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拜占庭.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

 老刘tdrhg 2017-01-29

   作者:周定国

   伊斯坦布尔坐落在伊斯坦布尔海峡,即博斯普鲁斯海峡南端与马尔马拉海交会处的两岸地段,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地跨欧亚两洲的国际大都市。它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和港口,人口总数超过12 00万。历史上曾是显赫一时的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首都,时间总共长达1600多年,这在世界史上拥有无以伦比的时间跨度;并冠以掷地有声的三个名称即古称拜占庭、旧称君丁坦丁堡和现称伊斯坦布尔而享誉全球。 

   据史书记载,公元前668年希腊人始建此城,命名为拜占庭(Byzantium),它是以希腊半神话式的首领人物拜占庭而得名。据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记述,墨加拉人的统帅拜占庭从预言家那里得到一个启示:“本都海口四面环水的色雷斯角上盛产鱼虾和驯鹿,那些将在此圣城居住的人是无比幸福的。”于是拜占庭率众人到吉达里斯河和巴尔比萨河建城。但是在举行新城奠基仪式时,忽然飞来一只兀鹰,叼走了献祭的牲畜,停落在突人博斯普鲁斯岬角的顶端。此景象被在附近放牧人看见了,并将其呈报于拜占庭。拜占庭听后,放弃了原先建城计划,认为新址才是日后吉祥之地,这就是拜占庭城市设置和名称的由来。这个名称自希腊城邦时代至罗马帝国鼎盛时期,沿用了一千多年。 

   公元324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权衡当时帝国面临严重而复杂的形势,决定将政治中心东移至拜占庭这一易守难攻的地点,同年举行新城奠基典礼。经过6年的大兴土木,公元330年5月11日举行了比原来规模大得多的新都落成仪式,为纪念第一位信奉基督教的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罗马人将拜占庭更名为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别称新罗马。Constantinople是由君士坦丁大帝名字 Constantine加希腊语表示城市的polis组合而演变而来的。

   值得一提的是,拜占庭作为城市名称虽已成往事,但由于395年罗马帝国正式分裂为东西两部,建都君士坦丁堡的东罗马帝国被史学家又称之为拜占庭帝国而载人史册。拜占庭时来运转,从一个城市名称又跃升为国家名称仍延伸至 l5世纪之久。而后作为拜占庭帝国的京城君士坦丁堡继续得到发展,中世纪时已成为繁荣富庶的商业城市和重要的宗教、文化教育中心,成为一座拥有巨大财富和景色秀丽的城市,也曾是西方世界首屈一指的名城。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人攻占君士坦丁堡。4年以后,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把驻地从阿德里安堡移此。

   这座城市被战胜者宣布为自己的首都并更名为伊斯坦布尔(Istanbul)。关于伊斯坦布尔名称由来流传着这一说法,当年土耳其人向到君士坦丁堡去的希腊人打听他们去哪儿,希腊人回答说:“Isfin Po1in (进城去)”。土耳其人误把它当作了城市的名称,遂称之为“伊斯坦布尔”。但语言学家更多地认为,由于语言的更替,伊斯坦布尔应是君士坦丁堡此名称土耳其语化的传讹。或许是作为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名声太响亮,尽管自l5世纪中叶已改名,但以后几百年内人们仍习惯称它为君士坦丁堡,直到1930年土耳其邮局正式使用此名称,伊斯坦布尔才广为人知。如今的伊斯坦布尔作为土耳其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它有纺织、机械、食品、玻璃、汽车制造、船舶修造等工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国一半左右。伊斯坦布尔是全国对外贸易中心,全国50%进口、15%出口都是通过伊斯坦布尔港口吞吐的。伊斯坦布尔还是欧亚交通枢纽,陆、海、空四通八达。它既是西亚“巴格达铁路” 的起迄站,又是“欧洲东方列车” 的终点站。市西27千米的耶希尔柯伊国际机场是它的空中门户。1973年建成的伊斯坦布尔海峡大桥犹如一条长虹,把该城欧亚两部分连接在一起,是一座个长1560米号称欧洲第一,全球第四的大吊桥。 

   这里云集了全国著名的伊斯坦布尔大学、土耳其大学、海峡大学等34所高等学府。该城市多姿多彩,既有地形起伏蜿蜒曲折的古老街巷,又有笔直宽阔的通衢大道。苍穹下,450多座清真寺的闪闪尖塔和现代化摩天大厦交相辉映。古都留下了众多的宫殿寺院,有原是土耳其苏丹宫殿的托普卡珀博物馆,有建筑精美的多尔马巴赫切官,还有号称“蓝色清真寺” 的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罗马帝国古建筑圣索菲亚教堂等名胜古迹。 

 

文章发表于《地理教学》2005年第2期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PS:文章是在维普资讯下载的,打印后对照进行了修改。

    另中国测绘新闻网也有作者文章

     http://www./newspaper/show.php?itemid=396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