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附属仁济医院完成沪上首例3D打印引导下左心耳封堵术[图]

 jxwhb 2017-01-26
[发布时间]: 2014年10月31日

日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内科何奔教授带领团队成功实施沪上首例3D引导下左心耳封堵手术。“3D打印的心耳模型让我们更好地摸清地形,找到最佳位置,封堵血栓窝点,达到预防左心耳血栓脱落引起患者中风或致残的目的。”

  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随着人口老龄化,房颤的病人越来越多,据统计,65岁以上人口中,每10人就有一个房颤病人。房颤时,心房丧失收缩功能,血液容易淤积在从心房伸出的耳状小囊——“心耳”里,形成血栓,而血栓一旦脱落,会随着血液至全身各处,导致脑栓塞(中风)、肢体动脉栓塞(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等。

    以往治疗的重点是恢复窦性心律,以及应用药物抗凝治疗。虽然房颤的射频消融治疗对恢复窦性心律颇为有效。但是对一些心房明显扩大的患者,射频消融疗效并不理想。近年的研究表明,是否恢复窦性心律并不影响生存率,相反,预防房颤的血栓,变得更为重要。因为血栓导致的脑卒中,不仅致残,还影响生存率。虽然抗凝治疗可以部分防治血栓,但有相当部分人无法耐受,或引起出血等副作用。

  左心耳封堵术是目前全球预防房颤病人卒中的治疗新趋势,它是通过封堵左心耳来预防房颤时在左心耳内血栓的形成,从而降低房颤患者由血栓栓塞引发残疾或死亡的风险。

  科学家们已开展了许多封堵器的研究,但WATCHMAN是目前唯一在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中被证实,能够比抗凝血药物疗效进一步降低血栓风险40%的产品。WATCHMAN左心耳封堵器 2013年12月31日正式获得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上市批准,并于2014年3月在中国正式上市。WATCHMANT微创治疗方案可消除患者对长期口服抗凝治疗的依赖性,为患者提供治疗新选择。

  WATCHMAN左心耳封堵器,经皮穿刺,通过房间隔,将封堵器装置放置在左心耳开口部位,拔出鞘管后封堵器打开像一个倒钩状的撑开伞,封堵左心耳的开口,从而消除左心耳内血栓形成的基础,达到预防左心耳血栓脱落引起中风的目的。

  然而,左心耳的形态结构却因人而异。主要可分为菜花型、风向标型、鸡翅型、仙人掌型。心耳的内腔内凹陷多,隐窝深的结构复杂。所以,“伞兵降落在哪里,能够有最佳的封堵效果,需要术前对患者左心耳的形态非常了解!”

  何奔教授带领团队,依靠医院强大的心血管影像团队的支持,首先采集了患者左心耳CT的精细扫描图像,然后利用3D打印机制作出两位患者的左心耳模型,根据模型为房颤患者制定了个性化的手术方案。两位老龄患者的左心耳都是形状复杂、宽口偏浅的菜花状。“术前预测封堵难度很高,倘若放置位置过深,伞状封堵器打开,会撑破心脏组织,给病人带来生命危险。没有缜密的方案,几乎不可能成功。而3D打印的心耳模型,让我们预先摸清了作战地形,术前就对两位患者的心耳结构了熟于心,我们制定了最佳的封堵方案。同时在术中,心脏影像团队提供了先进的实时4D心脏彩超技术,即在3D彩超基础上加之时间纬度,提供心脏跳动的实时立体图像,为更直观准确地操作带来便利,缩短了手术时间,为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提供了保证。经过近4小时的奋战,2例患者WATCHMANTM左心耳封堵器被成功植入。患者术后情况也很好。

  何奔教授说,“通过3D打印心耳模型,能帮助我们作战前摸清地形,部署好战略方案,提高手术成功率;同时,也有利于缩短医生学习掌握新在临床技能的学习曲线周期。”

[作者]: 仁济医院 谭珊 
[摄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