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中期,秦国实行商鞅变法,实力与日俱增。到了战国后期,秦国已具备东吞诸国的实力了。经过长平之战后,赵国实力一落千丈,秦国军威却如日中天!三年后,秦军卷土重来,合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岌岌可危! 长平之战 魏国与赵国唇齿相邻,魏王却受到秦王的威胁,不肯发兵相救。身为战国四公子之首、魏国王弟的魏无忌(信陵君),几次劝说魏王,依然无效。百般无奈之下,信陵君只好召集门客,驰援赵国!途中,路遇门客侯嬴献策“窃符救赵”。 战国兵符 时势造英雄,大丈夫岂能墨守成规,坐以待毙。魏无忌采纳了侯嬴的计策,并成功盗取兵符。其后再次采用了侯赢的计策,遣朱亥锥杀了魏将晋鄙,最终掌控了兵权。唇亡齿寒,国难山崩于前,不忠的骂名背就背了,信陵君当有此决断。 李白《侠客行》讴歌 随后,信陵君领兵8万,兵临邯郸。双方交战,秦军大败而逃,阵亡、被俘军士数以万计,灭亡赵国的计划就此作罢。经此一役,同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赵国王弟赵胜(平原君),再也不拿自己和信陵君相提并论了。魏无忌赢了秦国,却输了魏国。得知弟弟的所作所为之后,魏王盛怒之下,魏无忌安敢回国。 魏安嫠王 魏无忌在赵国一住就是十年。此时,秦国已调转矛头,疯狂进攻魏国。魏王抵挡不住,派使者请信陵君回国。魏无忌担忧母国安慰,又担心王兄恼怒自己,内心万分焦灼。在门客的劝说下,幡然醒悟,火速回国。两兄弟一别十年,如今战火中重逢,不禁相顾流泪。 信陵君魏无忌 信陵君重掌魏国军权后,清晰的认识到秦国今日之盛,远非一将、一国可以相抗衡的。信陵君凭借其盛隆的声望,联合赵、韩、楚、燕,组成五国联军,击退秦军。并在河外之战中,身先士卒,当先冲阵!联军士气大盛,再度击溃秦军,老将蒙骜大败而逃,并收复了关东失地,兵锋直指函谷关。 五国联军 此役过后,秦国严重受创。信陵君却二度名震天下!其汇编的兵法,也被后世称为《魏公子兵法》。二度名震天下的同时,也二度功高震主!公子唯有沉溺于酒色之中,以避王兄猜忌。四年后(前243年),这对斗了半辈子的兄弟同年去世。公子死后18年,魏国终被秦国所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