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畜之豬(厚朴中醫學堂堂主徐文兵)

 久病爱中医 2017-01-31
豬古代叫做豕,狼奔豕突。豕加個肉字邊念豚,海豚的豚。如果您問豬和豚的區別,野豬叫做豬,而蓄養的家豬叫做豚。野豬性情兇猛,豁嘴獠牙,皮糙肉厚,肉質很硬,纖維很粗,囊肉脂肪卻不是很多。而家養的豬,飽食終日,無所事事,不僅是閹豬,就是正常的豬也沒了剛烈的本性。所以今天在日本平常吃的豬肉,就寫作豚肉,如果寫成豬肉的話就會被當成是野豬肉。
相比其他的肉類而言,豬肉最大的特點就是隨和,它本身有肉香,但是不突出也不激烈,可以和任何菜餚混搭,隨行就市,烹炒熬燉出各種美味,所以用豬肉做出的菜餚特別豐富。不像羊肉總是帶著膻味,魚總是帶著腥味,牛肉總是沒味,雞肉總是鮮美奪目容不得別的食材。
五畜之豬(厚朴中醫學堂堂主 徐文兵)X

豬肉的第二個特點是油水大、肥膩解饞。以前窮苦人家過日子,缺的就是油水。改革開放以前,賣肉都限量憑票供應,人們買肉的時候都希望買點肥的、帶油的,這樣回去炒菜包餃子才香。還有的專門去買豬肉回家自己煉油,煉出來的豬膏凝固以後晶瑩玉潤,別說炒菜,就是用來拌飯吃,也足以讓人把粗糧當美食。
豬油也叫大油,它有特殊香味,是植物油和其他動物油無法比擬的。比如做魚,魚本身蛋白質多,脂肪含量少,腥味多,香味少,所以只能澆汁入味,藉助外物、外力給魚提味。這時候,如果用大油熗鍋,或者用植物油做底油,先煸炒豬肉肉丁,再放入蔥花薑末炒出香味,最後放魚,這樣做出來的魚就香。都說魚加羊是個鮮字,依我看,魚加豬才更香。
中醫認為,豬肉性寒,入腎、膀胱經,能滋陰潤燥,填精益髓。
中醫治療由於腎陰不足導致的更年期女性出現的烘熱、盜汗、心煩、失眠、口渴飲水不解的症狀,一般先用生地黃、地骨皮等植物藥,如果不能緩解的話就會使用血肉有情之品的豬脊髓,連同黃柏、知母一同蒸熟,讓病人敲骨吸髓連湯帶藥一起服用。這個方子就叫做大補陰煎。如果您有類似的症狀,也可以不要搞得這麼繁瑣,經常吃點豬腔骨,少放鹽,可以加點醋,多吃脊髓,少吃肉,一樣能起到滋補陰液的效果。
《傷寒雜病論》中還有一個方子叫做豬膚湯,就是用連皮帶油的豬肉燉熟了喝湯,能夠滋補大病之
後體內流失的陰液。治療那些被稱為乾燥綜合征的人,或者南方人到了北方,經常口鼻、眼睛、咽喉乾燥,虛火上炎,脫髮謝頂,皮膚乾燥,甚至如同蛇皮開裂出血的人都適合喝這個方子滋補,尤其是在冬天。其實廣東人整天煲湯喝湯,其中用豬蹄燉的湯就是古代的豬膚湯。
由於豬肉性寒,吃多了一則不易消化,二則陰寒過重,導致痰濕水飲、發胖增肥。所以烹調豬肉的時候加入熱性的佐料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當我們吃豬下水、骨髓、脊髓豬腦子的時候,這種佐料僅僅是蔥薑蒜是不夠的,需要性熱,味道更猛更沉重的,比如桂皮、八角、草豆蔻、肉豆蔻、白豆蔻、砂仁、蓽茇、高良薑、吳茱萸等等,每到逢年過節家裡燉肉的時候,很多老百姓都會到中藥店買一包配好的“肉藥”,肉藥的主要成分就是上面說的這些辛溫辛熱的香料。
豬肉裡面最寒的首先是豬下水,其次是豬頭肉,還有的就是豬脊髓、腦髓。以前窮苦人家吃不起豬肉,只好把別人棄置不用的下腳料充分利用起來,用比肉藥更熱的辣椒、胡椒等熱性佐料烹製,製作出了很多美味,比如北京的炒肝、鹵煮火燒、火爆腰花、蔥燒肚片等等。如果攝入過多,特別是不注意寒熱均衡的話,比如吃豬頭肉不放蒜、不喝二鍋頭,吃豬腦子不蘸韭菜花的話,就很容易導致陰寒過盛,出現比肥胖更重的疾病,比如血脂、血糖、尿酸的增高,導致痛風、心梗、腦梗的發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