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一小山村,村民姓氏被叫错700年,活着一个姓死后另一个姓

 山地之仔 2017-01-27

中国一小山村,村民姓氏被叫错700年,活着一个姓死后另一个姓

十三姨说历史

小编在之前的文章里,曾写了很多关于中国姓氏的故事。可以说,中国的姓氏历史博大精深,各种有趣的故事层出不穷。而今天小编将给大家介绍这样一个村庄的故事,村庄中的村民“生前姓杨,死后姓王”,这个村庄就是位于江西省九江县岷山乡中岭村一个名叫杨家大屋的小村庄。

杨家大屋自然村目前有40多户200名常驻村民,令人奇怪的村民上下来后,取名和户口本上的姓全部都是“杨”。可是村民去世后,灵位供奉等却进入“王氏祖堂”,而且家中的宗谱也是《王氏宗谱》。那么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当记者采访村民杨修骏时,他很热心地告诉记者,自己研究村庄中的宗谱已经十多年了。他说,“其实住在杨家大屋的村民并不姓杨,我们真正的姓氏是王。虽然我们的身份证、户口簿上都是杨姓,村子也叫杨家大屋,但是宗谱里有记录的,我们一直都是王姓,换言之,我们的祖宗就是姓王,所以我们的祖堂自然要叫王氏祖堂。”

据杨家大屋的《王氏宗谱》里关于村民先祖的记载,“自宋及元,继体公迁居徽州祁门苦竹港,传六十八世时胜兄弟等,因元灾变起,迁居南康(星子)、九江、湖口等处,生子山公、湖公,再传予鼻祖保五公,徙居德化甘泉分水岭。”

从这句话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信息,目前杨家大屋村民的先祖是徽州人,由于元朝末年社会战乱后来他们迁往九江市湖口县,再辗转到九江市德化县(今九江县)。

如果按照宗谱的时间推算,杨家大屋村“生前姓杨,死后姓王”这样的现象已经存在了700多年了。为了弄清楚这一现象的来源,杨修骏从上初中开始就非常关注关于村民姓氏的来源记载,可是一直没有找到原因。

大学毕业后,杨修骏无数次翻阅《王氏宗谱》但一直没有线索。不过有一天,杨修骏想到通过家族迁徙路线来找线索,“我们的祖先是从湖口迁来的,根据湖口县志,不少人是从安徽祁门迁徙而来。”于是杨修骏去湖口县和安徽祁门县找线索。

意外的地是在安徽祁门县时,杨修骏发现当地的语言发音很特别。最后在当地语言学家的帮助下,自己村庄两姓的原因找到了,原来“两姓不分”。另外杨修骏还找到了一个更直接的证据,明代翰林学士刘定之写的《浔阳新安王氏宗谱》中记载,“高太祖皇帝戡定海宇,而编户者乡音王杨不辨,里胥误作杨姓登于版籍,以为遗憾!”

也就是因为这点原因杨家大屋姓氏被用错至今,而且一错就是700多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