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4)东北古代史释注

 waiwlu 2017-01-29

           

 

(gōu)丽,非先古时的高丽(古朝鲜)句丽曾与古高丽同时间并存为国。句丽也非句丽灭亡250年后,再产生的高丽。句丽与前后两个高丽的历史、民族,生存空间、生活时态等各不相同。

为什么有人把句丽与高丽等同?

可能与一个误解有关:《北史·卷九十四·句丽列传》中介绍有,高氏句丽在北魏之前,并无高丽之称。在北魏一统北方之后,每次句丽国王更换新王时,北魏朝廷都要对新国王封号。在北魏宣武皇帝之前的各时期,每次封号的名称都是“句丽王”,或“句丽郡公”。但是到了北魏灵太后执政时,正遇句丽国王云死。其儿子安继位,灵太后封号时,封安为“高丽王”。从此开始,有人把句丽国也称高丽国。不是灵太后无知而封,而是此时的句丽国正好与古高丽,既箕子朝鲜和卫满朝鲜的地方相同。所以这种封号,应该说没有什么错误。却以此造成《北史》的记载中,句丽与高丽并用。也是后面史书中称其为高丽的原因。对东北地区古代一些称王者,用原来的地名封国王名号是一种常用方法。比如,新罗王受封为乐浪公,百济王受封为带方公等。但是,新罗依然称新罗,不称为乐浪;百济不称为带方,依然称百济。

所以“高丽王”的封号名称,不应该改变句丽国的实质。因为句丽人与朝鲜(高丽)人,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民族。并且,安受封为“高丽王”的时候,句丽人已经把古高丽人的部分后裔,接纳为自己的句丽民族中;另一部分的三韩、新罗等民族则被赶到鸭绿江东,甚至朝鲜半岛的南部地区。也就是说,有些人把“句丽”说为“高丽”,用国王的封号代替国家的名称,是不对的。

 

一、句丽之源

句丽的准确称呼,应该是高氏句丽。

是公元前 113年(汉武帝元鼎4年)前,由扶馀国一个王子,叫朱蒙的善射人,以高为氏,渡过松花江北流段,在西岸的纥升骨城(现辽宁桓仁县)建国。他们自称是太阳的儿子,河伯的外孙(摘自《北史》)。

扶馀国出自古索离国,源自古息慎人。都是信俸太阳和火,所以他们也是炎帝的后裔。扶馀国从北向南发展,到了东北大平原上。因东北中南部地区多水,这些生活在水边的息慎后裔逐渐被人称为貊人,既生活在水边的人。显然,高句丽人源自扶馀人,扶馀人源自索离人,索离人源自息慎人,自然是炎帝的后裔。

句丽的国度,原属于扶馀国南部部族,既貊人。句丽起源于东北大平原的地区并且从东北中部从北向南发展。强盛时,几乎占据了半个东北和朝鲜半岛的大部分地区,历时八百年。

《后汉书》等史料载:句丽“相传以为扶馀别种”,还说:“句丽一名貊,有别种依小水为居,因名小水貊” 。

《三国志》载:“沟娄者,句丽名城也”,“句丽作国,依大水而居,……句丽别种依小水作国”

“沟”字,地势低洼,窄小的谷地,规模小的河。

“娄”字,《康熙字典》中:娄——系马牛曰娄马牛,意为多数;也是东北地名,江名,姓,星宿名等;另外,“离娄”是明目者,小、微,等意思。是兵、卒,小人物,东北古代人常见的名称用字。

“句”字,《康熙字典》有解为:“音沟,俗作勾,曲也”。字典中解:“沟”字为:“水声”,也有小的河流意思。显然,不管是句,还是沟,在此都有淙淙作响的、弯曲的小河流意思,是表明句丽人居住地的特点。

按东北传统,这里的“丽”字,原来应为“离”字。是我国古代东北民族建国时常用的字,如:索离、铁离、高离、句离等。

在中国的先天八卦中,东方为“离”,包含的内容是:火、日、丽、艳丽、武士、红色……。而东北这个地方在古地图中属于东方,不是东北,这里的人多数信奉太阳和火,所以“离”字是东北人很愿意应用的文字。

 

二、句丽的四至

从其发展过程看:

《汉书》与《后汉书》载:“高句丽,在辽东之东千里,南与朝鲜、濊貊,东与沃沮,北与夫馀接地方二千里”。是说,其北为松花江北流段,南在辽东和鸭渌江一带,西距辽河千里,东至长白山。基本部分在现吉林省内,松花江西侧。

说明一点:过去的“里”比现在小,约300——400米之间。

《三国志》内容与《后汉书》相同,但它说“都于丸都之下”。说明,高句丽此时的国都在丸都山之下(吉林省集安市附近)。

强盛时,如《北史·列传第八十二》载:“其国,东至新罗,西度辽,二千里;南接百济,北邻靺鞨中,一千余里”。是说,东已过鸭绿江,西则直接到辽河,南在朝鲜半岛中部;北面已经不再是扶馀,于公元494年,高句丽已经灭掉了扶馀,这时直接与靺鞨相邻。如书中所说,曾“驱逼靺鞨,禁固契丹”。

《后汉书》说:“濊及沃沮、句丽,本皆朝鲜之地也”。还说:“至元封三年,灭朝鲜,分置乐浪、临屯、玄菟、真番四郡”。

是说,句丽本是古朝鲜的地方,而古朝鲜的地方很大,包括辽东及朝鲜半岛。公元前108年,汉武帝灭朝鲜,把朝鲜这个地方分别设置了四个郡,既玄菟、乐浪、真番、临屯。后来临屯和真番分别划归乐浪和玄菟郡,又增加了辽西、辽东两郡。其中的玄菟郡就在辽东北部。句丽被设为县,归属玄菟郡管辖。说明高氏句丽先是在辽东,后来发展至朝鲜半岛和松花江流域。

《新唐书·卷一百四十四·高丽传》载:“高丽,本扶馀别种也。地东跨海距新罗,南亦跨海距百济,西北度辽水与营州接,北靺鞨。其君居平壤城。”

此高丽就是句丽,因为此时,古高丽已经灭亡,后高丽尚未出现。此时的句丽也是强盛时的地域,其东为新罗。初时的新罗在长白山东,跨鸭绿江;这时,因句丽的挤压,新罗退至朝鲜半岛东南,百济在朝鲜半岛南西部。南为百济,西为营州,医巫闾山一带;北在松花江南。

 

三、句丽之末落

《后汉书》说:句丽“凡有五部,有消奴部、绝奴部、顺奴部、灌奴部、桂娄部” ,有八个等级的官员。还说:“以十月祭天大会,名曰‘东盟’”。

到公元七世纪,高句丽已经强大得中原大国不能轻视的程度。所辖人口近348.5万,其中包括大量的汉人、句丽人、鲜卑人、契丹人、靺鞨人、挹娄人、新罗人、百济人。其中,高句丽族人濊貊人为主)17.2万户,86万人左右

句丽其地,盛产铜、银等多种金属。周世宗(柴荣公元9211027——959727时,遣尚书水部员外郎韩彦卿以帛数千匹市铜于高丽以铸铁。六年,昭遣使者贡黄铜五万斤。

高丽俗知文字,喜读书,昭进《别叙孝经》一卷、《越王新义》八卷、《皇灵孝经》一卷、《孝经雌图》一卷。《别叙》,叙孔子所生及弟子事迹。

 

句丽人的风俗及习惯:

《三国志·卷三十》载:“句丽多大山深谷,无原泽。随山谷以为居,食涧水。无良田,虽力佃作,不足以实口腹。其俗节食,好治宫室,於所居之左右立大屋,祭鬼神,又祀灵星、社稷。其人性凶急,喜寇钞。其国有王,其官有相加、对卢、沛者、古雏加、主簿、优台丞、使者、皂衣先人,尊卑各有等级

东夷旧语以为夫馀别种,言语诸事,多与夫馀同,其性气衣服有异。本有五族,有涓奴部、绝奴部、顺奴部、灌奴部、桂娄部。本涓奴部为王,稍微弱,今桂娄部代之。汉时赐鼓吹技人,常从玄菟郡受朝服衣帻,高句丽令主其名籍。后稍骄恣,不复诣郡,于东界筑小城,置朝服衣帻其中,岁时来取之,今胡犹名此城为帻沟溇。沟溇者,句丽名城也。其置官,有对卢则不置沛者,有沛者则不置对卢。王之宗族,其大加皆称古雏加。涓奴部本国主,今虽不为王,適统大人,得称古雏加,亦得立宗庙,祠灵星、社稷。绝奴部世与王婚,加古雏之号。诸大加亦自置使者、皂衣先人,名皆达於王,如卿大夫之家臣,会同坐起,不得与王家使者、皂衣先人同列。其国中大家不佃作,坐食者万馀口,下户远担米粮鱼盐供给之。其民喜歌舞,国中邑落,暮夜男女群聚,相就歌戏。无大仓库,家家自有小仓,名之为桴京。其人絜清自喜,喜藏酿。跪拜申一脚,与夫馀异,行步皆走。以十月祭天,国中大会,名曰东盟。其公会,衣服皆锦绣金银以自饰。大加主簿头著帻,如帻而无馀,其小加著折风,形如弁。其国东有大穴,名隧穴,十月国中大会,迎隧神还于国东上祭之,置木隧于神坐。无牢狱,有罪诸加评议,便杀之,没入妻子为奴婢。其俗作婚姻,言语已定,女家作小屋於大屋后,名婿屋,婿暮至女家户外,自名跪拜,乞得就女宿,如是者再三,女父母乃听使就小屋中宿,傍顿钱帛,至生子已长大,乃将妇归家。其俗淫。男女已嫁娶,便稍作送终之衣。厚葬,金银财币,尽於送死,积石为封,列种松柏。其马皆小,便登山。国人有气力,习战斗,沃沮、东濊皆属焉。又有小水貊。句丽作国,依大水而居,西安平县北有小水,南流入海,句丽别种依小水作国,因名之为小水貊,出好弓,所谓貊弓是也

 

隋朝为免除东北之患,曾先后四次讨伐,隋炀帝曾亲率一百一十三万大兵攻打高句丽,都以惨败告终。高句丽为了表示自己的强大,还在辽东,既现辽阳附近,用隋兵的尸体修建了一座纪念碑性的大塚,专门宣示句丽国的胜利。

唐朝政权稳定后,首先想到的就是讨伐高句丽。后来的50年间,唐、句双方大小战役不断,唐太宗曾率大军亲征高句丽,同样败北。

这时的高句丽,经过隋唐两朝的沉重打击,也大伤元气。最主要的是,自己国内动乱不断,兄弟争权抢功,不顾外患频繁。

再说,北方强大起来的靺鞨人,已经能与高句丽抗衡。南方的新罗,一直想收回被高句丽夺取的土地。西方的契丹不断壮大……。这时的东北各国,战事频繁,摩擦不断,四邻为敌。句丽国内腐败和野性并列……。历史的趋势是必然的,不以人的意愿而为之。

大形势下的高句丽联合一个百济,企图自保。但百济则妄想靠高句丽打击新罗……。四面楚歌,顽强地挣扎过后,还是难于应付灭亡的败局。

唐朝分化高句丽与百济联盟,数次进兵单攻百济,有利地分化了他们的联盟。虽有日本人浮海派兵帮助,也无助于事。

自公元66612月,唐以李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发兵伐高句丽。李勣首先攻破高句丽的新城(现辽宁抚顺城北),然后拔扶馀城(现长春市东南奢岭东侧),最后攻破句丽南部的国都平壤

公元6689月(唐高宗总章元年),句丽被唐将李勣所灭。历经七百多年的高氏句丽,辛勤建设的176城,近70万户归于唐朝。唐迁高句丽38200户的百姓,去远方江、淮之南。后又迁人至岭南及西部无人地带,共迁走22万左右句丽人。只留老弱、贫寒者在原安东等地居住。

 

四、古平壤城的位置

高氏句丽国,曾三次迁都。首先是在纥升骨城建国,到公元3年,迁都到国内城,也称丸都山城(现吉林省集安市)。接着一次是公元427年,迁都于平壤城。第三次是在隋唐打击的时候,迁都到南平壤;这个平壤城,是现在朝鲜的平壤市。

《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第五》载:“王以丸都城经乱,不可复都,筑平壤城,移民及庙社。平壤者本仙人王俭之宅也,或云,王之都王俭。”

《汉书.地理志》载:王险城在乐浪郡浿水之东”。此处所说“王险”,就是王俭。 浿水是一个有争议的水名,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解释,都不能确定。现在一般认为浿水是现在朝鲜的大同江。但中国古时就有浿水是鸭绿江、甚至辽河等等的指述。显然,浿水的名称单单送给朝鲜的大同江是不能说服人的。

从《辽史·地理志二》中,说辽国东京辽阳府的附近有太子河、浑河、辽河等,还有“蒲河、清河;浿水,亦曰泥河,又曰軒芋泺”。这几个水名与辽阳所在地的位置附近,是完全吻合的。其中所述的蒲河、清河、太子河、浑河、辽河都能对上号,只是没有找到“浿水,亦曰泥河,又曰蓒芋泺”的水名。但书中所述内容,浿水不可能远离那几条位置相近的河流。明显看出,浿水是在辽阳市附近。绝不可能是远在数千里之外,隔着鸭绿江的,现在朝鲜境内的大同江。

古传有三个平壤:上平壤、下平壤、南平壤。下平壤是高句丽王居住的地方,上平壤在丸都山城。那么,南平壤在什么地方?

《北史·列传第八十二》载:高句丽“其国,东至新罗,西度辽,二千里;南接百济,北邻靺鞨,一千余里。……都平壤城,亦曰长安城,东西六里,随山屈曲,南临浿水。”从这里可见,高句丽的东界是新罗的西界,尚未到现在朝鲜的大同江。而这时高句丽的国都是平壤,也就是王俭城。城市依山屈曲,南面是浿水。——显然这个平壤城不是现在朝鲜的平壤,浿水也不是现在朝鲜平壤北面的大同江。

 

《北史》和《新唐书·.高丽传》记载,高句丽其君居平壤城,亦谓长安城,汉乐浪郡也”。

汉乐浪,此时应该包括故真番郡或临屯的一部分。应该是包括鸭绿江西、千山以东,及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一部分。

《辽史·地理志二》载: “以句丽王安为平州牧居之。元魏太武遣使至其所居平壤城,辽东京本此。唐高宗平高丽,于此置安东都护府……。忽汗州既故平壤城也,号中京显德府”。显然,这不是南平壤。

又有,《辽史·地理志二》对辽国海州所辖岩渊县的记载:“东界新罗,故平壤城在县西南。东北至海州一百二十里”。这个平壤城,是南平壤城。

元魏时,封句丽王安为平州牧,魏太武帝派使者去安住的地方,就是平壤。这个平壤城在辽东,“辽国东京辽阳府”附近。 “忽汗州”,并非单指渤海国上京。在唐册封渤海国名称之前,曾册封渤海人管理的地方为忽汗州,渤海大氏为忽汗州都督。忽汗州当时,包括渤海东京栅城、上京龙泉府、及松花江北流段以东的地区。渤海国时,忽汗州的首府应该是位于黑龙江省镜泊湖北侧。显然,“王所居平壤城”与“故平壤城”是两个地方。“中京显德府”,也不是一个城池,是渤海国五京之一,包括有“庐、显、铁、汤、荣、兴六州”的地方。中京显德府,位于吉林省长白山西麓。“故平壤城”,在忽汗州是没有错的,在中京显德府则更具体了。

《辽史》这段似乎矛盾的话,显然是包括了两个平壤城的概念。应该是史料中所说,上平壤和下平壤两城。上平壤在忽汗州时的辖区,下平壤在显德府区域内。

还有一个南平壤,应该是现朝鲜的平壤。

辽国的海州曾是渤海国的南京南海州,以东的地方是辽国时期的新罗国。可见“故平壤城”决不是现在的朝鲜平壤。

《元史·志第五十九》载:“唐征高丽,拔平壤,其国东徙,在鸭绿水之东南千余里,非平壤之旧”。再一次证实,高句丽的古平壤城不是现在朝鲜的平壤市。唐所拔平壤,“非平壤之旧”,不是过去的旧平壤城。

 

五、高句丽与高丽不同

二十四史中,对高句丽名称的记载是不同的。以唐朝人李延寿所写的《北史》为界;其前,各史书中都是清一色的“高句丽”,或“句丽”。而《北史》中,是“高句丽”与“高丽”二者并用。以后的史料中,特别是宋以后,王氏高丽在朝鲜半岛北部立国,高丽之称则是指他们。历史上,因句丽所在地方包括了古高丽的地方,所以,人们常因句丽与高丽地相同、名相近,句丽王曾封为高丽王而将句丽称谓高丽。

句丽与古高丽不同,与后高丽也不同。

公元前108年,汉武帝灭古朝鲜以后,把句丽划归玄菟郡的一个县。古朝鲜也称古高丽,已经被灭,不存在了。而句丽却存在。显然,公元前108年以前,句丽与古高丽曾经同时存在过,说明,二者是两个不同的国家。

而后高丽,则是在句丽被唐高宗灭掉250年以后,公元918年(后梁末帝贞明四年),由新罗人王氏,在鸭绿江以东的北部地区建国时所用的名称。不过是延用了远古时的国名而已。

高丽国,是周武王统一中国后,把古朝鲜这个地方,册封给商朝王子箕子的国名。

据《史记》、《后汉书》、《资治通鉴》等史料记载,箕子的领地属于侯爵,因在古朝鲜的地方,所以也叫朝鲜。古朝鲜是黄帝后人,王俭建立的国度。其地包括,东北的南部和朝鲜半岛。另外,那里也是商朝人的先祖居住地,所以箕子才不受周禄,自回故里。大周王朝则做了个顺水人情,周武王册封箕子为高丽侯,人们仍称其为朝鲜。秦汉间,朝鲜被燕人卫满夺取,又称为卫满朝鲜。

古朝鲜(古高丽),曾分出了古辰国等。到西汉时,古辰国又分成了马韩、弁韩、辰韩……。

高句丽和高丽,二者从地理、民族、历史、政治等各方面都没有任何联系。古人在文字上是很严格的,“句丽”与“高丽”根本就毫无关系,不过是古代后人以其发音相似,又同在东夷,便主观地用了相同汉字来表示而已。

句丽的国度起源于东北大平原的北部,是在东北中部从北向南,再向北发展的。强盛时,几乎占据了东北和朝鲜半岛的大部分地区,历时近八百年。

公元668年,唐高宗总章元年,句丽被唐所灭。

公元670年,唐高宗咸亨元年,高句丽遗臣"大长剑牟岑率众反,立故句丽王高藏外孙安舜为主并派信使到新罗要求新罗承认其合法地位。新罗马上承认了安舜的句丽王位并提出相互联盟反唐的建议。唐高宗以高侃为东州道行军总管,李谨行为燕山道行军总管发兵来讨伐经过四年的战争,最终平定了高句丽遗民叛乱安舜逃到朝鲜半岛今韩国益山市的地方,建立了报德国。随后唐高宗又以新罗王金法敏"纳高丽叛众,略百济地守之"为罪名讨伐新罗

唐高宗上元3(公元676年)2正式将安东都护府治所迁往辽东故城(即今辽宁辽阳)从而将百济故地以及包括平壤在内的大同江以南高句丽故地让予新罗,使新罗统一了朝鲜半岛大部分地区。

唐仪凤2(公元677年)2月,唐朝将安东都护府再次迁新城(今辽宁抚顺高尔山城)同时任命原高句丽末代国王,已经被唐朝任命为工部尚书高藏为辽东州都督,封朝鲜王。

——但是,句丽没有再复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