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水的思维

 命题资料 2017-01-25
自然与人类的关系如何,老子早有答案,他认为人不过是自然的产物而已,因此人的智慧远不如自然,于是道家就有了一个基本思想原则,那就是学习自然、效法自然。他说:
中国论文网 http://www./5/view-2473628.htm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
   老子的这一主张与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未来形而上学导论》)的观点刚好相反,老子主张自然为人立法。庄子也认为大道“无所不在”“在蝼蚁”“在?稗”“在瓦甓”,甚至“在屎溺”(《庄子?知北游》),只要留意,在万物中处处可以学到大道。他还说: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庄子?知北游》)
   庄子认为,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就是因为他们善于效法天地自然。在效法自然的实践中,道家的重要命题之一就是“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八章)
   上善之人如水一样,水善于施恩利于万物而从不与万物争夺什么,安居于众人所讨厌的低洼之地。那么如水的圣人具体行为如何,老子回答说,圣人“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上善之人像水那样,安居卑下之位,思想深邃难识,对人仁慈友爱,言语真实无欺,为政清静无为,做事无所不能,行为择时而动,正因为这些上善之人与人无争,所以也从来不会遇到灾难。对于这段话,苏辙在《老子解》中有一段语言优美、分析透彻的解释:
   (水)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地也;空虚静默,深不可测,善渊也;利泽万物,施而不求报,善仁也;圆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信也;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也:遇物赋形,而不留于一,善能也;冬凝春水,涸溢不失节,善时也。有善而不免于人非者,以其争也。水唯不争,故兼七善而无尤。
   这段文字既是在赞水,更是在赞人,而赞水的目的是要求人们去效法水。老子还从水那里悟到“柔”的作用,七十八章说:“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从而得出柔弱胜刚强的结论。
   老子之后,效法水德就成了人们的共识。《荀子?宥坐》记载,孔子每次看到东流的大水就流连忘返,子贡问其原因,孔子说:“水普施恩德与万物而无私,这好似德;水流向低处循理而行,这好似义;水浩浩荡荡无穷无尽,这好似道;水赴万丈深渊而不惧,这好似勇;水注入器具必平,这好似法;水润泽万物无微不至,这好似察;水能洗涤万物,这好似教;水千曲万折必流向东方,这好似志。因此我每次看到东流的大水就流连忘返。”
   孔子还讲过另一名言:“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动。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解释说:“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动静以体言,乐寿以效言也。动而不括故乐,静而有常故寿。”
   老子与孔子这对师生分别创立了对中华民族具有重大影响的道家与儒家,而这两位文化宗师对水都赞美有加。此后歌颂水的文人代不绝人,而且也确实有人通过对水的观察,最终悟出大道。诗人高启说,明代初年,长沙岳麓山有位道士叫玄静真人。有一次,他带着弟子在山上泉水边游赏,弟子向老师请教大道,真人回答说:“我恶知道哉(我怎么懂得大道)!汝其问诸泉焉。”那位弟子就真的留在泉水边反复观察思考,终于大彻大悟,他为了纪念此事,就自号“碧泉”。高启为此在《碧泉铭》中谈自己的感受:
   泉之?渊渊,维道之原;泉之流??,维道之施;我游咏兮泉侧,我之乐兮与泉昼夜而不息。
   深邃的泉源就像是大道的根源,潺潺的泉流就像是大道在滋润万物,我与大道相伴,就会得到不尽的快乐。
   仅仅一溪流水,老子竟然从中领悟到了处下不争、以柔克刚、不求回报、讲究信用等等各种美德,并为后人留下了不尽的想象空间。我们在赞美自然奇妙的同时,也不能不赞叹古人那深刻的洞察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