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鸡年养生月历:芒种 夏至

 长沙7喜 2017-01-31

本文专家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风湿科主任 朱跃兰

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胡立明

周围血管科副主任医师 曹建春

中医肿瘤科副主任医师 乔占兵

营养科主治医师 刘芳



芒种: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

夏至: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



养生卡片


饮食

应以清淡为主,可多吃一些清热利湿的食物,像西红柿、草莓、黄瓜、薏米、绿豆、芹菜、莲藕、小米等食物在夏天食用都比较有益,可以根据个人饮食习惯进行相应搭配。最好忌火锅、烧烤和涮菜等。

药浴

每日温水洗澡,能够消暑防病,减轻疲劳,改善睡眠。也可适当进行药浴。芒种药浴以温性草药为主,推荐艾草。取新鲜艾草一束,放入水中煮约一个小时,用药水擦拭身体。此外,用生姜、紫苏也可以,经常用这几类药汤擦拭身体,可以疏通经络,排汗液。

穴位

此季节要注意健脾,按摩可选择脾经原穴:太白穴,对与脾虚相关的胃痛、腹胀、吐泻、月经不调等症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大力指压该穴还能治疗湿疹。该穴位于足部,找穴时手沿着足大趾内侧向下摸,会摸到一个凸起的骨头,下方有个凹陷,就是太白穴了。要有一定力度,每次3~5分钟。

保健

常用的有参苓白术散、四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等,脾虚较重的人可遵医嘱对证服用。芒种时节汗液排出不顺畅,人们长疹子的也比较多。此时,人们可以用刮痧、拔罐的方法排出人体湿毒,坚持每半个月一次,效果会更好。不过,体弱者刮痧、拔罐的时间最好为一个月一次。



“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牵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一句民间谚语道出了芒种夏至节气的特点,夏倦要开始了。夏天人们很容易感到疲倦,显得懒洋洋的。而且夏天气温高出我们的体温,体内的汗液无法发散出来,很容易中暑。那么,随着季节的变换,人们的身体也需要适度调节,通过几个养生方跟老天要个好身体吧。


晚睡早起 午睡补眠

1
晚睡早起


芒种到夏至,我们要顺应夜短昼长的季节特征,应“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因为气候本来炎热,很多人夜晚很难早入睡,不妨适当做个夜猫子。


2
午睡补眠


夏天白昼较长,睡眠容易受到干扰,这时候适当的午睡对身体有很大的好处。而且上午11时至下午1时正是心经当令之时,心要静养,夏季在五行中对应于心,因此夏季午睡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午睡时间一般以半小时到1小时为宜。对于上班族而言,若不能午睡,也可以闭目养神30~50分钟。


食宜清补 苦夏不苦

6月,苦夏开始了。人们常常没有食欲,影响饮食,过多食用冷饮,也会造成脾胃伤害。所以,在饮食上面,一是清淡为主,二是切忌贪凉,三是苦夏“吃点苦”。


1
吃点苦


夏季在“五味”中对应于苦味,主入心经,因此苦味食物大都具有清热解暑、燥湿坚阴的作用,芒种后适当吃一些苦味食物,如苦瓜、莲子、生菜等,对人体大有裨益。正所谓“苦夏食苦夏不苦”。


2
少荤多素


夏季饮食应少荤多素,宜多食蔬果谷物类。在果蔬中尤其推崇“瓜族”,如苦瓜、冬瓜、西瓜、香瓜等。


明代李时珍认为粥是夏季最佳饮食。可将绿豆、莲子、荷叶、芦根、扁豆等清心祛暑之品加入粳米中煮粥,凉后食用可健脾胃,祛暑热。薏米赤小豆粥清热健脾,利湿养肝;冬瓜荸荠粥补益胃肠、生津除烦。


适量运动 早晚为宜

芒种到夏至,虽还不到最炎热难耐的三伏天,但是此时气温也已升高,尤其是正午时分。“汗为心之液”,因此午时运动流汗最易伤心。


对爱运动的人,建议在气温较为凉爽的早晨或者傍晚适当运动。可在公园、森林等空气新鲜的地方,以散步、慢跑、太极拳、广播操为好。


运动别追求大汗淋漓。本来这时气温就较高,若再剧烈运动,就会导致汗泄太多,轻则伤津,重则耗液,不但伤阴液,也会损阳气。


运动时必须保证足量饮水,出汗过多,可适当饮用淡糖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千万别贪凉。忌讳大量饮用冰镇饮料,更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否则会引起寒湿痹证等多种疾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