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除夕二字到底是什么意思?

 圆角望 2017-01-27

“除夕”,也就是大年三十之夜,这个词好像人人都懂,似乎没有什么值得说的,但其实啊,细究现在的流行看法,都是有问题的。今天正好是除夕之日,我就专门写一篇文章,来把这个问题说透。

 

就一般普遍的看法,“除夕”就是“除旧迎新”的夜晚(当然还有“夕”是怪兽的说法,说“除夕”就是除掉怪兽,这就纯粹只有脑残文盲才会相信了。但单独的“除”字,只有“除去”的意思,而不会有“除旧迎新”的意思,如果这么解释,按照训诂学的说法,就是“增字为训”,是不科学的,当然也是不正确的。把“除夕”解释为“除去的夜晚”,让人莫名其妙。因此,“除夕”的“除”,应该有更合理的解释。

脑残说法

 

首先,我们来追溯一下“除夕”这个词的由来。它首见于《风俗通义·祀典》:

 

上古之时,有神荼与郁垒昆弟二人,性能执鬼。度朔山上有桃树,二人于树下简閲百鬼,(鬼)无道理,妄为人祸害。神荼与郁垒缚以苇索,执以食虎,于是县官常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于门,皆追效于前事,冀以御凶也。

 

不好懂是吧?解释一下。意思是,在很早很早以前,有一对兄弟,叫神荼和郁垒,这俩兄弟有项突出的才能,就是抓鬼。他们经常在度朔山上的一棵大桃树下检阅众鬼,审问它们究竟有没有罪行,若有害过人的,就用苇草制的绳索绑起来,扔给老虎吃。后来政府听说了这事,就常常在腊月的“除夕”装扮桃木做的人,垂着苇索,在门上画老虎,希望能抵御恶鬼。注意,“除夕”的完整说法应该是“腊除夕”,后来简化为“除夕”,注意到这一点,对我们理解“除夕”一词的含义非常重要。

 

后来很多古书,都抄录《风俗通义》这条,于是“除夕”这个词广为流布。但这些书都没有对“除夕”二字进行具体解释。新版《辞源》有“除夕”的词条,解释是:

 

  农历十二月最后一晚……也泛指一年的最后一天。

 

但为什么“除夕”就是农历十二月最后一晚,并没有说明,只在“除”字下第九个义项注释:“光阴逝去。”引《诗经·小雅·小明》:“昔我往矣,日月方除。”又引孟浩然《除夜乐城张少府宅第》:“如何岁除夜,得见故乡亲。”

 

但这个解释啊,其实推敲一下,也是有问题的,就像我们前面说的,“除”只有“除去”的意思,可以引申为“逝去”,而没有包含“光阴”的意思,把“岁月方除”的“除”,释为“光阴逝去”,也是增字为训,是不合理的。孟浩然的诗 “如何岁除夜”,理解为“如何一年逝去的夜晚”,大概的意思倒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除夕”并不能等同于“除岁”,“除岁”是“逝去一岁”,勉强可以指代一年的最后一天;但“除夕”是“逝去一夕”,理解为一年的最后一夜,就不是那么合适。


 

那到底“除”是什么意思呢,注意了,现在我们要揭露谜底了。

 

其实啊,“除夕”之“除”,包括《尔雅》“十二月为涂”之“涂”,都是“多余”的意思。在上古时代,字没有那么多,很多同声符的字都可以通用,而且意思也相近,语言学家把它们称为“同源词”。“除”“涂”两个字的声符都是“余”,而“余”字有“多余”的意思,是众所周知的。而且,一直到东汉,“除”和“余”的读音都很近,郑玄就曾说过“除”读为“余”,在更早的时候,它们的读音只会更近。因此,把“除”当成“余”字来用,在那个通假字遍地的时代,是很正常的事。

 

而且,“除”和“余”的意思也是很近的,古代从“余”声的字,很多都有“分开”“斜曲”“多余”的意思。这几个意思,在古人看来,是有关联的。一个独立的东西,“分开”之后,其所分的部分,相对于母体,是“斜曲”的,同时也是“多余”“畸零”的。“斜曲”的东西,在古人看来是不好;正如“多余”的东西,在古人看来,也是不好的。一个人生了五个指头,是正常的,生了六个指头,则是“多余”的,“畸零”的,《庄子》里面谈过这类事。在从“余”声的字里面,“斜”是“斜曲”的意思,“除”是“分开”的意思(把一个东西除去,就是将其分开)。除此之外,“除”还指“斜坡”,古诗词里面经常说的“阶除”,就是指“斜道”。“除”也有“多余”的意思,颜延之《秋胡诗》:“良时为此别,日月方向除。”张铣注:“除,尽也。”“尽”就是残余,多余。“尽”有一个同源词“烬”,指东西烧完后留下的灰烬,就是残余物。诗的意思是美:在美好的时间里要依依分别,而日月就要到尽头了。宋代王观国的《学林》说:“岁除谓之除者,一岁至此而尽也。”虽然没有直接把“除”释为“余”,但用“尽”来理解“除”之义,可谓精辟。唐代人确实是以“尽”来表示一月最后一天的,唐韩鄂《岁华记丽·晦日》:“大酺小尽。”自注:“月有小尽,有大尽,三十日爲大尽,二十九日爲小尽。”所谓“岁除”,就是“岁余”,岁月的灰烬。



因此,“除夕”实际上应该指“余夕”,也就是指“残余之夕”,这很好理解。十二月是一年的最后一个月,故《尔雅》把十二月称为“涂月”,“涂”即“余”;而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夜,在古人看来,就是一年中最后残余的一夜,也就是“余夕”。这个“余”,也可以写成“邪”。《史记·历书》上说:“举正于中,归邪于终。”集解:“邪音余。韦昭曰:邪,余分也。终,闰月也。”“邪”是“斜曲”的,不好的,但也是多余的,《史记》这句话的意思,是把一年多余的日子积攒起来,以后增为闰月。我们知道,阴历是按照月亮绕地球一周的时间来规定的,和太阳年有11天的差距,因此每19年加7个闰月来填补误差。总之,“邪”和“斜”是同源词,都和“余”的意思相同。“正中”和“邪终”相对,古人是把岁终部分称为“余”或者“终”的,而把岁处的部分称为“正”,所以一年之始称为正月。“正”就是“端正”,不“斜曲”。秦始皇时代为了避讳,称为“端月”,意思是一样的。“正”和“平”的意思相同,东汉大文学家祢衡字“正平”,可以为证。所以,一天的最初时刻,古人称为“平旦”为什么不称为“正旦”,因为正月初一被称为正旦,为了避免误会,所以换个同义词战国时代的楚国,一年分四季,正月被称为“荆夷”,意思就是就是“荆国的正月”,因为“夷”也是“平”的意思。夏天的第一个月被称为“夏夷”,也是这个道理。

 

“除夕”的“除”是多余、残余、残烬的意思,在古诗中守岁诗中能看出端倪。上文所引孟浩然诗“如何岁除夜”的“岁除”如果理解为“一年之尽”,显然更为妥帖。庾肩吾诗《岁尽应制》,写除夕的,岁尽,就是岁之余。唐代诗人王湾的名诗《江南春意》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般认为是写新春的诗,施蛰存说解:“海上已涌起一轮红日,这边还是残夜;江上已有春意,而旧年还未过完。”“残夜”的理解,跟我们把“除夕”作为“残余之夜”的理解是一样的。其他不知名的诗,我们也选一些列举在下面:

 

薛道衡《岁穷应教》:“故年随夜,初春逐晓生。方验从军乐,饮至入西京。”把除夕称为“岁穷”,“穷”就是“尽头”,和“余”义同。

 

唐张子容《除日》:“腊月今朝,流年此夕”以“晦”和“除”对仗,“晦”是名词,表示一个月的最后一天,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那么“除”也应当是名词,虽然当动词理解为“除去”,也说得通,但当综合来看,理解为“残余”显然更好。

 

白居易诗《和微之除夜作》:“君赋此诗夜,穷阴岁之余”明确以“岁之余”来界定“除夕”,说明“除”就是“余”,是符合人直觉的。

 

司马光《和子渊除夜》:“缇室重飞玉琯灰,物华全与斗杓回。依依残腊无情别,历历新春满眼来。”把除夕称为“残腊”,即腊月的残余。

 

宋代诗人宋祁的《守岁》:“已觉新杓动,犹闻促漏余。夜寒穷腊尾,春色并年初。”把最后的更漏声称为“余”,把最后的夜晚称为“腊尾”,尾,就是残余。又《除夕二首》:“持愁胜残岁,將老入新年。”把除夕称为“残岁”。又《和岁除日》:“一年三万六千刻,玉漏唯余十二时。去日苦多谁?惜,残阴全少颇能知。”把除夕称为“玉漏唯余十二时”,都可以说明,“除夕”的意思,应该是“余夕”。


 

当然,因为“残余”义和“结束”“除去”的意思相关,就像“尽”,有终结的意思,而其同源词有残余的意思。因此,“除夕”的“除”,有些地方理解为“除去”也讲得通,后来干脆发展出了“除去”这个意思,也是很正常的。但我们要知道,“除夕”的“除”,其本来的意思是指“残余”。

 

不过,问题可能还不是这么简单,因为不但“除”字,古代“夕”也有“邪曲”“残余”的意思,《吕氏春秋·明理》:“是正坐于夕室也。”高诱注:“夕室以喻悲人也,言其室邪夕不正。”其实也有“残余”的意思,《管子·立政》:“季冬之夕,君自聴朝。”张佩纶《管子学》:季冬之夕,即季冬之暮。”也就是说,“夕”有“残余”的意思,《尚书大传》:“岁之夕,月之夕,日之夕,则庶民受之。”郑玄注:“自九月尽十二月爲岁之夕……下旬爲月之夕。”也就是说,一年之中,冬季整个月被称为“岁夕”,一个月的下旬十天,被称为“月夕”。关于这一点的原因,清代学者王念孙有一段很精彩的疏证:

 

《晏子春秋·杂篇》云:景公新成柏寝之台,使师开鼓琴,师开左抚宫,右弹商,曰:“室夕。”公曰:“何以知之?”曰:“东方之声薄,西方之声扬。”案此言室之偏向西也,西、衺、夕一声之转,故曰衺曰西,总谓之夕。《周官·大司徒》云曰:“东则景,夕多风是也。”《神女赋》云:“晡夕之后,夕与晡皆有衺义,晡与陠同声,故《广雅》陠、夕二字俱训爲衺也。”

 

王念孙说西、衺、夕一声之转,对不对我们暂且不加评论,但是他说“西”和“夕”相配,和《说文》把“夷”训为“东方之人”,东、西相对,正如夷、夕相对,是有道理的。在古人看来,东方是太阳升起的方向,生长的方向,充满朝气,是好的;西方是太阳落山的方向,充斥暮气,是不好的。又“晡夕”同义词并用,因此,“除夕”也可能是一个并列式合成词,整个都表示“残余”的意思,所以《风俗通义》里说除夕,全称为“腊除夕”,也就是腊月的残余,腊月的最后一天,后来省去“腊”字,用“除夕”来专指一年的残余,再后来才用来专门指旧年的最后一天或最后一夜。“除”和“夕”的古音又正好很近,在表示“残余”这个意思上,其实就是一对同源词。


 

古书里有“岁夕”一词,一般认为就是指除夕。《晋书·良吏传·曹摅》:“狱有死囚,岁夕攄行狱,愍之,曰:‘卿等不幸致此非所,如何?新岁人情所重,岂不欲暂见家邪?’”《宋书·沉怀文传》:“尝以岁夕与谢庄、王景文、颜师伯被敕入省。”如果“夕”指夜晚,那么“岁夕”只能解释为一年的夜晚,这是讲不通的,如果当“残余”讲,就好办了,“岁夕”,就是一年的残余之日,最后一天。

 

我们前面说了,在楚简中,楚历孟夏叫“夏夷”,季夏则叫“夏夕”。夷为平,夕为仄,也是这个道理。楚历非常复杂,四月(夏历一月)叫荆夷。孟冬,按说应该叫冬夷,但只是叫爨月。十月叫冬夕。大概是指终夕。但是十一月又叫屈夕,十二月叫远夕。大概比终夕还要残余。接着是夏历一月,总算重新开始。按照郑玄的说法,看来楚国人还是把夏历的十月十一十二月三个月,当成年余的。但又不肯完全承认,残留着以十一月为岁首的观念,所以把夏历的十月称为终夕。(这一段如果你可能完全看不懂,可以无视。)


(后记:昨天的公微文章《又想起鲁迅》被删除了,按照打赏款七天才能到账的新规定,款项会由系统返还给大家。不管怎样,感谢大家的支持,祝大家除夕快乐,万事如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