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定国
所罗门群岛共和国是大洋洲上于1978年才宣告独立的年轻岛国,位于全世界最大的海一茫茫的珊瑚海以北与澳大利亚隔海遥望。它由10个主要岛群、900多个岩岛和环礁组成,宛如一条翠绿的链条长达1400余公里,呈东南一西北向延伸在一碧无垠的西南太平洋海面上。气象万千的所罗门群岛景色美丽悦目,白色的沙滩、多彩的环礁、平静如镜的淘湖、陡峭的山岭、深邃的河谷、莽莽覆盖的原始森林为多山的绿色岛群勾画出一幅田园诗般的画面。群岛上几乎所有岛屿都覆盖着碧翠滴绿的森林丛莽,森林覆盖面积占总面积90%,仅次于南美洲苏里南居世界第二位,出产檀香木等名贵木材。一些低地河谷形成了深厚肥沃的土壤,十分适合椰子、可可、水稻的生长。广阔的海面有着丰富的水产资源,主要水产有金枪鱼、沙丁鱼、海龟、海参和黑珍珠等。
早在3000年前,美拉尼西亚人就来到这儿生息、耕作、捕捞,过着自给自足的安居乐业的传统生活。从太平洋年鉴和有关发现史文献记载,自1598年西班牙殖民者首次踏上这块土地以来,嗣后,17世纪初荷兰人、18世纪中叶英国人、法国人蜂涌而至,纷至沓来相继登上这些岛群。19世纪西方殖民者对所罗门群岛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进行肆意的掠夺。1893年,南所罗门群岛沦为英国的“保护地”。1927年,所罗门群岛原首府图拉吉,爆发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杀死了十余名英国殖民官员。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该地一度被日本占领,爆发了历时2年之久的所罗门群岛之战。20世纪60年代以来,所罗门群岛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此伏彼起,连续不断。终于于1978年7月取得了独立,正式宜告所罗门群岛共和国诞生了。
读者不妨打开所罗门群岛共和国的地图,您在这拥有29785平方公里的疆土上就可发现该国地名命名的规律:即绝大多数聚落是以当地土著民族语言名称命名的;然而主要岛屿、岬角、海峡、港湾以至于国家名称所罗门群岛等都得名于西方语言。显而易见,属于西方语言的外来名称都是出自16世纪中叶以后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等西方殖民者在他们探险发现史时留下的命名踪迹。为此,作者撰文介绍所罗门群岛不同发现史时代,西方殖民者所留下的各种外来地名,并揭示其名称的来由、语源、语意及其来龙去脉,有助于帮助广大读者加深对所罗门群岛这一岛国历史沿革、文化地理等方面的知识的了解。
据拉丁美洲殖民史料提供,16世纪中叶,在西班牙占领的南美洲流传着一种富有诱惑力的谣言,说在南太平洋某一岛上或一大陆上蕴藏着大量的黄金和白银。在黄金的诱惑下,西班牙殖民当局决定派遣秘鲁总督的侄子阿尔瓦罗·德·门达尼亚作为远征队的头目去太平洋地区寻找未知的南方陆地和“黄金岛”。1567年11月19日,以门达尼亚为首的远征队率领两艘船只从秘鲁港口卡亚俄出发,沿着西一南一西方向航行去寻觅盛产黄金和白银的宝岛。经过漫长时光的艰苦航行,于次年2月7日的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这伙西班牙人唱起《意外得到救星》的歌曲,欢庆他们发现一片新陆地。门达尼亚以他妻子的名字命名该岛为“伊莎贝尔”(Ysabel)。伊莎贝尔后来参加了其夫门达尼亚率领的第二次远征活动。伊莎贝尔岛在尔后的文献和地图上书写为“圣伊莎贝尔岛”。
1568年4月上旬,探险队沿着伊莎贝尔岛的海岸出发,不久他们抵达了一个较大的岛屿,此时此刻,来自西班牙西南地区的野营长奥尔特加起了思乡之情,遂以自己家乡瓜达尔卡纳尔命名了这一岛屿。也许奥尔特加做梦也未想到300多年后,即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美两国在以他不起眼家乡命名的瓜达尔卡纳尔岛上及其海域爆发了举世嘱目的瓜岛海战和瓜岛陆战。一时间,血腥的丛林激战和激烈的海上制控权争夺战使得这个鲜为人知的瓜达尔卡纳尔岛一度名声大振,成为全球性的头号新闻地名,这已是后话了。1568年6月13日,以门达尼亚为首的船只驶离瓜达尔卡纳尔岛,尔后迳行闯过宽广的海域,经过7天的航行抵至一个大岛,门达尼亚以西班牙语将其命名为“圣克里斯托瓦尔岛”。同时又将该岛南端两个小岛以西班牙语命名为“圣安娜岛”和“圣卡塔琳娜岛”。
门达尼亚此行虽未寻找到黄金而只好悻悻踏上返回美洲的航程铎羽而归。西班牙国王当得知他们这次探险并没有带回金银、香料甚至任何货物样品时,殖民当局对门达尼亚表现出极大的冷淡。尽管如此,门达尼亚一伙并未放弃要在这一地区实现殖民统治的伟大抱负。当他们于1569年1月回到美洲后不久将所探险的岛屿命名为所罗门群岛,显而易见,命名动机是以寄希望于这些岛屿有可能就是《圣经》里所说的所罗门王派船运取黄金的所在地。
据《圣经·列王记》载,所罗门是古代希伯来王国国王大卫的儿子,公元前十世纪大卫死后继承王位。据传,上帝赐给所罗门非凡的智慧,以聪明过人而扬名西方列国,普天下的王都前来求见,并进贡金银珠宝、饰物香料等。以睿智著称的所罗门王在位期间于首都耶路撒冷大兴土木,建造宫室;在锡安修造圣殿,其宫殿的墙柱、祭坛乃至门窗均用厚金镀包,气势宏伟且金壁辉煌。就连国王所罗门所使用的饮器、坐椅均用金子铸成。据说,所罗门王平均每三年派遣船只远航海外一次,返航时船舱里金银珠宝总是满载而归。为此,人们纷纷揣测,在那茫茫大海的远方必有一处宝岛,此乃是所罗门王的黄金秘库也!黄金是贪婪的西方殖民主义者在探险生涯中梦萦魂牵的财富。在门达尼亚首次寻找黄金梦的尝试虽成泡影的事实面前,他依然在西南太平洋上杜撰了一个所罗门群岛名称表明他企盼在太平洋上实施其殖民统治的愿望和寻找黄金岛的抱负,不达目的决不收兵的进取心理。经过多年的筹划,1595年4月5日,门达尼亚再度率领四艘船离开秘鲁开始了他的第二次西太平洋远征。这次远征仍未能实现他要寻找的所罗门王的宝岛的美梦,相反其本人因疾病缠身不久葬身于圣克鲁斯群岛。圣克鲁斯群岛也是门达尼亚于此次航行发现并命名的火山群岛,在西班牙语中意为“圣十字架”。门达尼亚死后,他的遗婿伊莎贝尔宣布自己为探险队的领导,尔后,伊莎贝尔把这次探险活动的许多发现和荣誉都记在自己帐上,无怪于西班牙航海历史学家称她为“世界上第一个指挥船队探险的女性”。
根据文献记载,在整个70年代只有两艘荷兰船接近过所罗门群岛,这就是群岛北部外围的翁通爪哇环礁。该环礁由著名荷兰航海家阿贝尔·塔斯曼于1643年命名的,在马来语中意为“爪哇幸运”。在十七世纪中叶,爪哇岛是荷属东印度公司主要组成部分。尔后,过了一个半世纪,英国航海家约翰·亨特于1791年登上翁通爪哇环礁,发现当地土著十分友善,于是亨特改称此礁为豪勋爵群岛((Lord
HoweIS.)。为此,这就产生了该岛礁为何在尔后的文献和地图上经常出现两种不同称谓的原委。
对所罗门群岛的探险及其地名的命名不能不提到法国著名的环球航海家布干维尔和英国海军肖特兰上尉。他们都是于18世纪后叶在所罗门群岛东北部进行考察和探险,并为这些岛礁、海峡、岬角留下了不少名称且至今仍保留在地图上。
著名的法国环球航海家路易·德·布干维尔是受法国政府委派于1766年底进行一次环球考察旅行。他绕过麦哲伦海峡后,向西北穿越南太平洋。在不断西行的航行中又折向北行,阴差阳错地经过所罗门群岛边缘,由于长途跋涉布干维尔于1768年在当时对自己所处的航线位置不清情况下发现今所罗门群岛西北几个岛屿。其中一个大岛即以其姓氏命名为布干维尔岛(Bougainville
I. ),靠南的海峡命名为布干维尔海峡(Bougainville
Str.)。为纪念路易+五政府的法国陆军大臣(在位1766—1770)舒瓦瑟尔公爵对他环球考察的鼎力相助,布干维尔将海峡以东的岛屿命名为舒瓦瑟尔岛(Choiseul
Island)该岛东北海湾命名为舒瓦瑟尔湾。这里必须向读者交代的是,面积一万平方公里的布干维尔岛今天地理上属于所罗门群岛且又是这当中最大岛屿;而在行政上它则不属于所罗门群岛共和国,而是归属于巴布亚新几内亚管辖。
1788年,英国海军上尉约翰·肖特兰率领“亚历山大”号和“友谊”号从澳大利亚植物湾出发来到所罗门群岛探险,他沿着瓜达尔卡纳尔岛沿岸航行,发现了两个海角,于是将其分别命名为亨斯洛角(Cape
Henslow)和亨特角(Cape Hunter)。当肖特兰率船向西北方向航行,他发现一个较大的岛,为了纪念英国国王乔治三世(1760—1820),将其命名为新乔治亚岛。肖特兰继续北行,又发现了几组小岛,其中一组他将其命名为特里热里群岛((Treasury Is-lands),英语意为宝岛;其另外一组后人为纪念他的发现,以其姓氏命名为肖特兰群岛( Shortland Is-lands),这当中一个岛屿命名为肖特兰岛。在布干维尔岛东南,有以他的船名“友谊”号命名的友谊角。两年以后,威尔金森船长驾驶“必需”号穿过马莱塔岛和瓜达尔卡纳尔岛之间的海峡并以此船名命名海峡,英语音译为“因迪斯彭瑟布海峡”(
IndispensableStr.
)。另一“因迪斯彭瑟布群礁”也是以此船名命名的。口

网上找的所罗门群岛地图
文章发表于《海洋世界》1996年第6期
PS:文章是在中国知网下载的,转换格式时出现了乱码,打印后对照进行了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