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修德的几个关键是什么?易经告诉你!|光明觉照原创海报系列六

 为什么73 2017-01-31


说到《易》,大多数人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占卜、算命。可是,一向主张“敬鬼神而远之”、不主张求神问卜,甚至曾教授弟子说乏智谋的人才频繁卜筮的孔夫子,竟然会对《易》显示出极大的热情,到后期更是曾连续反复翻读以至“韦编三绝”。

这是为什么?

“后世之士疑丘者,或以《易》乎?吾求其德而已,吾与史巫同涂而殊归者也。君子德行焉求福,故祭祀而寡也;仁义焉求吉,故卜筮而希也。祝巫卜筮其后乎。”

起初子贡也有这样的疑问,觉得老师的言行前后矛盾,于是就向孔子询问。孔子告诉他,自己并不是否定卜筮,而是更强调德行,一个没有德行的人,神灵也不会去帮助他,所以这种人也不必占筮;广泛积德者,没有必要通过祭祀以求福祉;躬行仁义者,没有必要通过卜筮以求吉祥。

同时,孔子也解释说,《易》不是一本宣传“迷信”的书,它记录的是自然,讲究的是仁德:故《易》刚者使知瞿,柔者使知刚,愚人为而不忘,僌人为而去诈。文王仁,不得其志以成其虑。纣乃无道,文王作。讳而辟咎,然后《易》始兴也。”

孔子说自己是“不安其用而乐其辞”、“乐其知(智)”而“好《易》”,一再强调“吾求其德而已”。孔子告诉我们,“德义”才是《易》的本质。

在《易传·系辞传》中有这样一段话:

“《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是故履,德之基也;谦,德之柄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履,和而至。谦,尊而光;复,小而辨于物;恒,杂而不厌;损,先难而后易;益,长裕而不设;困,穷而通;井,居其所而迁;巽,称而隐。履以和行,谦以制礼,复以自知,恒以一德,损以远害,益以兴利,困以寡怨,井以辨义,巽以行权。”

履,德之基。

履卦,上天(乾)下泽(兑),天下有泽,物畜然后有礼,故受之以履。

履卦教人知礼、行礼,有德之人必然能做到这两点,想要立德、养德的人也应当从这两点开始。

《彖》说“履,柔履刚也。”《系辞》又说“履,和而至”“履以和行”,外柔而内刚,外和顺,内安定,行事有度,周到得当,这是德能有所彰显、作用的前提。

谦,德之柄。

谦,地()下),地中有山,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

乾卦教人不自满、不自傲,懂得韬光养晦、藏拙,尊人、虚心。天下盈亏相续,君子能取中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外均衡各种事物,内平衡自心、言行。

“谦,尊而光”,“谦以制礼”。谦者,有礼,能以礼自制,时时取低位,屈尊显王威。谦卑不会让自己被埋没,反而可以养德、也能使内在德行显露光辉、成为自尊且受人尊敬的人。所以,谦卑就像是花叶的柄、工具的手柄,是人外在形象与内在德行的关联通道、相互促进的方式,是修德须把握住、且容易着手的一点。

复,德之本。

物不可以终尽,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复,上地(坤)下雷),一阳始生,初动于地下。

复,有改正、归本的意思。名利浮华盛极必衰,此为无常;凡夫常受习气作用,任由贪嗔痴慢疑滋长,在无常中颠倒沉浮,在执求中损德。复卦教人,穷繁复简,穷末复本,离欲而反观自照,内在心性初发、显露,子曰“克己复礼为仁”,此是德所以长、立的根本。

时时能反观自照,于事得以脱身,敢于承当、能当家做主,如此才能有“明见”。“复,小而辨于物”,复卦微小的一阳位于群阴暗味之下,但不为五阴所掩没,能于迷途未远旋即回复,恭谨行持于点滴处,用心欲加精微,能于因果虽丝毫而莫敢犯,复以自知”,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则处处可为修身、修心之机,而德生有本。

恒,德之固。

恒者久也,巽),雷风相与,刚柔皆应,君子以立不易方。

恒卦教人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改变、违背人生最根本的道,遇外境变化内心依旧能安守。刚与柔并用,正念不间断,持之以恒,始终如一,唯其不变能应万变,故无为,不以物易,此是德之所以稳固。

恒,杂而不厌。不贪爱这嫌弃那,世相虽杂但内心安定,于一切时、一切事,一心不乱,故能不受制于其中。有原则,有尺度,不忘本,不弃道,于初心无愧,恒以一德。世事无常,亦不离平常,明德之本性无盈亏,而各人德性之养长以此稳定、持久。

损,德之修。

损,),山下有泽,泽之弥深,山之弥高。损下益上,其道上行,《象》曰:“君子以惩忿窒欲”。

损卦教人,遇逆境而顺应,遇困厄而更精进,君子淡欲望,制情绪,宜平心静气,曰“克己复礼”,此是德之所以修,亦是求德者需下功夫之处。

“损,先难而后易”,“损以远害”。初发心、起行处处都显得艰难,而当德性、定力日渐增长,智慧随之增长,加上恒常之修,习惯成自然,也就慢慢变得容易。凡事都有顺有逆,居安当思危,而临危自知祸福相依,遇“损”之处显难,而心中不乱,后则为易。遇亏吃得,吃亏是福;能力越增长,越会藏锋芒,显谦卑,则远是非,远小人;减损、摒除物欲、私欲,德性自然增长,如此怎么不是“远害”?

益,德之裕。

“解”者,缓也。缓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损”。损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解、损、益三卦相连,以损而脱困,以损而得益。益是损后的“得”。

益,风雷,),风雷相互激荡、相得益彰,这是“损”的另一面,《象》曰“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损私欲、损物欲而益心行,韬光养晦,外损内益。益卦教人迁善改过,学会摒弃该摒弃的,放下该放下的,此是德本性之宽厚,也是个人德性增长而越发宽厚、自如之道。

一损一益,就像说“以戒为师”,修身养性、修行求道,都要有所“戒”,有所“行持”,看上去是“损”,其后就是“益”,损益相互为用,见损知益,见益知损,二者实为一体。

“益,长裕而不设”,益以兴利”。德宽厚,行自如,无需矫揉造作,以“损”而“益”,则害远而利兴,这种“利”不是八风五阴的膨胀和陷阱,而是自身的德行、道业的增长,也是因此而有的一个人从内而外的转变,比如气质气度的不同,言谈举止之间自然感召种种善缘,同时“正气存内”则“邪不可干”。

困,德之辨。

困的卦象是),《彖》曰“险以说,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象》曰“君子以致命遂志。”困卦教人,君子处于困顿之中,也不气馁,不失本心,不改道义。“富而无骄易”,在各种好的境缘之中做出好的表现,这是容易的;“贫而无怨难”,在不好的境遇之下,才是真正需要仔细用心分辨“可为”“不可为”的时候,也是真正可以考量、辨析一个人是否真正有“德”的时机,于个人修行而言,处逆境而不馁,这是良好的审视、检点自己,增进修行的机缘。所以说“困,德之辨”。

“困,穷而通”,“穷”有贫穷困顿之意,也有极、尽之意,“通”有变通之意,也有“通顺”“通畅”之意。《序卦》中说“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困是上升中停息、反思的时机,就像我们学习甚至做任何事情,在一段令人欣喜的成长期之后,必然面临平台、瓶颈。这是“升而不已”,看似是停滞不前,实际上是一种潜藏的变化。打破“瓶颈”的方法就在“瓶颈”之中,而唯有不被其吓倒,初心不改而知在方式变通,才能有所突破,“穷”极而“通”。又“困以寡怨”,困卦教人不怨天,不尤人,少忿怒,而能于“困”中坚韧、无愧,以此也少了许多是非争议,远人怨。

井,德之地。

井,),木上有水。自然中,水分沿着树身向上运行,直达树冠;生活里,井水从地底源源不断地被汲引到地面。《序卦》说“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井”在“困”之后,遇困境之时,不去向外界“讨说法”,而是及时返归自心,从自身找原因。而越是要修德之人,越应在各种环境中都效仿“井”的美得,孜孜不倦、不辞劳苦、服务于众生,《象》曰“君子以劳民劝相”。

《彖》中说“井,养而不穷也”,又说“改邑不改井”,井卦教人,内心要有定力、有规矩,这样“德”之水才能有“源”而生生不息,而有德之人,当如井,不仅“利己”,更要心怀众生,发慈悲之心,“德泽似井,养而不穷”,这是德如大地坚实、厚重之性的体现,也是各人修德能“站稳脚跟”之“地”。

“井,居其所而迁”,“井以辨义”,村邑变迁,井不会变动,而井虽不动,其下泉涌流通不息,日月迁徙而弥长新。变中不变,不变万变,这是君子辨识义理所需效仿、参悟之处,如井而知义理,方能成君子之行。

巽,德之制。

巽卦,上下皆是风),意随风,又《序卦》中言“旅而无所容,故受之以巽;巽者入也。”》曰“重巽以申命,刚巽乎中正而志行。柔皆顺乎刚”。风无孔不入、无处不有,是因为它能随方就圆,因势而起落;而所有的变化、顺从,内在又都有着其不改的本性巽卦教人,外当知“审时度势”、“随顺”,内当不改其志,外圆内方。这是“德”所以“制宜”。

“巽,称而隐”,“巽以行权”。巽顺人理,因势利导,隐而不露;教人顺合时宜,能行使权便,当即立断。 

本文为光明觉照网原创,公众号转载请提前联系授权

转载请保证文章完整性并注明:

来源:光明觉照网(ID:gmjz8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