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德格尔与《道德经》

 情商客栈 2017-01-31

  无与澄明

  沃尔法特追本溯源,试图从西方哲学传统中发现海德格尔“无”与“澄明”思想的理论渊源。但是,他发现,海德格尔这一思想与中世纪光的形而上学毫无联系。他在法国汉学家L.威格尔的《中国字》(1955)中,欣喜地发现了20世纪60年代海德格尔著述中透露出的思想基调的蛛丝马迹。例如,在《哲学的终结与思维的任务》中,海德格尔这样写道:“所谓澄明某物意味着容易地、自由地敞开某物。例如,林中砍伐某处树木,由此产生的空旷就是澄明。”

  1935年,在《艺术作品的起源》中,海德格尔沿着《道德经》11章的思路一路追问“物与作品”的关系:“路边的石头是一件物,田野上的泥块是一件物,路旁的水井是一件物。但瓦罐中的牛奶和井中的水又是什么呢?如果把天上的白云,田间的蓟草,秋风中的落叶,森林上空的苍蝇都称为物的话,那么,牛奶和水当然也不例外。”1945年,在《林中路——谈话》中,海德格尔为说明无的作用,拿包裹和水壶作比喻。1950年,在巴伐利亚艺术协会关于《物》的演讲中,海德格尔重申了与无有关的水壶:“壶之物性因素在于,它作为容器而存在。当我们装满壶时,我们发觉这个器皿的容纳作用……虚空乃是器皿的具有容纳作用的东西。壶的虚空,壶的这种虚无,乃是壶作为容纳的器皿之所在。可是,壶其实是由壁和底制成的。”

  晚年海德格尔

  与《道德经》

  然而,让沃尔法特、珀格勒等人颇感意外和遗憾的是,一开始海德格尔始终对老子三缄其口,只字不提。莫非他关于瓦罐的观察与老子碗、茶盅等言论之间的类似性仅仅是一个偶然的巧合?珀格勒认为,如果此时海德格尔能援引老子的话,或许将得到人们更高的尊重,不过,这并不影响其崇高的学术地位。又过了几年,在《通向语言之途》(1959)中,当论及“道”、“路”、“超然”等话题时,海德格尔终于突破心理底线,和盘托出,明确提及老子其人:“老子诗作思维中的引导词就是道。而且,它意味着‘本真’之路。”

  众多文献证明,在海德格尔的思维中,《道德经》中的“无”对其确实起过某些启发、暗示和引导作用。受其影响,海德格尔晚期思想的中心已不再是对人的存在状态作分析,而是直接切入“存在”的真理。晚年的海德格尔转向东方思维乃至《道德经》研究,以期打破传统西方思维的模式和局限,力图从东方生存智慧中追问“存在”的真理问题,在“无”的澄明状态中,寻求人生和思维的根基。

  据传,晚年海德格尔特意找人用汉字抄录《道德经》中的两句话:“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并制成对联,挂在墙上,时时默诵、细细咀嚼,回味其深蕴真谛。

  (作者单位: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