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地名特征浅析

 老刘tdrhg 2017-01-29

   作者:斯琴朝克图  乌兰图雅
   农牧交错带是我国北方半湿润农区与干旱、半干旱牧区接壤的过渡地带[1],是历史上长期的农业和畜牧业两种经济和文化相互作用和交叉的结果。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处于我国东部季风区与西部内陆干旱区之间,北起大兴安岭西麓,向西南延伸,直至鄂尔多斯高原,其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间有高原和平原,该地带包括我区的62个旗县,总面积为61.62万km2[2]。

   扎鲁特旗处于内蒙古农牧交错带东北部,属于典型的农牧交错地区,该地区农业与畜牧业在地域上呈锯齿形交错分布。地名是一定地域的语言、文字标志,地名记录了民族的变迁融合和疆域政区、自然环境的变化。因此,扎鲁特村屯地名的研究对于揭示农牧交错带的形成、演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1 扎鲁特旗概况

   扎鲁特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通辽市西北部,大兴安岭南麓。全旗总面积17193 km2,南北延伸300km,东西宽150km,形成西北至东南的狭长地带。全旗总人口29.75万人,其中蒙古族占45%,是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为多数的旗。扎鲁特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高度一般在400~600m之间,最高点为l444.2m。扎鲁特旗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区,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大风;夏季早;冬季漫长寒冷。年温差大,最低气温为一33℃;最高气温为38℃。终年以西北风为主。年平均降水量300~400mm,多集中在6~8月,全年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扎鲁特旗辖6个镇、5个乡、14个苏木,共25个苏木乡镇,238个嘎查村(2000年),是以牧为主、农牧林相结合的经济类型旗。

 

   2 扎鲁特旗地各特征

   综观扎鲁特旗村屯名,可以发现村屯的命名语言、分布密度、居住民族及其所从事的产业类型等具北部温凉,南部中部温热,雨热同期;秋季短暂而霜有显著的地域差异和时代特征。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地名特征浅析——以扎鲁特旗为例

   2.1地名与地形地貌

   纵观扎鲁特旗村屯的分布,具汉语地名的村屯(嘎查)多分布在扎鲁特旗中西部冲洪积平原和丘陵间河谷平原;具蒙古语地名的村屯多分布于扎鲁特旗北部中山山地区和东南部、低山丘陵地、台地、沙丘平原地区。

   2.1.1 中山山地区地名

   中山山地区分布在扎鲁特旗北部,中山海拔多在1000一1400m,切割深度600m,中山与河谷高平原相嵌,水源条件好,土壤肥力高,山地阴缓坡及沟谷分布有茂密的天然次生林,河谷平原发育有良好的天然草场,属于山地草甸草原。该区主要包括巴雅尔图胡硕镇、格日朝鲁苏木、阿日昆都楞苏木、乌兰哈达苏木和嘎海图镇、毛都苏木、巴彦宝力皋苏木北部。有53个村屯分布于上述地区,其地名均为蒙语地名。

   2.1.2低山丘陵区地名

   低山丘陵区分布在扎鲁特旗中东部,低山海拔在500一1000m,山体切割作用较强,地面破碎,海拔在200—500 m之间,山地起伏平缓,水分条件较好,土壤比较肥沃,植被垂直分布规律明显,分布有良好的天然草场、天然次生林。该区包括嘎亥图镇中部和南部、毛都苏木南部、乌额格其苏木北部,有32个村屯分布,其中蒙古语地名的村屯占94%。

   2.1.3 河谷平原区地名

   河谷平原多位于扎鲁特旗中西部,其水源和气温条件好,宜于农牧林业的发展。旗境内较大的河谷平原有白音巨流河河谷和巴彦塔拉河谷平原。分布于巨日合镇、联合屯镇、香山镇、工农乡、巴彦塔拉苏木、太平山乡、罕山乡和巴彦宝力皋苏木南部,包括56个村屯,其中汉语地名的村屯占73%。

   2.1.4冲洪积平原区地名

   冲洪积平原主要位于扎鲁特旗中南部,水源气温条件好,适宜于发展农业和牧业。主要有鲁北冲洪积平原、乌额格其洪积平原等。包括鲁北镇、黄花山镇、乌额格其苏木、伊和背乡、前德门苏木西部、道老杜苏木北部,有38个村屯,其中汉语地名的村屯占64%。

   2.1.5台地区地名

   台地(山前剥蚀平原)区主要位于扎鲁特旗西南部,其地下水埋藏较深,缺少灌溉条件,适于放牧和旱作农业。扎鲁特旗境内较大的台地主要有旗西南部的乌力吉木仁台地和嘎达苏台地,包括扎鲁特旗查布嘎图苏木、乌力吉木仁苏木、道老杜苏木西部、鲁北镇南部。有19个村屯分布于该区,其中蒙古语地名的村屯占90%。

   2.1.6 沙丘平原区的地名

   沙丘平原多位于扎鲁特旗南部科尔沁沙地西北边缘,在大兴安岭南段山脉东南侧,占全旗总面积的16。6%。沙丘平原地区主要分布有5个苏木,分别是查布嘎图苏木、乌力吉木仁苏木、道老杜苏木、前德门苏木、巴彦芒哈苏木。沙丘平原区有21个村屯,其中95%的村屯名为蒙古语地名。

   2.2地名与土地利用方式

   具蒙古语地名的村屯多分布于牧区和半农半牧区,汉语地名的村屯主要分布于农区。牧区的地域宽阔,村屯分散分布,农业区村屯集中分布,半农半牧区其村屯分布密度适中,介于牧区与农区之间。

   2.2.1牧业区的村屯地名

   以牧为主的地区位于扎鲁特旗北部的中山山地地区和南部沙丘平原地区,是扎鲁特旗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区。该区域地域宽阔,有78个嘎查村(见图1),村屯密度(村屯个数/100 km2)为O.87,其村屯名绝大多数为蒙古语。属于北部牧业区的有巴雅尔吐胡硕镇,乌兰哈达苏木、阿日昆都楞苏木、霍林郭勒苏木、格日朝鲁苏木、巴彦宝力皋苏木。南部牧区的有查布嘎土苏木、乌力吉木仁苏木。

   2.2.2农业区的村屯地名

   以农为主的地区位于扎鲁特旗中西部冲洪积平原和丘陵间河谷平原地区,是扎鲁特旗重要的农业为主的生产区。该区域有105个嘎查村(见图1),人口密度大,村屯密度为3.85,其村屯名多为汉语地名。属于该区的有鲁北镇、黄花山镇、巨日河镇、联合屯镇、香山乡、太平山乡、工农乡、伊和背乡、罕山乡、巴彦塔拉苏木。

   2.2.3半农半牧区的村屯地名
   半农半牧的村屯主要分布于扎鲁特旗东部低山区,经营着农牧结合的生产,是扎鲁特旗重要的粮食和畜牧业生产区。该区域有72个嘎查村(见图1),其人口密度在以牧为主的地区密度之间,村屯密度为1.99,村屯名主要以蒙古语地名为主。属于该区的有嘎亥图镇、巴彦茫哈苏木、毛都苏木、道老杜苏木、塔拉宝力皋苏木、乌额格其苏术、前德门苏木。
   2.3地名与居住民族

   随着人口增多、农耕的北扩,农牧交错带原有蒙古语地名逐渐的消失和改变,蒙古族人口的分布也在变化,从而形成今天农牧并存、蒙汉混居的多种格局。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地名特征浅析——以扎鲁特旗为例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地名特征浅析——以扎鲁特旗为例

   2.3.1蒙古族聚集地目地名

   扎鲁特旗蒙古族聚集地区主要分布于旗北部山地草甸草原和南部沙丘平原地带,其村屯地名以蒙古语地名为主,其居民以蒙古族为主,人口密度低。该区域气候条件恶劣,自然条件不适合耕种,因此生产经营以畜牧业为主。本区一直以来是蒙古族的生存地,其地名多为自然形成,有一部分为20世纪80年代分草场、定居后形成。这些新的地名主要分布于扎鲁特旗北部地区,如阿日昆都楞苏术的查干楚鲁图、萨其日拉、萨如拉等。

   2.3.2汉旗聚集地区地名

   扎鲁特旗汉旗聚集地区主要分布于旗中西部冲洪积平原和浅丘河谷平原地带,其村屯地名以汉语地名为主,有一小部分蒙古语地名。该区域汉族人口比重很高,蒙古族人口比重低,其人口密度大。地区地貌为洪积扇平原和河谷平原地,满溉条件好,有利于耕种,所以生产经营方式以农业为主。区域内村屯的形成始于清末光绪年间,其居民主要由于蒙地开垦而移居边疆的关内人口。随着大量优良草场被垦为耕地,原有牧民向周边的山地丘陵地带及不适宜耕种的地区迁移,从而汉族人聚集地形成,汉语地名也随之出现,导致原有蒙也语地名逐渐消失。

   2.3.3蒙汉混居地区地名

   扎鲁特旗蒙汉混居地区主要分布于旗东部及东南部低山丘陵地带,其村屯地名中蒙d古语地名居多,部分为汉浯地名。该区域蒙汉民旗杂局,蒙古族人口比重较高,生产经营既有农业也有牧业。本区域除了原有的蒙古语地名外,建国以后因移民而出现一部分新的村屯,其地名既有汉语地名又有蒙古语地名,如嘎亥图镇的开荒村,毛都苏小的先锋村、前德门苏木的巴彦巨日合、乌额格其苏木的巴彦绍柴等。

   2.4地名及其出现年代

   据考证,扎鲁特旗现今地名中的蒙古语地名多为原有地名。自16世纪中川扎鲁特部越兴安岭在该地区游牧开始逐渐形成。而汉语地名的形成,始于清末时期,清末时期“移民实边”政策的推行,使内陆移民陆续涌入该旗进行开垦草场屯田耕种,并随之定居进而形成村落,形成当今汉语村屯的分布。

   2.4.1 蒙古语地名及其形成年代

   扎鲁特旗蒙蒙古语地名主要分布在旗南部、北部及其中东部的蒙古族人口聚集区。据史料记载,在15世纪中叶,成吉思汗的十五世孙巴图孟克达延汗,在其妻子满都彻辰夫人的扶持下,统一塞外蒙古各部,并将蒙古分为左右6翼万户,其中扎鲁特部属喀尔喀万户内喀尔喀五部之一[3]。扎鲁特部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越兴安岭迁至辽河中游地带,之后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征服了乌梁海三卫之一泰宁卫,住牧于泰宁东部。这是扎鲁特部人居扎鲁特旗当今地域的开始,也是该旗蒙古语地名形成的开端。

   17世纪上半叶,扎鲁特部因受察哈尔林丹汗的威胁,1628年(天聪二年)同后金建立军事同盟之后归属后金[3]。1636年(天聪十年)后金改为大清国,之后在清朝的盟旗制度下,将扎鲁特部分成左翼扎鲁特旗扎萨克和右翼扎鲁特旗扎萨克。直到1935年(康德二年)5月,伪满洲国时期合并为一个扎鲁特旗。大多数的蒙古语地名在此阶段形成。

   建国后,因实行定居和一些移民政策,有部分蒙古语村屯名出现,如嘎亥图镇的乌布仁阿日、查嘎拉吉、查干哈达,前德门苏木的巴颜巨日合,毛都苏木的浩雅日哈达等。之后于20世纪80年代,由于国家把草场承包给牧民,扎鲁特旗北部草原的牧民重组,定居划定了嘎查(蒙古语,村级行政单位)村界,从而又出现了部分新的蒙古语村屯名,在此时期出现的村屯嘎查主要分布于扎鲁特旗阿日昆都楞苏木、巴雅尔图胡硕镇、格日朝鲁苏木、乌兰哈达苏木。

   2.4.2汉语地名及其形成年代

   扎鲁特旗具汉语的地名主要分布于旗中西部,随着清末“移民实边”政策实行以及内陆移民陆续定居而形成。按其村屯形成分为3个阶段来分析。

   1932年以前:该时段形成的汉语地名大多是在1910年以后光绪年间关内移民到扎鲁特旗屯垦定居后出现。主要有现今扎鲁特旗巨日合镇的兴隆地、治兴、三益庄、双山子,联合屯镇太平川村,太平山乡的太平山村,巴彦塔拉苏木的平安地村,香山乡的香山村、大柳树村、双龙泉,罕山乡的五道井子村,鲁北镇和其所属自然屯小黑山村等。

   伪满时期(1932年)到1949年:该时段形成的村屯基本分布于第一批形成的村屯周围。第一类是从河谷平原向丘陵地带扩展,如太平山乡的新安屯,联合屯镇的三合屯、保安屯,罕山乡的罕山村,巴彦塔拉苏木的忠厚屯、凤凰山、乌鸦山、水泉村等。第二类是从山前冲洪积平原向周围山间川地扩展,如毛都苏木的稻子把,伊和背乡的赵家铺、小井子村,工农乡的鸽子山、西山屯、工农村、富裕村、鱼泡子沟。第三类是向周围丘陵地扩展,如罕山乡的罕山村,巴彦塔拉苏木的忠厚屯、凤凰山、乌鸦山、水泉村等。

   1949至今:该时期形成的村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有计划地向内蒙古移民数次,其中,大部分移民落脚于内蒙古东南部的半农半牧区。在扎鲁特旗大概是在1958—1962年间出现。主要有伊和背乡的新胜村、致富村、毛都苏木的先锋村、香山乡的铁矿沟、兴泉村、兴双村、兴龙村、兴胜村、罕山乡的新发屯、虎山村等。

 

   3 讨论

   清末以来的数次移民以及当地人口自然增加导致扎鲁特旗农耕的不断北扩,使扎鲁特旗原有的蒙古语地名逐渐演变消失、汉语地名不断增多。可以发现,扎鲁特旗地名的形成演变史是我国地方农牧交错带近现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演变的一面镜子。

   3.1地名与地形地貌的关系

   从村屯地名所分布的地形地貌来看,扎鲁特旗蒙古语地名多分布于旗北部的中山山地、东部的低山丘陵、南部的沙丘平原和台地地区,其汉语地名多分布于旗中西部的冲洪积平原和河谷平原地带。

   3.2地名与土地利用方式的关系

  从所从事产业(土地利用类型)来看,扎鲁特旗蒙古语地名多分布于旗北部和南部畜牧业区以及东部的半农半牧区,其汉语地名分布于旗中西部农业区。

   3.3地名与居住民族的关系

   从居住民族来看,扎鲁特旗蒙古族人口居住地区其村屯地名均为蒙古语地名,汉族人口居住地区其村屯地名多为汉语地名,部分为蒙古语地名。

   3.4地名及其形成年代关系

   扎鲁特旗蒙古语地名是原有的地名出现于明嘉庆年间,其汉语地名出现于清末时期。该旗因清末移民的涌入以及建国以来的陆续移民,使汉语地名逐步增多蒙古语地名逐渐较少,形成现今农牧交错地带地名特征。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地名特征浅析——以扎鲁特旗为例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地名特征浅析——以扎鲁特旗为例
网上找的扎鲁特旗和通辽市地图

参考文献:

[1] 程序.农牧交错带研究中的现代生态学前沿问题[J].资源科学,1999,2l(5):3—10.

[2]修长柏,薛河儒,刘秀梅.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的农村贫困问题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03,(5):55—58.

[3] 都瓦萨.扎鲁特史话[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9.

 

作者简介:斯琴朝克图(1987一 ),男(蒙古族),内蒙古扎鲁特旗人,人文地理专业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地理学。
通讯作者:乌兰图雅(1967一 ),女(蒙古族),内蒙古库伦旗人,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环境变迁。

文章发表于《内蒙古林业科技》2011年第1期

PS:文章是在万方数据下载的,部分内容转换格式时出现乱码,截图后对照逐步进行了修改。

   下载地址 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nmglykj201101011.aspx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