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你介绍我是谁 大家好!我是朱乐平名师工作室“一课研究”团队第13组成员吴剑英,来自舟山定海柳行中心小学,很高兴与您再次相遇! 2 本期内容有哪些 1. 听一听:数学课程标准(三) 2. 读一读:数学课程目标 3. 做一做:学以致用 3 轻轻松松听听书 4 坚持阅读8分钟 课程目标结构体系是怎样? 课程目标体系结构是怎样呢?它不同于过去那种单一教学目的的表达方式,分“总目标”、“具体目标”和“学段目标”三个层次来展开。 数学课程总目标是什么? 1.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 体会3个联系,数学知识、数学与其他学科、数学与生活,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 数学课程具体目标是什么? 知识技能 ●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模等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经历图形的抽象、分类、性质探讨、运动、位置确定等过程,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处理数据、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获取信息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等解决简单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思考 ●建立数感、符号意识和空间观念,初步形成几何直观和运算能力,发展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体会统计方法的意义,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 ●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 问题解决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 ●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情感态度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 ●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 ●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学段目标怎么分? 学段目标 在总目标引领下,“学段目标”又分三个学段来阐述。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学段:4~6年级;第三学段:7~9年级。《课程标准》在关于三个学段的学段目标中,对于具体目标的每一方面的表述,都照顾到各个学段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体现了层层深入、步步提高的意图,也反映了课程内容螺旋式上升的思路。 学段具体目标是什么? 学段目标 三个学段目标也是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展开,具体见《数学课程标准》,本文不一一展开。 5 做一做:学以致用 1. 填空 (1)数学课程目标体系分( )、( )、( )三个层次展开。 (2)数学课程总目标是让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 )、( )、( )、( )。 (3)总目标中要让学生体会( )、( )、( )之间的联系,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具体目标从( )、( )、( )、( )四个方面进行阐释。 ![]() 参考 (1)总目标 具体目标 学段目标 (2)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基本思想 基本活动经验 (3)数学知识之间 数学与其他学科 数学与生活 (4)知识技能 数学思考 问题解决 情感态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