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献忠“江口沉银”的大量白银从哪来?(朱言论史的回答,31赞)

 两只耳朵inqjl7 2017-01-25

从2015年年末到2016年年初,有关眉山市彭山区岷江流域张献忠江口沉银的传闻被证实,相关考古发现,读者可以去看看《光明日报》2016年1月15日的文章《“张献忠江口沉银”传说被证实》。

在今天成都锦江边上的一块石碑刻着一个童谣:“石牛对石鼓,银子万万五。有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

在彭山区的江口镇,也流传着这样的民谣:“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成都府。”

文字一些不同,内容都是一样的。在成都一带,一直有个传说,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的张献忠退出成都时,携带千船将士和数量惊人的金银从府河沿岷江顺流而下,大败于江口,遂将金银沉于彭山县境内的岷江河中,并在沉银地作好暗记。

从20世纪90年代到近几年,岷江里确实捞上来不少银锭。最有意思的是,2010年,有人在河中捞出银锭,竟然引发万人下河淘宝。

江口沉银被证实,已经没有问题。那么,这些银子从哪里来的呢?

肯定是张献忠多年征战抢来的,那么他何以抢这么多银子呢?

这需要从明朝为什么有那么多银子开始讲!

明朝初年,政府是推行纸币宝钞的,禁用金银交易,白银不是合法货币。所以古装剧不要不管什么朝代,就动不动银子银子的,没文化啊!

到了明代中期,随着民间用银、官方赋役折银,白银货币极大地扩展,15世纪末白银货币化成为一种趋势。

嘉靖年间,白银在社会流通领域中已经占据主币的地位,整个大明帝国,无论从国计还是从民生都存在着对白银的大量需求。

16世纪末,西方殖民者开始在美洲掠夺白银,全球化由此开始。大多数读者可能理解不了,中国社会的白银内需和国际市场产生互动,中国用大量的茶叶丝绸换回了白银。这一点,如果有一定历史知识基础的读者,可以去看一本书《白银资本》。

另外,万历时代的张居正改革也是促进白银货币化,并成为国家财政体系主体的重要因素,中国古代两千年以实物和力役为主的国家财政体系向以白银货币为主的财政体系转型。

白银货币化,这使得权力集团的贵族、贪官污吏的掠夺更为便捷,也更能激发贪欲。

明武宗时期的权阉刘瑾最后被抄家的时候,查出黄金12057800两,白银259583600两,名副其实的全球首富!

明末大乱,张献忠、李自成等起义军席卷天下,明朝官僚贵族多年所掠夺的黄金、白银自然是他们争夺的对象,最有钱的,也就是白银最多的是那些藩王们。

江口沉银的大量白银源于何处?

从已发现银锭铭文可知,江口银锭主要是张献忠转战湖广、四川等地,从明朝藩王那里抢来的。看看张献忠在两湖地区和四川的作战路线,基本就能理清他怎么抢的银子了!

崇祯十四年二月,张献忠攻下襄阳,襄阳自古是军事重镇,郭靖守襄阳就是这里!明仁宗朱高炽第五子朱瞻墡,曾被册封为襄王,先在长沙,后来挪到襄阳了。襄王府经营二百多年,银子大大滴有!

张献忠拿下襄阳,杀了襄王朱翊铭,顺便还宰了来此避难的贵阳王朱常法,抢了一堆银子。

顺便提一句,首辅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督师杨嗣昌在襄阳储备了“五省饷金、弓刀、火药数十万”,军阀左良玉在这也有一大笔家产。

最后,“襄阳守兵数千,军资山积,尽为贼有”。杨嗣昌在沙市闻讯,自尽殉国!

崇祯十六年五月,张献忠攻下武昌。武昌是楚王朱华奎的王府所在地,钱、银子不消说很多了!

来历可疑的楚王朱华奎是个吝啬的抠逼,大敌当前,武昌文武让他拿钱充军饷。他一毛不拔,拿个当年祖宗留下来的裹金太师椅,说:“此可佐军,他无有!”

张献忠入武昌后活捉了楚王朱华奎,装笼子,扔进来长江,“尽取宫中金银各百万,辇载数百车不尽”,拉了几百车啊!

这一年八月,张献忠挥师进抵长沙。在大西军的打击下,分封在湖广的楚王、吉王、桂王、荣王、岷王等全部覆灭,或逃往他乡。他们原来积聚的白银财富,大都为张献忠大西政权所有。

崇祯十七年六月,张献忠攻克重庆,处死了瑞王朱常浩,瑞王府白银也都归了张献忠!接着,大西军攻克成都,蜀王朱至澍夫妇投井自尽,蜀王府累世金银也归了张献忠。蜀王宫也就成了大西政权的皇宫。

张献忠抢了那么多银子,却不允许部下私藏金银,若私藏金银一两,斩全家,私藏十两,本人剥皮,斩全家。

大西政权没有建立一个正常国家的财政制度,政府三公经费和军费,基本都靠抢。

最后政权维系不下去,即便清军不灭他们,他们的政府也要破产,老张守着那么多银子,最后也没有转化成为国库财政。兵败之后,也只能沉江了。

没有政权建设意识,钱再多也没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