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鲁稚丨美国孩子的创造力是从哪里来的

 鲁稚的阳台 2021-01-05

最近看到的几个新闻,美国出了好几个天才,有发明胰腺癌检测试纸的15岁少年;有在家里做化学实验从海藻中提炼出便宜原油的女高中生;有因计算机天才引起军方注意的少年,还有放学后玩投资玩成亿万富翁的,等等等等。这些连科学家都难以完成的研究,为何却被高中生突破?这在我们看来很难理解,但发生在美国其实毫不奇怪。


我这次去美国,在表妹家就亲身感受到了美国教育的强大,它并不是体现在校舍有多么大,学的知识有多么新,学生能做多难的题,而是在于,它鼓励每个人都做自己想做的事,按自己想做的做,做到最好。

表妹家在旧金山湾区帕洛阿图市,就在斯坦福大学附近,表妹夫在硅谷某大公司工作,他们已去美国二十多年,一儿一女都是在美国出生。表妹的儿子上11年级,相当于我们的高二,他喜欢科技、工程,喜欢自己动手,表妹家的车库就变成了儿子的车间,里面车床、刨床、钻机、切割机一应俱全,各种成品、半成品堆了一地。

这个车间一下就让我震撼了。说实话,我在中国见过很多人的大房子,中国人现在已经不缺房间,也不缺买这些工具的钱,但我从来没有见过谁家有这样一个专门为孩子所用的车间。而这样的情况,在美国,在硅谷,就是个常态。很多家庭都有孩子自己独立的工作间,不一定是车间,却是可以自由思考,自由做事的地方。那些天才少年们,就是从这样的地方诞生的。

从表妹家这个车间,就很好理解为什么当年戴尔是从自家的车库起家,发展成世界著名大公司的。美国的孩子很多都有一个自己的实验室,他们的创造性从小就得到鼓励。表妹的儿子九年级时就自己创建了一个3D工作室,每周组织社区的孩子们一起活动。社区为他们提供了专门的活动室,还拨了一笔活动经费。

社区类似的社团组织不少,孩子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项目参加,市里对此非常支持。但这些场地和资金的支持并非理所当然地分配给每一个项目,孩子们需要去竞争。每年社区会有一个相当于汇报会的活动,连市长都会亲自参加,(当然,美国的市一般都比较小,也就相当于我们一个镇吧),家长和孩子们也会参加,场面非常盛大。汇报会上,社团负责人要发表演讲,汇报工作,提出计划,以争取下年继续获得社区的支持。

表妹儿子领导的这个3D社团,成员已经有好几十人,连续两年获得了市里的资金。最近这一次汇报,他和他的项目被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一位教授(也是家长)看中,请他暑假去他的实验室做他的助手,是有薪水的。表妹的儿子才高二,已经开始和大学教授合作了。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你说他能不具有创造力吗?他到了十八九岁的青春年华,出一两项成果不是理所当然吗!

教育关系着人类的未来,也关系着国和家的未来,真不是件小事。但它又是实实在在的小事,因为再大的教育也是从小事做起的,是一件件小事累积而成。表妹的儿子,不正是从自家车库里的敲敲打打,从每个周末到社区活动室去捣鼓,到走进著名大学的实验室(戴维丝在美国大学中排名30多位),和教授一起做研究吗?重视教育,从细节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


说到小事,我举一件最小最小的事。前几天我在公交车上看到两个孩子,大约两岁,各自坐在儿童推车上。各自的奶奶(或姥姥)站在车旁。这路公交车车程很长,又是下班高峰期,人多拥挤。两个孩子坐在低矮的车里,看不到窗外,只能看见周围一圈大人的腿和腰,很快便烦躁起来。其中一个奶奶就给两个孩子面前的托盘(固定在儿童车上的)分别抓了一把小饼干让他们吃。

小饼干比围棋子还略小一些,两个孩子只吃了一两块就开始玩起来。

一个孩子把饼干抓起来放到托盘左边,又抓起来放到右边,就这样抓来抓去。他的奶奶怕把饼干搞脏了,不断地干涉他,他便烦起来,把饼干往地上扔。奶奶又去阻止他扔,两人不停地较劲。

另一个孩子开始也这样抓来抓去,但后来发现了一个更有趣的玩法,把饼干中反面朝上的找出来翻成正面,待一片饼干全部是正面朝上时,他又一个一个地翻成反面。就这样翻来翻去。他的奶奶只偶尔看一眼他,就让他自己玩。

这两个孩子,谁的注意力会发展得好些?谁的思维能力会更强?谁的情绪会更健康?谁将来更有学习的内驱力?相信家长们已经能从这个场景中得到判断。


那个找出不同饼干,全部翻成正面或反面的孩子,他其实已经在探索事物的内在规律,已经在进行逻辑思维训练。人的大脑有非常复杂的功能,迄今人类对自身的认识还只是处在初级阶段,远远没有到达能解开我们自身成长秘密的程度。人天然就有学习的能力,也有学习的动力,就像那个孩子,没有人教他,他自然就注意到了世界是有秩序的,一堆杂乱的饼干可以按照某种规律重新安排,这难道不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吗?!按照自己的认识,重新去安排事物,这不就是创造力吗?中国孩子并不缺乏创造力,人类的孩子都天生具有创造力,至少我还没有在狗身上,或者其他任何被认为比较聪明的动物身上看到过这种能力。

关键是,这种天生具有的能力,后来是怎么被弄丢了的。我不去作任何结论,我还不具有作结论的能力,只希望大家思考。

本文为原创,欢迎转发。转载请与本阳台联系获得授权。


时光有限,不妨偶尔读点精华

伸手摘星,至少不会两手泥污

我在阳台,所思所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