科学、尊重规律的态度。比如建设跨海大桥,就必须考虑如何抗台风、抗地震。这就是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尊敬。因为,台风来不来,大桥都在那,地震震不振,大桥都在那。元芳,你怎么看?

治理国家的领导人更应该做到无为,否则,国家和人民都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比如,新中国成立以来。三门峡水电站,大跃进,文化大革命都是违背规律的。我们的国家和人民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历史的教训值得我们深思牢记啊!

15、老子的昔之得一者

老子在《道德经》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为贞,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这里最难理解的是一,只要把一概念搞清楚,余下的都迎刃而解。

这里的一是对立统一的结果---平衡。古代叫阴阳的平衡,平衡即和谐。和谐则诸事顺。所以有天平衡、和谐就清,地平衡、和谐就宁,如此而已。

16、老子的圣人三去

老子在《道德经》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老子在这里要谈的主要三去,既去甚(极端)、去奢(奢侈)、去泰(享受、安逸)。

不走极端,不奢侈,不过分的享受、安逸。即使是今天,也是一些成功人士的成功的法宝。

17、老子的三宝

老子在《道德经》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 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老子在这里说的主要是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不多说好理解。

我想这三点在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做到了。慈---解放军优待俘虏,俭---解放军没有不俭的条件,不敢为天下先---官兵一致。国民党没做到,所以共产党胜利了。关键是能否保持?

18、老子的《道德经》与孙子的《孙子兵法》

记得在前一段时间,有一位网友说:“《孙子兵法》是道家的作品。”野鹤当时就表示不认同。正好,现在有时间。下面我们尝试分析一下。

老子在《道德经》五十七章、三十章、三十一章。都有对军事的看法及表述。

《道德经》五十七章有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人多利器,国家滋昏。

以奇用兵这一纲领性的语言,道出了用兵的实质。显然是正确的。

人多利器,国家滋昏则表示对发展军事的顾忌。

《道德经》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远。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这一章主要强调不以兵强天下,同时也论述了战争的危害性。

《道德经》三十一章有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这两段话显然表示了老子对军事的看法,既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总之老子《道德经》对军事的论述,主要是围绕以无事取天下来论述的。显然老子主张用道、德解决问题,反对用战争解决问题。不强调发展军事。

那么孙子是怎么看的哪?

《孙子兵法》始计第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显然孙子认为,兵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怎么能不重视哪?不可不察也的意思是说,那是必须重视的。

《孙子兵法》始计第一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

从这段可以看出,孙子所讲的道和老子所讲的道内涵也不一样。

《孙子兵法》谋攻第三有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从这段看,孙子的想法也不是穷兵黩武,一味的通过战争来解决问题。而是强调不战而屈人之兵,就是通过实力来讲道理。

孙子的主张与老子不同,孙子强调重视军事的发展,主张通过实力来解决问题。而且孙子对军事的论述更全面、更具实用性。

孙子还有一点和老子不同。老子尚古,老子总是说先贤如何好,如何正确。孙子则对前人的错误,毫不客气的进行批评。

如《孙子兵法》军形第四: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

这一段是说,前人的攻守过于简单,不富于变化。可笑的是,有的人居然引用这段话的语句,说是孙子的军事思想。

总之,孙子和老子的思想是有很大不同和区别的,所以不能人为地把孙子划入老子的道家阵营。至于,谁好、谁对,我这里不做判断。各位应该有自己的判断。

19、老子是如何看礼的?

礼在中国古代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释名》曰:“礼,体也。言得事之体也。”

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国家领导者和贵族等一切行为的标准和要求。从隋开始一直到清,朝廷都设有礼部。可见对礼的重视。

礼的本质是儒家宣传的理想封建社会秩序是贵贱、尊卑、长幼、亲疏有别,要求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符合他们在家族内的身份和社会、政治地位,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行为规范,这就是礼。礼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差别性。

礼是孔子学说的一个重要概念,出自《论语·颜渊》一章:“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显然礼是社会各阶级不平等的重要体现。

老子《道德经》三十八章有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从上可以看出,老子认为礼这个东西,是一些不值得别人尊重的人,强迫别人尊重他的规矩。是忠信的不足,也是祸乱的开端。很显然老子认为礼这个东西不是一个好东西。

是啊在封建社会,不管皇帝多混蛋,人们都得三跪九叩,山呼万岁。不管是什么样的贪官,百姓都得磕头拜见。真的是没有办法。

在文革期间,有个规定叫三庆三祝,每天早、中、晚都得喊毛主席万寿无疆、林副主席永远健康。尽管毛主席连一百岁都没活到,林副主席也从没健康过(始终病病怏怏)。可是那时候的人们都得喊,不喊不行,不喊就是现行反革命。

可见礼是一个多么愚蠢、虚伪的东西。还是陈胜说的好,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想一想,还是现在社会好。现在社会即使是一个最普通的农民,见到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也不用磕头行礼。多好?

现在讲的是礼貌,礼貌是平等的标志。

20、老子是如何看先知的?

老子《道德经》三十八章有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老子认为有先知先见的人,正是道的虚华、愚蠢的开始。所以大丈夫总是立身敦厚而不居于浅薄,立身诚实而不居于浮华。

想一想现在社会,有那么一些人。自称道家大师,打着道家第多少代传人的旗号。声称可以帮助别人改变命运,预知未来等等。真的是玄妙得很哎。

我们是不是可以对这些浅薄、浮华的人说,省省吧?别蒙人了?好好读一读《道德经》的三十八章,看一看道家老祖宗是咋说的,你就不怕道家老祖宗那一天从地下出来找你算账。

21、老子是如何看外交政策的?

老子《道德经》六十一章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大意是治理大国要向江海一样居于下流,以此居天下雌柔的位置。以其天下之交,雌柔常常以静战胜雄强,这也就是静处下的缘故。

因此,大国对小国谦下,则可聚小国。小国对大国谦下,就可以见容与大国。

因此,一个用谦下取得了小国的依附,一个用谦下取得了大国的包容。

大国不过想令小国归附,小国不过想令大国包容,两者通过谦下各得其所,因此大者宜为下。

显然老子认为在处理好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前提是互相尊重。应该说现阶段的中国一直都是这么做的。可是,收效甚微。

应该说现阶段的国际环境下,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决不是简单的互相尊重就能解决问题的。想一想,美国尊重伊拉克了吗?美国尊重阿富汗了吗?美国尊重利比亚了吗?美国尊重叙利亚了吗?日本尊重中国了吗?菲律宾尊重中国了吗?越南尊重中国了吗?

这个世界讲道理是要实力的,如果没有实力和人讲道理、谈相互尊重,那都是空无的幻想。

所以说,现阶段的中国更应该注重自身实力的发展,只有做到孙子说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程度,别人自然就尊重你了,也肯定和你讲道理了。

看来老子的想法过于简单,解决不了当前的问题。当前的问题还是用孙子的思想解决比较合理。

22、老子的圣人无常心

老子《道德经》四十九章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在这里不善者,吾亦善之,不信者,吾亦信之。是不是应该有个度。否则,就会让人想起农夫和蛇、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

中国有句古话叫仁至义尽,如果一味的对坏人纵容,那就是对好人的伤害。对于那些危害极大的坏人必预绳之以法,以儆效尤。面对现代社会复杂的局面,决不是简单的善或信能解决的。它需要的是完善的法律法规,以及社会素质的整体提升。

23、老子的含德之厚

老子《道德经》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抟。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这一章有点意思,感觉和老子的关系不是特别大,是不是后人修改过的也未可知。

首先含德在厚毒虫也照螫不误,毒虫螫人是大自然规律的一部分,就是说天道自然毒虫就是要螫人的。如果一个人含德厚毒虫就不叮咬,是否违背道的含义哪?这里显然把含德厚的人神化了,这是一个不太好的开始。比较符合道教的含义。

其次从古至今狼叼孩子的事还少吗?怎么就比於赤子猛兽不据。难道肉食动物在含德厚的人面前都改吃素了?不会吧?如果是这样,那可就不是道的范畴了,应该是神的范畴了。

至于 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这段。我想,现代的生物医学家们对人的生理了解要比古人有发言权。

总之,我对老子《道德经》五十五章非常失望。有点胡说八道的意思。

24、老子的理想国度

老子《道德经》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大意是理想的国家是国土很小,人民很少。没有冲突和纠纷,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却并不使用;人民重视死亡,而不向远方迁徙;虽然有船只车辆,却不一定使用;虽然有武器装备,却不去布阵打仗;使人民仿佛回复到远古结绳记事的自然状态。人人恬淡寡欲,不管吃什么,也觉得很甘美。不管穿什么样衣服,但觉得很漂亮。不管住什么的房子,都觉得很安逸。保持淳朴的风俗。与邻国之间彼此能听到对方的狗犬鸡叫,但人民从生到死都不相往来。

显然老子的理想国度是人少、国小、封闭、落后、生活简朴,人民没有文化,局面简单而不复杂的小国家。这反映出老子尚古,不愿面对复杂局面的思想。如果按现代社会的思想要求,这样的人当村长都不合格。现在的村长,好一点的都知道领导村民致富,加强与外界沟通,加强教育不能让孩子没文化等等。

总之,老子《道德经》八十章至少让我很无语,原始社会不向前发展难道是最好的吗?

25、老子的治国之道

老子《道德经》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读完这章是收获很大的一章,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老子的道是给少数的统治者预备的,和普通百姓没什么关系。普通百姓最好是没文化,只有这样才方便统治者来统治。

终于明白了“内用黄老,外示儒术。”的真正含义。原来统治者内心的需要是,老百姓最好是愚蠢,最好是没文化。但是,如果整个社会都没文化的话,也不符合统治者的利益。于是统治者选择了最符合他们利益的文化-----儒家。儒家的最大特点就是叫老百姓听话。

就是说统治者内心的独白是,老百姓最好是愚蠢,最好是没文化。假如有文化的话,最好是听话的儒家文化。于是,儒家文化成了官方倡导的主流文化。自汉唐开始,接下来的宋、元、明、清的时期,都是如此。

儒家文化成为主流文化开始,中国进入思想禁锢的时代。再也没有了春秋战国时期,那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多元思想并重的局面。而进入儒家文化一元思想体系时代。这也是中国清末最终落后于世界诸强的根本原因。

回顾历史,探讨中国落后于世界诸强的根本原因时,很多人都骂儒家,事实上道家应该负的责任更大。因为统治者愚民的思想根源来源于道家。

当英国有个叫瓦特的小孩看壶盖为什么会动的时候,和他同龄的中国小孩在干什么哪?在读四书五经。当瓦特发明了蒸汽机,领导英国进入工业革命时代的时候。和他同龄的中国人在干什么哪?还是在读四书五经。

于是英法联军来了、八国联军来了、世界列强都来了。具有五千年文化辉煌历史的文明古国进入一个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一个任人欺凌的时代。

面对世界列强我们的子曰、圣人云都黯然失色,毫无办法。于是有一个叫魏源的人觉醒了,他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策略。魏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魏源的伟大在于他勇敢地跳出圣人的束缚,睁开眼睛看世界,意识到了差距。

于是,中国终于开始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的时代。

魏源之后又出现了一位伟大的教育家蔡元培,蔡元培针对清朝末年中国思想文化界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局面,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新思想。

无论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还是与时俱进。这都表示中国终于有了思想的进步与突破,开始从传统的圣人文化中痛苦地挣脱出来。也表示多元文化的重新开始。

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现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意味着什么哪?一个国家要发展,就必须发展生产力。而作为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是关键因素。只有全面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才能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最终会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我们国家现在,在航天、国防、科技以及经济的大好局面。正是源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积累的大量科技储备,我们积累的大量人才储备。源于我们整个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如此看来,老子的愚民政策要不得啊!

我们回顾历史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科学的态度,对人类发展的轨迹进行审视和总结。也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不断发展进步。

我们今天读《道德经》,首先对老子的认识要有一个明确的态度。老子是哲学家、思想家,不是政治家、不是军事家。《道德经》的精华是道,是无为,是辨证法。在军事上老子不如孙子,在治理国家上老子不如管子,在教育上老子不如儒家。而且,老子尚古、崇尚简单局面的想法很难处理复杂问题。最重要的一点老子不是神仙。

今天的社会发展已和老子时代的社会有着本质的不同,今天的社会要比老子时代的社会复杂的多、先进的多。所以,今天对老子的思想只能是借鉴,千万不能照搬。否则,是要闹笑话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