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牌发展的两大核心:定位和需求

 天道酬勤YXJ1 2017-01-25

品牌发展的两大核心:定位和需求

在市场经济下,往往不是企业决定自己要做什么事,是客户决定我们要做什么事,而客户的要求是通过需求表现出来的。因此,任何商业模式的起点都应该是从目标客户的需求开始。

这里需要做的是两件事:

第一,是精准地定位目标客户。

第二,是识别目标客户的核心需求。

品牌发展的两大核心:定位和需求

一、精准定位目标客户

做企业往往有个很大的误区。就是钻进自己的产品里面,而忽视了研究客户。所以我们经常看到的是企业谈起自己的产品来滔滔不绝,产品的优势呀、技术先进性呀、功能独特性呀、什么环保健康无污染呀等等。但一谈到客户,究竟谁会购买?为什么会购买?往往就会泛泛而谈、语焉不详。

其实我们谈的营销导向呀、客户导向呀、需求导向呀,其实是一件事,就是要把眼光从自己的产品身上转到客户身上。

对于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做法。

1、产品已经投放市场的企业。

品牌发展的两大核心:定位和需求

对于这类企业有利也有弊。弊端是你的市场已经启动,销售团队已经组建,营销推广费用已经砸进去啦,渠道也已经展开了,这时无论你是退,是转还是调,代价都很大。

有利的一面是你已经有种子客户啦。你不用再猜啦,可以有直接的顾客供你观察、研究。这个时候一定要把眼睛从产品上转到客户身上,一定要认真分析究竟是谁在买你的产品?他有什么特征?能不能给他归类?他为什么购买?他会不会持续购买?他的满意度如何?

也就是一定要能清晰的把自己的客户描绘出来,这就是互联网企业说的客户画像。这样你才能判断你的产品是不是真的有市场。

如果真有市场,你要做的就是持续地改进自己的营销和渠道,逐步占领市场。

这里的关键是,假如你前期判断有误,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市场,这时你一定要理性,一定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尽快调整改进或者止损退出。

2、产品原型已经出来的企业。

品牌发展的两大核心:定位和需求

对于这类企业一定要先做市场测试,千万不要急着大规模投放市场。

我跟同学曾经做过一个啤酒,现在我都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产品。但是当时,第一,这是个新品牌,市场没有认知。第二,它是一个创新型的酒,需要有个市场教育的过程。这样的产品,正确的策略应该是以点带面,先找到核心客户,再核心客户向大众市场渗透的。

但我们当时的策略是全渠道覆盖,我们雇搬家公司的车铺货,雇上百名传呼台的传呼小姐做促销。结果很快就把流动资金耗尽,最后以失败告终。

所以产品出来不要急着铺开,先开发样板市场,做新产品测试,确定市场判断准确后,再全面展开营销。

这里要注意的是,互联网企业有个封测的概念,如果你做的是实体产品千万不要乱用,你就用传统企业新产品测试的方法就很好。

因为互联网产品有特殊性,它有后台数据,所以它拉一些朋友,建个社群,让大家使用之后,它并不是要听这些人怎么讲的,怎么建议的,它是看后台数据的。点击率怎么样?打开频率是怎么样呀?单次使用时间有多长呀?哪些模块被点击的多呀?它实际上是要通过测试拿到改进产品的数据。

但实体产品你拉好友建个社群,然后希望大家给你提建议,你得到的一般是两种答案:一种人会顾你的面子,什么都说好,不错呀!挺好的!另一种人喜欢表现自己,挖空心思也得给你提几条建议,但多数不着边际。这两种意见都只会扰乱你的思路,而不会对你有实质的帮助。除非你是找了个会销高手,帮你卖产品,否则你是传统企业就按传统方式来。

3、还处于创意阶段,产品原型还没做出来。

品牌发展的两大核心:定位和需求

对于这类企业,打磨产品的同时,一定要把市场研究透。我跟很多创业者聊过,发现他们对自己瞄准的市场一无所知。

不知道市场规模有多大。不知道市场的增长率是多少。不知道市场是如何细分的。不知道市场的竞争格局如何。不知道每个细分领域的老大是谁。不知道市场现有者的核心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只知道牙尖嘴利,咬着自己的产品就是个好产品,技术领先,理念先进,但是这种自负往往是与市场背离的。

所以还处在产品原型阶段的企业,要做的是走进市场,去做市场现有者的访谈,去做目标顾客的访谈。一定要理性地去判断市场,不要按照自己的假设闷着头走。

二、精准的客户定位需要注意避免两种倾向

第一要避免以己代客,用自己的主观意念代替对客户真实心理的洞察。

品牌发展的两大核心:定位和需求

这种误区其实非常常见,当你告诉企业它需要更深入地了解客户时,你常听到的回答是“我认为…”,“我觉得…”,我们最常做的是以己心度他心。这是造成我们定位偏差的主要原因。

但是你也不要轻易相信咨询公司帮你做的市调报告。比如在我们行业,我就从不相信顾问公司给我提供的,关于消费者的市调报告,哪怕它的问卷增加一倍,我也不相信。原因有三:

第一,你没办法保证他选择的样本跟你未来所设定的客户完全吻合,事实上顾问公司通常是,招几个大学生在街头随机拦几个人问一问。

第二,因为人类文化里含有合作的因子,所以通常被调查者,会猜度调查者的意图,然后顺着调查者的意图去填写问卷,而不是按照他自己的真实情况去填写的。

第三,客户通常知道他的需求,但不知道他要什么。这句话好像很难懂,但我打个比方你就清楚啦。在马车时代,客户知道他需要一个更舒适更安全的交通工具,但他不知道他要的是汽车。

所以要想真正了解自己的客户,一定是要决策人、操盘手亲自到市场上去访谈,去观察。

访谈时一定要跟团队提前做好沟通,因为我们中国人有个很大的毛病,我们主观意识太强,不但会用主观判断客户,还喜欢替客户代言。所谓三人行必有代言者,我自己就经常碰到,我本来是在访谈客户,结果我提十个问题,有八个都是自己人抢着替客户回答的。所以要跟团队交待好,我们是去访客户的,不是访自己的。

另外,观察非常重要,我们要跟客户保持距离,观察他如何逛街,如何购物,如何行动,如何交流。

第二个要避免贪心。

品牌发展的两大核心:定位和需求

我最怕碰见张口就是中国有多少人,每个人买我一件商品赚一块钱,我就能赚多少钱。

这类人其实脑子是糊涂的,根本没想明白要做谁的生意,赚谁的钱。

当年郑州第一家游乐园开业不久,在一次饭局碰到了他的管理团队,操盘的是一位漂亮的女士。当时,我们无意谈到了定位,谈到了客户细分,结果不知道哪里触动了那位女士,结果她非常的激动,“为什么要细分,我们这里适合上到80,下到3岁的人来玩,为什么要放弃顾客呢?”

后来我也没有了解他们到底经营的怎么样,但要是一直是这位操盘手,他肯定做不好,因为她天天想着让80岁老太太去坐过山车,让3岁小朋友去玩摩天轮,怎么能经营的好呢?

在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基本没有什么商品是可以一网打尽、老少皆宜、男女通吃的,绝大部分商品都只能满足一个或几个细分市场的需求。

比如零售行业,像丹尼斯人民店做精品百货,它就得放弃一部分25岁以下的客层。北京华联抓得主力客层就是25岁左右的客层。而花园商厦因为面积小,定位要更精准,所以它瞄的是30岁以上的客层。

像我们购物中心,如果下面配超市,上面配影院,基本可以说是做全客层了,但是事实上,我们在做品牌规划时,会有意识的放弃大淑和贵妇,因为这块我们是竞争不过百货的,同时也跟我们的主流客层不符。

以上是在做客户定位时一定要避开的两大误区。

三、欲望和支付能力是支撑客户需求的关键。

品牌发展的两大核心:定位和需求

在说需求之前,我们一定要把概念搞准。

中国传统是一种“悟”的文化,大家追求秘籍绝招,往往都不屑于研究概念,但是我们在做战略规划、经营规划时,我们用的工具是逻辑思维,而逻辑的起点就是概念,如果你的概念不清,你的逻辑必然有问题。

我经常碰到企业在谈战略、谈经营时,用的却是日常生活中的概念。需求就是个典型。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需求就是需要的意思。但是在市场营销中的意思是不一样的,在营销中的需求是由两个因子构成的,缺一不可。

第一是欲望,就是他想要拥有,这一层类似于我们生活中的用法。

第二,是支付能力,这个才是关键。就是他想要,但要能买得起才构成需求。

我们大家都喜欢LV的包包,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买得起,只有买得起的那部分人才构成LV的有效市场需求。

所以企业思考的重点不是有多少人想要你的产品,而是有多少人能买得起你的产品。

品牌发展的两大核心:定位和需求

欲望来自需求的强度,因此我们又把需求分为刚需和非刚需。

购买力来自你的定价,而定价取决于你的成本。而成本是由你的核心能力决定的。

核心能力和成本是短期无法改变的,营销人员在短期所能影响的是需求的强度。

比如当年的脑白金一开始主打保健市场,但当时刚刚发生三株事件,整个保健品行业的信誉都受到了影响。所以他进入了一个非刚需市场,销售情况并不理想。

后来他改打送礼,进入礼品市场,中国人喜欢送礼,但是当年确实没有什么好送的。因此,脑白金就从一个非刚需市场进入了一个刚需市场,结果迅速获得成功。

所以营销人员的职责就是对需求进行管理。

当我们确定了自己的核心客户,明确了核心需求,就可以来研发、打磨自己的产品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