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晋中文化

 yzsr273 2017-01-30
卷三十七·  第一章 群众文化 第一节 文化设施 文化馆(站) 晋中市群众艺术馆 1960 年, 晋中地区成立文化视导组, 编制 7 人, 主要工作是检查指导全区各县市、 厂矿、 文化馆、 农村俱乐部的活动, 贯彻党的文化工作方针、 政策, 总结交流各地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经验。 1975 年 10 月, 文化视导组和农村文化工作队合并建立晋中地区文化馆, 编制 22 人。 1980 年 6 月, 更名为晋中地区群众艺术馆。 主要职能是研究、 指导全区社会文化工作, 辅导群众文化艺术活动, 组织培训群众文化艺术骨干, 兼管全区图书工作, 组织承办全区性的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和参加全省、 全国群众文化活动节目作品的选拔推荐等。 内设办公室、调研室、 美术组、 音工组、 图书组、 辅导队, 编制增至 50 人, 并配备有辅导群众文艺的各种乐器、 道具等器材。 1986 年, 组织参加全国音乐舞蹈比赛取得显著成绩, 被山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记集体三等功一次。 2000 年 10 月, 晋中市人大一届一次会议召开, 晋中正式撤地设市, 晋中地区群众艺术馆更名为晋中市群众艺术馆。 至 2005 年, 内设部室有办公室、 音乐部、 辅导部、图书管理部、 美术摄影部和调查研究部。 有职工 45 人。 县级文化馆 清末, 民间群众文化活动多系爱好者自由组合, 没有固定机构与场所。 民国初年, 昔阳、 榆社、 辽县、 和顺、 太谷等县设立通俗教育馆。 民国 7 年(1918), 榆次县在原有寅宾馆内建阅报室, 政府购置书报, 任人阅览。 民国 17 年(1928) 后, 各县陆续改设或增设民众教育馆(简称民教馆), 一般由 2 人~3 人管理, 主要开展报刊图书馆阅览活动。 抗日战争开始后, 辽县、 和顺县将民众教育馆改建为人民文化馆, 利用报纸或自编自印的小册子, 向群众宣传抗日救亡的重大意义, 并自编自演文艺节目, 逢年过节到八路军驻地慰问演出。 1949 年 10 月, 全区各县文化馆普遍建立, 业务活动主要是开展演幻灯、 读报纸、 听广播、闹票儿、 办展览、 出黑板报以及辅导农村各种文化活动。 1951 年, 各县文化宣传队并入文化馆,下乡 演出活动增多。 各区 (乡 ) 政府也确定专人负责与文化馆联系, 共同推动农村文化工作。 1952年 3 月, 文化宣传队撤销, 各县文化馆留下 6 人~10 人, 开展辅导、 服务两项工作。 1953 年,平遥群众晋剧团隶属于文化馆, 由于有程玉英等一批艺术精湛的演员, 整团被晋中专署接管。1954年, 平遥文化馆重新招聘组建平遥人民晋剧团, 后与文化馆脱离, 成为独立的文艺团体。 同年,昔阳县、 榆社县文化馆工作开展活跃, 被列为全省重点单位。 1958 年公社化后, 公社一级开始设文化辅导员, 专门负责群众文化工作。 1964 年, 寿阳县文化馆在学习“乌兰牧骑” 的基础上,组织农村文化工作队, 长年走乡 串户深入农村一面演出、 一面辅导。 后改建为朝阳歌舞团, 主要参加当地组织的一些大型演出活动, 偶尔也到周边县市演出歌舞剧。 “文化大革命” 初期, 多数县文化馆受到冲击。 1970 年后, 各县陆续恢复文化馆, 增添了管理乡 镇文化站的职能。 工作人员经常深入农村文化站、 厂矿举办歌咏比赛或演出“样板戏”,组织和辅导文化站开展基层文化工作。 至 1978 年, 各县市文化馆一般设有音乐组、 美术组、 摄影组、 创作组等, 各种专用器材设备也初具规模。 1979 年, 各县市文化馆增设舞蹈表演组, 左权、 平遥、 祁县文化馆还增设戏剧、 书法小组, 平遥文化馆购置部分音响和音像设备, 辅导群众文化和开展社会服务, 同时开始采用“以文补文、 多业助文” 等形式, 由组织小型文化活动向组织大型文化活动转变。 1985 年, 山西省文化厅授予昔阳县文化馆“文明文化馆” 称号。 1988 年,榆次文化中心大楼建成并投入使用, 总计投资 210 万元, 建筑面积 2032 平方米, 内设舞厅、 录 像厅、 卡拉 OK 活动室、 图书室、 培训场所、 展厅等。 同年, 榆次市文化馆被省文化厅评为国家级标准文化馆。 1995 年, 寿阳县文化馆的文艺宣传队被国家文化部、 人事部授予“全国文化先进集体” 称号, 左权县文化馆被省文化厅、 人事厅评为“先进集体”。 1998 年, 介休市建成文化大市场, 占地近 4000 平方米, 文化馆迁入大市场内办公。 2000 年, 榆次区文化馆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标准文化馆”; 左权县文化馆被省人事厅、 文化厅命名为“先进集体”, 并被中共山西省委、 省人民政府授予“模范单位” 称号, 被省劳动竞赛委员会荣记集体一等功。 2003 年, 榆次区投资 1 亿元建设的文化艺术中心投入使用, 内设功能比较齐全, 有影厅、 剧院、 游艺室、 培训室等, 是晋中市辖区内标准最高的文化活动中心。 同年, 和顺县投资 1000 万元动工兴建文化活动中心, 2005 年底投入使用。 1949 年各县文化馆概况表 表 37-1 县 名 建馆年月 编制人数 主要设备 馆长 榆 次 1949. 10 6 民间乐器、 幻灯机 初 六 太 谷 1948. 10 7 收音机、 阅报栏 周克勤 祁 县 1948. 10 4 乐器、 干电收音机 薛贵棻 平 遥 1949. 4 6 报刊、 乐器 段 毅 介 休 1949. 7 3 幻灯机、 报刊 雷 霆 灵 石 1949. 10 3 宣传栏、 报刊 侯德长 寿 阳 1949. 6 3 收音机、 乐器 霍润能 昔 阳 1949. 3 3 民间乐器、 报刊 翟和贵 和 顺 1949. 9 3 干电收音机 赵克毅 左 权 1949. 4 3 图书、 收音机 杨凤鸣 榆 社 1949. 3 3 乐器、 报刊 周文郁 2005 年晋中市群众艺术馆、 各县区市文化馆基本情况表 表 37-2 编制 人数 从业人员(人) 举办展览个数(个) 组织文艺活动次数(次) 举办训练班 藏书(册) 内设 机构 实有高级职称中级职称班次(次) 结业人次(次) 晋中市 晋中市群众 艺术馆 2057 100 39 84 37 308133300 445 31 3 8 1 36 300 普遍设音乐、舞蹈、调研、美术、书法、摄影和综合办公室 榆次区文化馆 32 300 21 2 6 3 400 0 介休市文化馆 14 150 3 3 5 3 150 0 榆社县文化馆 13 111 5 3 6 2 226 0 左权县文化馆 15 101 9 2 5 2 400 0 和顺县文化馆 9 8 0 1 5 10 3 150 0 昔阳县文化馆 15 140 6 3 5 2 215 1000 寿阳县文化馆 28 280 7 2 4 2 230 30000 太谷县文化馆 19 130 8 6 5 2 50 1000 祁 县文化馆 12 100 5 4 20 10 350 1000 平遥县文化馆 24 9 0 3 4 6 4 600 0 灵石县文化馆 10 130 1 2 4 3 274 0 2005 年晋中市群众艺术馆、 各县区市文化馆基本情况表 表 37-3 年末固定资产原值(千元)公用房屋建筑面积(M2) 由本馆指导的单位 主要设备 业务 用房 农村集镇文化中心(个) 文化俱乐部(室) 图书室(个) 文化户(户)群众业余演出团队(个) 晋中市 6579 183391130873 949 380 871 236 普遍配备电脑乐器图书音像设备等 晋中市群众 艺术馆 642 1570 1510 0 0 0 0 0 榆次区文化馆 2929 2200 2000 10 256 10 24 0 介休市文化馆 398 825 520 6 20 5 37 0 榆社县文化馆 309 1230 60 4 8 7 38 21 左权县文化馆 550 2185 1696 3 80 70 25 3 和顺县文化馆 340 1360 170 10 120 70 15 5 昔阳县文化馆 479 3500 2120 12 50 18 16 14 寿阳县文化馆 255 1200 980 2 40 30 200 150 太谷县文化馆 158 1325 660 3 8 3 10 12 祁 县文化馆 81 717 165 5 147 90 256 16 平遥县文化馆 78 0 0 12 210 70 190 13 灵石县文化馆 360 2227 1427 6 10 7 60 2 乡 镇文化站(中心) 1959 年, 昔阳县大部分公社建立文化馆, 负责组织辅导全公社各管理区的俱乐部活动, 是晋中最早的乡 (公社) 一级专门文化机构。 1961 年撤销。 1979 年, 榆次、 灵石、 昔阳、 和顺、 左权、 榆社等县的部分公社首批建起文化站, 全区共有 26 个, 并配备专职辅导员, 负责指导各村开展文化活动。 1980 年后, 建站规模逐步扩大, 组织活动内容增多, 主要设备有图书、 扩大器、 放映机、 幻灯机、 乐器、 文体器材等, 并建有业余剧团, 成为集影剧演出观看、 图书阅览、 科技培训、 游艺娱乐、 体育、 展览等活动为一体的乡 镇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 1981 年, 国家文化部拨款 2 万元, 在寿阳县宗艾建起集镇文化中心。 1982年, 省文化厅拨款 2 万元, 在榆社县云簇建起面积 200 平方米的文化活动中心。 1983 年, 省文化厅拨款 10 万元, 在榆社县讲堂建起简易影剧院和 11 间文化活动场所, 建筑面积 865 平方米。省文化厅和地区文化局为平遥县段村文化站拨款 3 万元, 建成活动室, 面积 500 多平方米。 1984年, 榆次、 祁县、 平遥、 灵石、 和顺、 昔阳、 榆社等 6 县市在各乡 镇普建文化站, 和顺县松烟乡文化站被省文化厅命名为“先进文化站”。 昔阳县财政拨经费 1. 2 万元, 由县文化馆支配作为乡镇文化站活动经费补助, 全县向社会公开招聘 15 名文化站辅导员。 1985 年, 太谷、 寿阳、 左权等 3 县普及文化站。 同年, 榆次市什贴镇文化站被命名为省级先进文化站, 榆次市获得省级普及文化站先进市(县) 的嘉奖。 1990 年, 国家文化部在榆次市使赵乡 文化站召开现场会, 使赵乡文化站获得“全国先进文化站” 称号。 至年底, 全区 11 个县市的 189 个乡 镇全部建起文化站。 1999 年, 榆社县城关镇、 云簇镇、 郝北镇、 社城镇、 北寨乡 建成 5 个重点文化中心活动场所, 总投资 142. 4 万元, 占地面积 5733 平方米, 建筑面积 1962 平方米, 设有多功能活动室、 图书室。 2000 年, 灵石县静升镇文化中心被省人事厅、 文化厅命名为“先进集体”。 2001 年, 全市撤并乡 镇后, 118 个乡 镇有 114 个文化站、 167 名文化站辅导员。 截至 2005 年底, 榆次、 祁县、介休、 寿阳等县区市乡 镇文化站机构健全, 辅导员工资待遇落实, 活动开展正常, 其他县文化站经费困难, 工作受到一定影响。 2000 年~2001 年撤并乡 镇前后晋中市乡 镇文化站概况表 表 37-4 名 称 撤并乡 镇前 撤并乡 镇后 乡 镇数 文化站数 辅导员数 乡 镇数 文化站数 辅导员数 榆次区 15 15 24 10 10 14 介休市 20 20 17 10 10 17 榆社县 14 14 15 9 9 14 左权县 15 15 17 10 10 14 和顺县 15 15 15 10 10 12 昔阳县 20 20 16 12 12 16 寿阳县 22 14 16 14 10 13 太谷县 14 14 14 9 9 9 祁 县 12 12 13 8 8 8 平遥县 24 24 25 14 14 25 灵石县 18 18 18 12 12 13 合 计 189 181 190 118 114 167 农村文化室 民国以前, 各县群众文化娱乐活动以“结社” 形式进行, 一般是一村为一社, 每年有 2 户~5 户为社头, 由社头组织元宵节娱乐活动和庙会祭祀活动。 抗日战争爆发后, 在抗日民主政府领导下, 根据地农村普遍建立民革室, 民革室是唤起民众奋起抗战的综合性文化活动场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50 年全区农村开始组织俱乐部、 扫盲夜校或文化室, 因地制宜开展各种小型多样的文化活动, 活动室面积一般在 30 平方米~100 平方米, 有的配有简易桌凳,有的配备广播扩音器, 好一些的还有图书、 报刊以及锣鼓乐器等。 至 1956 年, 全区农村俱乐部、文化室达 2100 个。 其中昔阳县最多, 有 350 个, 成为全省的“文化活动先进县” 之一。 和顺县的 3 个农村俱乐部被省文化厅评为先进单位。 1958 年, 山西省文化厅在昔阳县召开农村文化工作跃进大会, 《山西日报》 发表题为《让昔阳之花开遍全省》 的社论。 同年, 中共昔阳县委书记出席全国农村文化工作会议, 在会上介绍了开展农村文化工作的经验。 1959 年, 晋中地区农村文化工作现场会在平遥县柏森村召开, 柏森村俱乐部获“晋中地区模范俱乐部” 称号。 1964 年“四清” 运动开始后, 全区农村俱乐部陆续改称文化室, 仍以组织村民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为主。“文化大革命” 期间, 多数文化室改为政治夜校, 活动重点是学习《毛泽东选集》、《毛主席语录》和开展政治形势宣传教育。 1978 年 12 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农村政治夜校改为俱乐部、 社员之家或文化室, 活动内容主要有学文化、 学技术、 学科学知识及开展唱歌、 跳舞、 音乐、 美术、 书法比赛等。 至 1989年, 全区经常开展活动的农村文化室有 2670 个。 1990 年后,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发展,农村个体文化户和民营文化实体逐步兴起, 主要有民间剧团、 个体放映队、 业余乐队、 文化大院、农民书屋等。 比较典型的有昔阳李洪一农民书屋, 左权麻田张小保家庭图书馆, 祁县权勇个体放映队, 祁县麻万川、 太谷墩坊、 寿阳祁氏和安胜等文化大院。 截至 2005 年底, 全市共有农民书屋 16 个, 建筑面积 672 平方米, 总藏书 8. 05 万册, 年接待读者 6. 15 万人次; 文化大院 54 个, 年受益 78 万人次; 个体放映队 29 个, 年放映电影 5708场, 收入 15. 41 万元; 民间剧团 19 个, 年演出 3138 场, 总收入 245 万元。 俱乐部、 文化宫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晋中各县开始兴办俱乐部, 修建文化宫。 类型有各级工会组织筹建兴办、 厂矿企业设立、 农村大队自办三种。“四清” 运动期间, 农村俱乐部逐渐由文化室代替。 至 1983 年, 主要有平遥县工会在城隍庙内创建的工人俱乐部, 灵石县总工会在旧城南街建成的工人俱乐部, 太谷县俱乐部, 榆次晋中工人俱乐部、 军分区军人俱乐部、 榆次工人文化宫等。 此外, 部分大中型工矿企业也建有工矿俱乐部, 规模较大的有榆次经纬厂、 山西锦纶厂文艺中心, 太谷 349 厂、 汾西矿务局文化宫等。 俱乐部、 文化宫设备完善, 设有剧场、 影院等活动场所, 有的还设有业余剧团或歌舞团。 榆次工人文化宫等还组织文艺创作、 书画展览、游艺等活动。 1984 年 8 月, 左权县职工俱乐部建成, 有 1500 个座位, 建筑面积 2731 平方米。1990 年~2005 年, 各地的俱乐部、 文化宫逐渐演变为演唱、 跳舞、 放映录像和电影等综合性文化活动场所。 榆次的工人俱乐部、 文化宫和经纬厂俱乐部办起营业性舞厅, 军分区军人俱乐部开办保龄球馆, 锦纶厂俱乐部开办食品超市, 榆次工人文化宫拆迁后在原址建起颐景国际大酒店。 剧院 电影院 剧院 清末民初, 露天剧场、 戏台(也称乐台、 乐楼、 乐亭) 遍布全区城乡 , 有戏剧演出时,观众免费入场, 站立观赏。 民国 19 年(1930), 太谷县借用东寺院“四合院” 式的建筑特点, 在寺院上空遮盖苇席或白布, 使观众免受日晒雨淋之苦, 始有临时“戏院”。 民国 25 年(1936),榆次县参照西方舞台形式, 创建群英舞台, 内分池座和包厢, 实行买票看戏。 民国 35 年(1946),榆次县又在北门外树林街盖起席棚戏园, 贫苦百姓多在此看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榆次、 太谷、 祁县、 平遥等县相继建成现代化的城市剧院, 同时各大村大队也开始建设新式露天剧场。 至 1989 年, 全区共有榆次市前进剧院、 太谷县延风剧场、 祁县人民剧院、 平遥县人民剧院、 介休县人民剧院、 寿阳县长征剧院和灵石县灵石剧院共 7 座。昔阳、 和顺、 左权、 榆社等 4 县仍用礼堂或俱乐部演戏。 此外, 榆次晋华纺织厂、 经纬纺织机械厂、 山西锦纶厂、 晋中军分区、 介休汾西矿务局也分别建有职工剧院。 1995 年后, 城市演出市场日趋萧条, 各剧院接待演出明显减少, 有的处于歇业状态。 榆次前进剧院于旧城改造时拆除, 太谷延风剧场改建为保龄球馆, 祁县人民剧院改建为超市, 介休人民剧院改建为文化大市场。 2003 年, 榆次区建成文化艺术中心, 其中设有可容纳千人的小型影剧院一座。 至 2005 年, 只有平遥县人民剧院、 寿阳长征剧院和灵石剧院仍然存在。 电影院 民国 33 年(1944), 朝鲜人山大在平遥县城隍庙内建立常识电影院, 放映《滑稽漫画》 等影片, 为晋中最早的电影放映场所。 民国 35 年(1946), 阎锡山军队的军官姚某在榆次北门外开办胜利电影院, 后被社会服务处接管, 更名为社会电影院, 放映员是文水县人于德贵, 使用法国造的 35 毫米座机, 放映的影片有《武松大闹狮子楼》 等无声影片。 榆次解放前夕, 因影片来源困难, 以演戏剧为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除榆次遗留的一座旧电影院外, 其他县乡 放映电影都在庙院、 操场等空旷地方。 1956 年后, 各县陆续兴建电影院。 1981 年后, 部分公社(乡 镇) 也开始兴建电影院。 至 1989 年底, 地、 县两级共建有电影院 13 座, 乡 (镇) 建有电影院 17 座。 1990 年后, 由于电视的普及和人民文化生活的多样化, 各电影院的观众上座率逐年下降,经营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 2002 年后, 晋中电影院、 榆次影城先后加盟北京新影联公司, 由北京公司供片。 2005 年, 17 座农村乡(镇) 影院全部停业, 13 座城市专业影院有 4 座被拆除或改变用途, 其余 9 座影院除榆次影城、 昔阳电影院经过重建或维修条件较好外, 晋中、 平遥、 介休、灵石、 寿阳、 和顺、 榆社等 7 座影院均年久失修, 设备老化。 2005 年晋中市、 县两级电影院情况表 表 37-5 分布地址 电影院名称 兴建年月 座位数 2005 年底现状 榆次区 榆次电影院 1965 1026 拆 除 榆次区 榆次影城 2003 1482 营 业 榆次区 中都电影院 1983. 06 1214 改作超市 榆次区 晋中电影院 1984. 10 1036 营 业 介休市 红旗电影院 1960 1115 不定期营业 太谷县 太谷电影院 1956 1234 改作超市 祁 县 祁县电影院 1976. 05 1200 兼并停业 平遥县 平遥电影院 1959 1004 不定期营业 灵石县 灵石电影院 1983 1000 不定期营业 寿阳县 寿阳电影院 1976. 05 1200 不定期营业 昔阳县 昔阳电影院 1969 1180 不定期营业 和顺县 和顺电影院 1984. 09 1000 不定期营业 左权县 左权电影院 1960 900 拆 除 榆社县 榆社电影院 1981 996 不定期营业 2005 年晋中市乡 镇电影院情况表 表 37-6 分布地址 电影院名称 兴建年月 座位数 榆次郭家堡乡 柳东电影院 1981. 05 1100 榆次张庆 张庆电影院 1982. 07 1000 榆次东阳 东阳电影院 1983. 04 1000 榆次沛霖 沛霖电影院 1983. 04 750 介休义棠镇汪沟 汪沟电影院 1984. 11 800 介休义安 义安电影院 1984. 02 685 太谷范村 范村电影院 1984. 01 800 太谷北洸 北汪电影院 1984. 01 800 平遥宁固 宁固电影院 1983 700 寿阳松塔 松塔电影院 1983. 08 675 寿阳宗艾 宗艾电影院 1984. 02 700 和顺松烟 松烟电影院 1984. 10 650 和顺李阳 李阳电影院 1985. 05 500 和顺青城 青城电影院 1985. 10 650 和顺牛川 牛川电影院 1984. 08 1000 和顺喂马 喂马电影院 1985. 10 650 左权堡则 堡则电影院 1985 650 第二节 民间文艺 社 火 清末民初, 晋中各县的传统社火主要分歌舞表演、 吹打乐和灯火等三大类型, 大多集中在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进行, 俗称闹元宵或闹红火。 其中, 歌舞表演形式有背棍、 铁棍、 抬阁、扤棍、 高跷、 斗活龙、 跑旱船、 鱼翁戏海蚌、 抬杠箱、 二鬼摔跤、 游九曲、 跑莲灯、 黄烟炮、 跑驴、 跑竹马等; 吹打乐常见的有《八音会》、《狗嘶咬》、《牛斗虎》、《得胜鼓》、《十样景》 等; 灯火有锅子火、 塔塔火、 火流星、 起火、 顶杠灯、 瓦翁灯、 迎灯、 灯山、 打铁花、 煤灯、 提灯、 绵山十景灯以及介休、 昔阳两县特有的冰灯和冰山灯等。 抗日战争开始后, 大部分民间社火停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民间社火逐步恢复和发展, 并与扭秧歌、 打花鼓、 霸王鞭以及街头文艺活动配合进行。 1959 年~1965 年, 晋中专署三次举办大型民间文艺汇演, 推动全区民间社火活动。 1970 年后, 各县民间社火新增加的表演形式有电光背棍、 铁棍、 扤棍, 电动鱼虫鸟兽造型和高山流水模型, 还有群众喜闻乐见的大头娃娃、 猪八戒背媳妇、 孙悟空大闹天宫及狮子滚绣球等。 活动时间也由农历正月十五扩大到五一节、 国庆节等节日。 昔阳县、 太谷县在每年的八一建军节, 也进行社火表演活动。 1995 年后, 社火逐渐融入商品信息、 科技信息、 法制宣传等新的内容。 2005 年元宵节, 晋中市政府投资 200 多万元举办民间社火活动, 参与民众达 20 多万人。 太谷灯 清代道光年间, 太谷商号遍布全国各地, 商人们除选购各地精美彩灯外, 还用重金套购进贡的宫灯运回太谷, 于每年元宵佳节悬挂在县城四条大街商户门前。 入夜时分, 点燃蜡烛, 顿时全 城灯火辉煌, 五彩斑斓, 周围百里, 竞相争看。 清末, 太谷县能工巧匠开始仿制出售, 分大、 中、小三类, 形状有圆形、 四角形、 六角形、 八角形、 枣核形、 花篮形等。 框架多用紫檀木、 枣木、梨木制作, 立架雕有龙凤图案并配饰流苏。 外罩多锦缎、 轻纱或玻璃, 上绘花鸟虫鱼、 人物山水,或题有名人诗词、 格言、 警句等。 向有“南庄(榆次) 火、 太谷灯, 徐沟背棍爱煞人” 的民谚流传。 民国 26 年(1937), 日军侵入晋中后衰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虽又恢复挂灯习俗, 但因做工简陋, 已不壮观。 1988 年元宵节, 太谷县组织艺人用 1000 个大小玻璃药瓶和 400 个大小灯炮组装成“太谷白塔灯”, 模仿逼真, 玲珑剔透, 轰动一时。 1989 年, 太谷灯多改制成花色灯笼, 观赏价值不大。 1995 年~2005 年, 除各商铺和企业门口多挂有纱灯外, 居民宿舍、 院落门口普遍挂有小灯笼、 串串灯等, 用以增添节日气氛。 南庄火 明代初年, 榆次县南庄村开始制作并燃放架火。 腊月, 由全村男女动手制作。 农历正月十四日竖立街头, 供人观赏, 正月十六日至正月二十一日晚上燃放。 架火分为 12 层(农历闰月年为13 层), 由 12 张木桌叠架崛起, 不需通天柱固定, 故称“无根架火”。 底部两层, 用各色彩纸扎成亭台牌坊, 内塑山水人物。 从第三层到顶端, 每层又扎成殿宇楼阁形状, 层层飞檐高挑, 露柱明窗。 最高顶部扎有城门, 城上插有两面杏黄大旗, 分别书有“风调雨顺、 国泰民安”。 从顶至底, 皆用无数个精心编织成各种图案纸套的大小花炮披挂, 个个花炮都由导火线连接成串、 成方、成格。 整个架火, 近看似宫殿, 远看像宝塔, 气势宏伟雄壮, 制作精巧玲珑, 为省内独有。 点燃时, 先由飞串的响炮将架火四周用铁丝连接成网络状的各种陪衬炮火相互引爆, 然后火种(俗称响启儿) 飞向架火的第一层, 由第一层的两条主导火线引串到顶端, 再由各层的横向导火分线将整个塔架上的彩炮引爆。 几乎是同一时刻, 全部架火爆炸, 炮声震天动地, 火花光彩夺目。 火光散后, 12 张木桌依然耸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南庄架火燃放逐渐减少。 1980 年后再度兴起, 作为榆次元宵灯火活动的压轴节目在市区燃放。 2000 年元宵节, 阳泉市文艺活动组织机构,特邀南庄架火前往助兴。 2004 年, 第六届中国民间艺术节在榆次举办期间, 南庄架火模型在榆次老城广场陈列。 至 2005 年, 南庄架火经常参加晋中各地元宵节等节日活动或大型庆典活动。 祁县盒子火 起源于宋代, 兴盛于清代中后期。 外型似五尺见方的一个完整纸盒, 实际内分三层, 每层盒内都用纸扎有戏曲人物造像或山水花卉等景物。 整个大盒四周绘画, 底部垂有各色彩穗。 至 2005年, 每年元宵节悬挂在县城商户门前, 与灯棚(县城大街用白布遮顶, 内点蜡烛, 供游人观赏)相互映辉。 农历正月十六日晚点燃时, 先燃底层四壁, 出现景物供人观赏。 第一层燃完后, 自行再燃第二层, 层层隔离, 又层层连续, 犹如三级火箭自行传送火种一般, 为全省罕见的景致之一。 寿阳耍鬼 清末民初, 流传在寿阳县平头乡 沟北村一带, 每年农历七月十三日(相传为黄帝生日) 举行,也称“爱社”。 主要根据轩辕黄帝打败蚩尤的故事梗概, 由 24 个头戴各种假面具的“魂头鬼” 与蚩尤斗智、 斗谋、 斗武、 斗技, 最后打败蚩尤, 取得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停演。 1988年恢复后, 至 2005 年仍进行活动。 灵石“十八罗汉” 十八罗汉原为晋南“威风锣鼓” 中的一部分, 因擂鼓人身强力壮, 鼓声震天, 象神话中的罗汉一样, 故名“罗汉锣鼓”, 后又因整个表演中有 18 套鼓点, 才改称“十八罗汉”。 清末, 流传在灵石县道美、 石柜村一带。 每年元宵节前后, 由村民们自发组织活动, 乐器有大鼓、 大锣、 大钹、 铙子四种, 表演时按一鼓、 二锣、 一铙、 一钹分组, 组与组结队而行, 打鼓者边打边向空中飞舞鼓槌, 敲锣者边敲边舞动锣槌, 击钹者脚尖着地, 脚跟抬起, 双臂此起彼伏, 错落有致。 锣鼓队伍身着彩服, 穿街而过, 姿态英武, 动作潇洒, 锣鼓点激昂宏亮, 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日 军侵入灵石后衰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虽有活动, 但因老艺人多去世, 锣鼓经点也多失传,已不壮观。 1989 年挖掘整理中, 只留有点一、 点二、 点三(十样景)、 点四(四季花) 四套。 1995年后, 灵石县文化部门组织创作人员深入民间, 挖掘论证, 在保留“十八罗汉” 艺术风格的基础上, 进行艺术改革创新, 推出“灵石龙鼓舞” 广场艺术。 至 2005 年, 多次参加省、 市组织的大型文化活动。 榆社霸王鞭 榆社霸王鞭源于十六国时期。 后赵开国皇帝石勒争霸天下时, 每逢胜仗后, 士卒手舞足蹈,举枪挥鞭, 兴舞庆贺。 后渐由军营传入民间, 演化为庶民祈鬼神、 庆丰年、 贺喜事的一种舞蹈艺术。 后赵建平四年(333), 石勒卒于仰天村, 当地人们为了纪念他, 借项羽霸王别姬故事创作出霸王鞭。 初为一男一女表演, 鞭长三尺, 鞭杆用彩带缠裹, 装置小铁环、 小铜环。 男戴红布缠圆圈帽(将军帽), 身着古装, 束腰带, 穿软鞋, 手持鞭, 起舞磕打四肢, 威武雄壮; 女扎头花,身穿彩衣、 彩鞋, 手拿彩扇, 含情脉脉伴舞, 乡 土气息浓郁。 清光绪年间, 流传到县城附近, 由男女多人表演。 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军民将原模式改编, 一男一女为一组, 组组列队成行, 随伴奏乐曲, 女手舞彩扇, 男手持霸王鞭, 有节奏地在肩、 腿、 脚、 手等处磕动, 鞭杆上镶嵌的活动铜铃“唰啦唰啦” 作响, 动作明快, 姿态优美, 情调和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榆社县乡 村盛行霸王鞭舞活动。“文化大革命” 开始后, 活动停止。 1980 年后再度复兴, 1990 年后达到高潮。鞭艺推陈出新, 能磕、 打、 推、 挑、 转、 翻、 荡、 摇、 摆、 甩, 配乐、 服饰也浑然一体。 1996年开始, 晋中地区文化局组织专家对榆社霸王鞭进行创新改革, 霸王鞭由广场舞蹈成功搬上舞台。至 2005 年, 先后参加“中国威海新秧歌大赛”、 山东蓬莱国际“和平” 开幕演出以及中央电视台演播等演出活动, 多次在全省及全国文艺汇演中获奖。 昔阳拉话 清末民初, 在昔阳县城乡 流行, 原名“文故事”, 意即通过舞蹈动作表演故事。 唱词以七字句为主, 舞蹈动作有跺脚、 踮脚、 抱脚、 跌步、 四平架等六种基本步法, 道具有圪节鞭、 竹板、八角鼓、 钱杆儿四种。 每场由八人组成(老生、 小生、 花脸、 小旦各 2 人), 队形分正场、 斜场、进场、 出场, 程式又分大场、 小场。 表演时依据伴奏节奏, 边舞边歌, 边拍边打, 前后穿插, 左右变位, 舞蹈造型画面风格独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表演技巧不断提高, 被列为全省重点民间舞蹈表演形式之一。 代表剧目有《八沿神仙赴蟠桃》、《崔虎抢亲》 等。 彩 车 1960 年后, 榆次县各国营、 集体厂矿企业参加节日文艺活动时, 将汽车改装成宣传车, 上载锣鼓队沿街敲打。 1970 年后, 逐步演变成彩车, 同时活动时间也由五一节、 国庆节改为元宵节。 一般用四吨卡车做运载工具, 车身四周用三合板围成框架, 彩画或书写各种图案标语。 车上造型有的由真人扮演, 有的是泥塑、 木制、 布包, 多数为工农兵形象及山水鸟禽、 楼阁台榭或尖端产品模型等。 整个彩车由五色灯泡或日光灯装饰照明, 晚上游行, 通体明亮, 灿烂辉煌。 1985年后, 增加 “孔雀开屏”、“金龙飞舞”、“仙女散花”、“井水浇地” 等造型。 1995 年后, 彩车制作由国营企业逐步转为民营企业和政府机关承办, 反映的内容进一步增多, 主要有大型工程设施、科技成果展示以及反映晋商文化的驼队造型等。 2005 年元宵节, 榆次集中 40 辆彩车从顺城街出发, 沿榆太路、 文苑路、 锦纶路在市区环绕游行, 彩车造型各异, 灯光耀眼, 鼓乐齐鸣, 群众沿途踊跃观赏。 音锣鼓 明末清初, 音锣鼓在和顺县农村流传。 主要以打击乐器为道具, 边击边舞。 演出形式有全鼓、半鼓之分。 全鼓由 21 人彩扮成须生、 老生、 小生等行当, 分别持有挑头鼓(高音)、 平鼓(低音)、音锣、 大铙、 小镲等 21 件乐器。 鼓点曲牌有《长流水》、《八字鼓》、《四棱鼓》、《磕头鼓》、《连 头鼓》 等。 表演中有踩迓奏、 圆场、 行进、 跨跳等步法。 队形变换有 23 种, 并能编成“八字阵”、“六连环阵”、“老龙盘窝阵” 等十种阵图。 表演中飞铙特技十分抢眼, 背旗飘飘, 鼓罩飞舞, 威武雄壮, 独具一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仍在元宵节和农历七月十五赶庙会时活动。 至 2005年, 只有青城村坚持活动。 左权小花戏 清末时叫“文社火”, 每年元宵节农民在街上边舞边歌, 祈祷丰收。 分生、 旦、 丑等角色,全由男童扮演。 扮演者身着传统戏装, 手拿扇子, 边扭边唱。 民国初年, 逐步形成有简单故事情节的歌舞表演, 伴奏乐器有京胡、 晋胡、 唢呐及锣、 鼓、 木鱼等。 抗日战争开始后, 八路军文艺工作者与当地艺人相结合, 从内容和形式上进行改革, 除在内容上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外, 扮演者增加女童, 角色有各种人物, 服装以现代为主, 道具以扇为主并加彩绸、 烟袋、 马鞭等。 民国34 年(1945) 春, 在晋冀鲁豫边区参议会太行区会议上, 左权县梁峪村文艺队为大会演出小花戏《练兵》, 表演中开扇为靶, 合扇为枪, 鼓点声表示命中, 别开生面, 新颖活泼, 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左权小花戏涌现出大批名艺人。 1953 年 4 月, 名艺人王全籽(艺名满天飞)、 王莲籽, 参加全国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文艺汇演, 并到中南海怀仁堂为中央领导演出小花戏《卖扁食》, 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 1957 年后, 中央歌舞团、 华东歌舞团、 空政文工团、 海政文工团、 总政文工团、 中央音乐学院、 山西歌舞团多次派人到左权观摩小花戏。 1964年后, 小花戏表演由分生、 旦、 丑等角色的传统形式逐步转向以大型歌舞表演为主。 到 1970 年,伴奏乐器增加扬琴、 大提琴、 小提琴以及小号、 拉管、 圆号等。 1985 年后, 流行舞步动作被吸收进小花戏表演中。 1994 年, 左权小花戏《开花调》 代表山西省参加在兰州举办的第四届中国艺术节展演。 至 2005 年, 小花戏演出队表演的《百花迎春》、《太行颂》、《筑路哥哥》 等节目,多次在全省及全国文艺汇演中获奖。 背棍 铁棍 扤棍 背棍、 铁棍、 扤棍是晋中民众喜闻乐见的民间社火。 清朝中期, 伴随着群众集社、 闹元宵等活动而出现, 被人们誉为“云中舞蹈”、“空中戏剧”, 广泛流传于榆次、 太谷、 祁县一带。 辛亥革命后, 已成为每年元宵节不可缺少的传统社火之一。 其中, 背棍是将一个特制的背架捆扎在身强力壮男子的腰、 肩、 背上, 背架的竖棍上站有扮成戏剧人物的儿童, 儿童臀部以下和竖棍缠紧绑牢, 使上下形成一体。 表演时下面背棍者以人字步法随音乐节奏扭动前进, 上面的儿童也随势扭摆上身和双臂, 产生一种特殊的舞蹈效果。 背棍有单人棍即一人背一人、 双人棍即一人背二人、 三人棍即一人背三人等类型, 一般一棍表现一个内容, 也可由几棍组成一个故事。 背棍往往由几根棍、 十几根棍乃至几十根棍组队表演, 煞是热闹好看。 铁棍又称抬阁, 始于抬神像祭祀求祈活动, 后演变成抬人扮戏闹红火。 铁棍是用铁木制成一个小平台或小阁楼, 上装有 2根~4 根竖立的铁棍, 用来固定棍上的表演者。 晋中铁棍一般为十六抬, 表演时每台铁棍的领棍者即“压棍” 者喊号子控制节奏, 抬棍者踩着鼓点, 统一步伐, 徐徐前进, 棍上人物同时进行各种拜舞表演。 铁棍号子既有专用于指挥表演的固定语言符号, 也有即景生情, 根据现场形势即兴创作的鼓动号子。 号子起时, 便是群情激昂、 表演起劲的高潮。 扤棍是在一个可行进的坚固架子上, 装一根可上下左右翻动的长杆, 杆顶固定一座位, 座上牢牢缠定一个扮成故事人物的小演员,如孙悟空等。 表演时, 长杆或上或下或左或右翻动, 小演员手舞足蹈做种种表演, 十分惊险, 在社火队伍里往往作为领头节目为表演队伍开道打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背棍、 铁棍、 扤棍等社火活动减少。 1980 年后, 城乡 社火活动再度活跃。 至 2005 年, 每年元宵节或其他传统节日, 经常有背棍、 铁棍、 扤棍表演。 第二章 戏剧 曲艺 第一节 晋 剧 清初, 晋中各州县城乡 上演的剧种, 主要有蒲州梆子、 上党皮黄、 花腔戏(京剧) 及江南丝竹戏(昆曲) 等。 咸丰初年, 受太平天国北征影响, 蒲州梆子及其他剧种一度中止来晋中演出, 榆次、太谷、 祁县等地富商痛感失去文化娱乐享受, 开始酝酿创立中路梆子新剧种。 同时各地戏剧爱好者、 票友、 合文家(精通戏剧的群众) 也纷纷邀集流落在中路的蒲梆艺人和祁县、 太谷、 太原等地的秧歌艺人, 分别探索和研究中路梆子的唱腔和锣鼓经点。 至咸丰末年, 出现了初具中路梆子特点的榆次黑店班、 面店班、 大马快班、 二马快班及祁县三庆班等班社, 承班人有地主、 富商、 窑主、 店主及衙门班头等, 参加演出者有原蒲州艺人、 当地秧歌艺人以及爱好戏剧的店员、 矿工、农民等, 多数属于为集市、 庙会助兴表演。 清同治年间, 榆次县聂店亚元财主(王守信) , 祁县巨贾金财主(渠源淦) , 以及太谷县富商们先后成立了四喜班、 上班聚梨园、 下班聚梨园、 双庆园及四盛和班等正规中路梆子班社, 演唱艺人全部以长年包份工资从晋南聘请, 乐队艺人多数由本地人充任。 艺人年份(全年工资) 最高达1000吊, 最低的打杂人员为50吊。 因祁县、 太谷、 榆次等财主用重金聘请晋南艺人来演戏, 遂有“祁太镏子(钱串子) 、 蒲州丸子(名艺人) ” 的顺口流传世。 此外, 各班主还修盖有戏房院, 专供艺人歇班时吃住。 晋剧班社转换演出地称为赶台口, 一般规定上下台口间距30公里要连夜赶到,超过30公里可留一天走路时间。 每个台口大多演出三天, 戏价100吊~140吊。 班主不随班辗转,全靠委派的承事人、 掌班人经营, 亏损盈利由班主自负。 全部班子农历十月十五日垛箱(歇班) ,艺人放假回家过年, 来年正月初重新组班。 各班比较出名的艺人有一千红、 八百黑、 一条鱼、 大碗肉、 一杆旗、 盖陕西、 王彩生、 人参娃娃、 大嘴丑、 棒杵红、 秃红、 秃丑、 鱼儿红、 一盏灯、一阵风、 云遮月、 满天星、 天明亮以及坐鼓(打板) 师傅宋兴儿、 葫芦师傅彭根只等。 上演的主要剧目有《满床笏》 、 《和氏璧》 、 《红书笺》 、 《棋盘街》 、 《八义图》 、 《富贵图》 、 《春秋配》 、 《普救寺》 、 《沙陀国》 、 《天飞闸》 、 《扫雪》 、 《伐子都》 、 《回斗关》 、 《盗御马》 、《御果园》 、 《临潼关》 、 《恶虎村》 、 《取北源》 、 《三上轿》 、 《渔家乐》 、 《赵家楼》 、《忠报国》 、 《少华山》 、 《五丈原》 、 《琥珀珠》 、 《炮烙柱》 、 《吉庆图》 、 《梅降裘》 、《丑配》 、 《锋箭头》 、 《落马湖》 、 《偷鸡》 、 《抚琴》 、 《骂门》 、 《反唐邑》 、 《北天门》 、《女忠孝》 、 《祥磷镜》 、 《血手印》 以及昆曲戏《草坡》 、 《嫁妹》 、 《宁武关》 、 《大赐福》等。 清光绪元年至三年(1875~1877) 。 山西全省亢旱, 人死过半, 晋中各州县戏曲活动停止。 光绪七年(1881) 后, 戏剧活动逐步恢复, 但大多数戏班已由原来长年包份制的娱乐性团体, 变为由蒲州艺人自我承班或由中路人领衔承班的商业化经营组织。 同时, 由灾后中路籍贫苦儿童组成科班打出的青少年艺人也登上了戏剧舞台。 光绪十年(1884) 后, 山西中部地区的其他府、 州、 县也陆续承办中路梆子戏班, 人们习惯地把太原府管辖的榆次、 太谷、 祁县戏班叫上路班, 把汾州府管辖的平遥、 介休、 灵石县的戏班叫下路班, 把平定、 辽州管辖的寿阳、 和顺、 乐平、 榆社县等东部山区的戏班叫东四处班。 光绪十五年至三十二年(1889~1906) , 晋中各州县主要的大班社有榆次县的会音班、 大保和班、 双盛园, 太谷县的全胜和班、 坤梨园、 锦梨 (霓) 园、 锦翠园、 双梨园、 永盛园、 上班众梨园、 庆梨园、 吉庆园、 金下班、 喜梨园, 祁县的荣升班、 锦胜园、 吉庆社、 永胜园, 平遥县的协同班、 全福寿班、 同春园、 昌盛班、 永福寿班、 丰仙园、 祝丰园、 仁义园、 春和园、 同意园、 福庆园, 介休县的全福班、 双魁班、 同盛园、 大马锣班, 寿阳县的新梨园、三鸿班、 西福庆班、 忠梨园、 中福庆班、 顺利园、 三义园、 宏福庆园、 乐义园、 万顺园等。 主要 的科班有榆次县的二保和班、 小会音班, 太谷县的二锦(霓) 园、 小坤梨园、 乾梨园, 祁县的小荣升班, 平遥县的小祝丰园, 介休县的绿梨园, 寿阳县的小万顺园等; 主要艺人有三盏灯、 二八黑、老十四红、 折腰红、 玉石娃娃、 十里麻、 老十七生、 子都生、 核桃红、 玻璃翠、 顺腿流、 玉昌红、玉印黑、 八百丑(金大丑) 、 狗儿旦、 八音盒、 夜壶丑、 十六红、 福盛生、 高老旦、 大刀黑、 老十二红、 没骨头(丑) 、 石榴红、 马武黑、 云蛮旦、 老晒戏旦、 睡不着(旦) 、 草上飞 (丑) 、 玉山生(武生) 、 六羊头(武净) 、 茜草花、 黄芽韭, 以及音乐伴奏艺人任应只、 杨甲成、 孙三蛮、 周云、 杨七成、 马锣三、 赵毛蛮、 笑喜喜等; 上演的代表剧目有《斩黄袍》 、 《雁塔寺》 、 《北游宫》 、《显魂》 、 《葫芦峪》 、 《乾坤带》 、 《跤蛸帕》 、 《五月图》 、 《日月图》 、 《九更天》 、 《斩单通》 、 《血诏带》 、 《牧虎关》 、 《七人贤》 、 《忠孝义》 、 《火焰驹》 、 《合凤裙》 、 《红泥关》 、 《百花亭》 、 《二虎庄》 、 《连营寨》 、 《白草山》 、 《梵王宫》 、 《光武兴》 、 《芦花河》 、 《戏叔》 、 《过大年》 、 《黄河阵》 、 《表功》 、 《巴洛和》 、 《文玉带》 、 《豫让桥》 、《南阳关》 、 《拾玉镯》 、 《乌玉带》 、 《串龙珠》 、 《朝金鼎》 、 《困雪山》 、 《八腊庙》 、《鸿门宴》 、 《如意图》 、 《阴魂阵》 、 《赠绨袍》 、 《奚皇庄》 、 《铁冠图》 、 《美人图》 、《春秋笔》 、 《洪阳洞》 、 《对凌花》 和部分昆曲戏等。 其中, 上三班好戏(最好的3个戏班) 有坤梨园、 锦梨园和荣升班, 尤为坤梨园戏班, 在班主三盏灯、 承事二八黑、 大掌班福盛生的带领下, 全班精诚团结、 步调一致, 艺人都把演戏看做是如同中路商人经商一样的正当职业, 台上不粉、 台下不混, 衣、 食、 住、 行都由班规节制, 被中路观众冠以“字号班” 的美名。 同一时期,中路梆子开始沿着中路商人的足迹向山西省北部和塞外张家口、 宣化、 包头、 绥远一带发展, 并有部分艺人陆续在这些商埠定居下来。 清末民初, 晋中各县一度动荡不宁, 戏班承办人逐步转变为衙门汉、 拳术行或包税官之类。同时, 演出人员也逐步改变为以中路籍艺人为主。 民国5年至10年 (1916~1921) , 主要大班社有榆次县的小梨园、 合顺园、 兴梨园, 太谷县的万福园、 锦梨圆、 永盛园、 瑞梨园, 祁县的聚梨园、 兴盛园、 永梨园, 平遥县的凤梨园、 诚梨园、 自盛园, 介休县的四盛园、 同仪园、 聚仪园, 寿阳县的富梨园、 三梨园、 福顺园、 天庆园, 和顺县的喜盛园, 榆社县的玉梨园, 辽县的万盛班等。 主要科班有太谷县的小万福园, 祁县的小聚梨园, 寿阳县的小锦梨园、 成梨园、 双梨园等; 晋中籍或在晋中落户的名艺人有盖天红、 说书红、 十二红、 三儿生、 大珠老旦、 狮子黑、 二蛮旦、 十七生、 砖井黑、 秋富生、 福义丑、 端亲旦、 鹿儿红、 艾成丑、 盖晋阳、 彦章黑、发财生、 四锁黑、 抓心旦、 吃瓜黑、 三三生、 玉兰旦、 富根旦、 白玉鸟、 灵石旦、 李阳黑、 奴子生、 九百丑、 万盏灯、 万人迷、 盖蒲州、 牛头黑、 根元旦、 洒金红, 以及鼓师琴师高锡禹、二丁只、 李万业、 程怡公、 刘全全、 高瑞林、 王昌海等; 代表剧目有《六月雪》 、 《折桂斧》 、《坐窑》 、 《天水关》 、 《空城计》 、 《九件衣》 、 《天飞闸》 、 《凤仪亭》 、 《金沙滩》 、《南北合》 、 《金饯豹》 、 《上天台》 、 《一捧雪》 、 《铁寿图》 、 《打瓜园》 、 《牧羊卷》 、《白蛇传》 、 《出庆阳》 、 《武状元》 、 《吊煤山》 、 《蝴蝶杯》 、 《铁弓缘》 、 《三搜府》 、《百花点将》 、 《百子图》 、 《大报仇》 、 《天水关》 、 《忠义侠》 、 《万花船》 、 《阴阳扇》 、《打渔杀家》 、 《万佛衣》 、 《南阳关》 、 《法门寺》 、 《玉虎坠》 、 《玉堂春》 、 《黄逼宫》 、《双合印》 、 《苏秦激友》 、 《告御状》 、 《反西凉》 、 《玉棋子》 、 《烈火旗》 、 《功宴》 、《双官诰》 等。 期间, 整个中路梆子上三班好戏中, 除自诚园由徐沟人陈玉承办外, 另外锦梨园、 万福园两班都集中在太谷城内。 同一时期, 中路梆子已在晋中各县戏剧舞台占有绝对优势,外来剧种很少入境演出。 平川城乡 开始出现由业余爱好者自发组成的票儿班活动, 特别是太谷县朝阳村李湛、 北洸村曹三少、 祁县城内渠四少等人举办的大型票儿班, 于每年入冬后都要以优厚的待遇邀集各地名艺人“闹自乐” (堂会) , 并通过这类艺人和文人相结合的形式来研讨剧本、 斟酌唱词并进行音乐改革, 成为中路梆子扎根群众、 吸收群众营养的重要一环。 民国14年(1925) 后, 坤角女艺人大牛牛、 二牛牛、 二女只、 筱金枝、 筱金梅及丁果仙、 丁巧云等开始从张家口、 太原来晋中搭班演戏。 同时, 河北梆子中武行艺人自来香、 懿万三、 筱吉仙、赵来福、 王少楼、 刘少珍等也陆续到晋中配合演出, 晋中各县的中路梆子可谓发展到文武齐备,昆乱不挡的鼎盛时期。 民国15年至18年(1926~1929) , 晋中各县承办的晋剧班社多达36个, 其中上路班12个、 下路班8个, 东四处班16个, 男女专业演职员达1620人, 上演本、 会、 出剧目达200多个。 同时, 中路梆子的活动范围已扩展到河北省西部、 陕西北部和内蒙中部地区, 成为横跨山西、 河北、 察哈尔、 绥远、 陕西等省的大剧种, 并取代蒲剧在山西的地位, 被人称作山西梆子。 民国19年(1930) 后, 坤角艺人表演风靡晋中, 先后出现太谷县刘玉富承办的富庆园, 寿阳人董凤来聘请万盏灯在榆次县城承办的坤梨园, 祁县韩国华聘请补牛旦、 王永年(三百儿) 承办的小荣梨园, 以及寿阳县王喜福承办的小红梨园等女子科班。 同时, 说书红、 盖天红、 懿万三(曾落户榆次) 、 玉兰旦、 万盏灯(承班又带徒) 、 二牛旦等老艺人也开始单独收授女弟子。 至民国26年(1937) 夏, 晋中各县崛起的男女演员有小二百万、 小三儿生、 小十三红、 小晒鞋旦、 小北田旦、刘桂英、 程玉英、 刘俊英、 田秀英、 董翠红、 董筱楼、 董桂花、 董金针、 郭凤英、 牛桂英、 梁小云、 李玉杯、 乔玉仙、 刘芝兰、 冀兰香、 郭兰英、 郭红梅、 懿莲春、 懿莲花, 以及音乐伴奏艺人刘柱、 秦亮、 李鹤山、 二老虎等。 同一时期, 太谷县步云剧社等少数戏班开始到上海、 北京、 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