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超越烦恼的教言(三)

 旃檀洗心斋 2017-01-26

三、业力的幻境与心灵的真相

认识解脱的根本,是心,

实践达到的肯定,是信,

没有颠倒的把握,是行,

完全相合的定境,是证。

我想我已经给说明白,说到学习佛法,首先我们应该把信仰放到第二位,要把认识放在第一位。

如果你没有正确的认识就没有正确的信任,那么这种信仰很可能会误导自己,就追随了一种外相,而这种外相不可能使你产生真正的解脱或者超越、获得把握。

如果你没分清楚的时候,如何战胜自心,如何战胜烦恼?

那就是两个问题,第一我们认识到了,我们的心其实有的时候有自由,有的时候没自由,那么我们要捡它有自由的时候来把握,这是第一。

第二,把握的方法呢,是通过内在而引发外在,再用外在来提示或者是让你警觉内在,那么外在的这些修法,就比如说念诵、观想,或者是祈祷,甚至于打坐,这都是外在的。

但是这些外在的行为,是时时提醒我们内在的法义不断产生作用的。这就像教人打字一样,要是专门背键盘位置,那背起来很累,当然有聪明的人一背就会了,中等的人一边背一边实践,即便最下等的人,背会了慢慢实践也总会学会。咱们找到它的位置,横平竖直搞清楚了,就像这个道理,它有一个熟练的过程。就像熟练的人在打字的时候,不可能说是还找字根,你不会想这个问题了,而是手自动放到那个位置上打字,为什么呢?因为你已经完全熟练了的原故。对于像我这样一个没有练过的人,肯定不会熟练,那我要打字,就得一个字一个字尝试,必须得考虑反复地实践才行。

我们在学习和修行佛法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因为你要考虑的是如何面对外界的环境和自心,通过佛法告诉我们的觉悟和知识,我们不断地这样思维,可以突然之间看到某件事,对这事很烦恼,可是通过了解佛法之后,就像你对照键盘图一样。

你看佛法怎么说这事,佛说:“这一切都是业障,这种业障是恶业所造就的,你必须要面对。”那你看到,“喔!那是我过去做的错事,我不会因此而再烦恼,我应该去面对它接受它,并且超越它!”

虽然心里还是很难受,但是你毕竟是这样想了,心里会觉得很舒服,下一次出现的时候,你就熟悉,如果它不断地出现这种事,你不断地会想到佛法,慢慢地熟悉了。

当你熟练了,这个事一出现,你马上就会认识——这就是因果,你就可以做到真正的处事不惊,不会经常枉自蹉跎:“唉呀,怎么这么苦!怎么这么无奈!我怎么这么没用!”这只是表面的如何处世之道,通过佛法的思维之后,让我们以一个包容的心,完全地发现是内心的过失,用这种心让自己变得坦然、勇敢,并且非常地谦虚。

另外的一种方式呢,可以让我们彻底地改变,就是认识到心的自性——觉悟的自性。如果你能觉悟自己的心是什么样子的时候,那么外在的种种,你所认为的感觉全会消失。什么好啊、坏啊、苦啊、乐啊,这些是外在的对立的假相,如果你能够认识,就有面对生死的把握。

为什么呢?因为严格地来说,生死其实它对于我们的身体来讲,是出现和消失的过程,但是对你的精神上来讲却是一个无知、无明之心念的过程。生下来的时候糊里糊涂,是一个无知的过程,死的时候不知道往哪儿去,也就是无知的未来。从无知来到无知去的过程,因为无知或未知的缘故,所以会产生很大的恐怖、惊慌、没有把握的感觉,所有的无知的感觉来源于什么呢?来源于我们对真相的不了知。

但是如果我们知道了心的显现是无常的话,那无常本身就是一个起伏的回圈,如果你可以把握无常,你完全能够在任何的无常改变了之后,还让自己的心恢复到一个宁静的当下,完全不被外境所污染,完全不被外境所障蔽,那你就已经觉悟了,因为无常的自性便是自性的本质!

如果你真的能够这样,哪怕你没有说“我已经获得觉悟”,也不需要这样,只要能把握自己的心,时刻保持自己心地明清、宁静、堪任、悠然,而且非常醒觉地停留在当下的觉照上。这样,哪怕是死亡,对你来说没有什么好恐怖的。

为什么呢?因为在死亡的这一瞬间,你所看到的并不是死亡后面的恐惧和无知,而是你知道整个轮回全部都是由心来相续的,就像一个数珠一样,数珠上可以有一百零八颗或者一百一十颗珠子串着,但是只有一根绳子串着它——这根绳子是你的心。而这些珠子就像你历代的转世一样,转世后它的身体和语言会随着生死而幻灭,但能转世的这个心,确是不会因此而消失,所以如果你能把握住这一个心,那你就不会再在乎未来会怎么样,现在会怎么样——因为对你来讲,你能够把握住一个本然的宁静的心,对你来说已经超越了过去、现在和未来对你的束缚,这是完全的、究竟的、彻底的、纯一的,而且是最原始的境界,不被任何所影响的境界,如果能这样,那就是心灵最终的面目,也就是你获得了最终的解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