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系列26】对死亡的态度有什么不一样?

 小播读书 2022-08-16 发布于广东

我们继续聊聊老子的《道德经》第50篇:养生。

这一篇里面,老子谈到了关于对人的生死的看法。

老子说“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大概意思是说,人始于生,而终于死。属于长寿的人,大概占十分之三;属于短命的人,大概占十分之三;人本来可以活得长久,却自己走向死路的,也占了十分之三。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奉养得太过分了。

01

养生是在于自己“精神”的修养

老子接着说,我听说过,善于养护生命,或者善于修养的人,在地上行走不会遇到犀牛和老虎,在军队中打仗也不会受到伤害;犀牛用不上它的角,犀牛虽然凶悍,却无法用角来攻击他;老虎虽然勇猛,爪子也没有用武之地;刀刃虽然锋利,却难以使用。

这是因为善于养生的人,绝不进入致死的境地。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不作死,就不会死”。犀牛老虎都不会攻击他,是因为他不会去招惹它们而已。

关于“养生”或者“生存之道”,其实道家思想家老子和庄子都很多地方谈到,庄子的《庄子·养生主》这一篇里面专门用一篇的内容来讲到了关于如何“养生”,当然这里的养生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枸杞配保温杯”,而是“休养生息”的意思,道家思想的养生,更在于自己“精神”的修养。

02

庄子如何看待生死?

庄子有一句名言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生命是有限的,而求知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或者智慧,注定是徒劳的。当然这里并非庄子不主张求知上进,而是感叹生命短暂。

在《庄子·知北游》也谈到了生死问题。他说,谁知道生死两方面的关联性呢?

人所以能生,是因为气的集聚,气聚便是生,气散就是死。生死原本就是互为循环的,我又何必为此忧虑呢?人们喜欢生的神奇,厌恶死的腐臭,但是他们不知臭腐也会转为神奇,神奇又必然会化为臭腐,万物本就是一体的。

就像老子在这一篇里面说,人生短促,生是死的结束,死是生的开始。“出生入死”,只有少私寡欲,保养自己的生命,回归纯朴自然的生活,才是真正的长寿之道。

03

西方哲学对待死亡的态度?

相较于道家思想对生死的态度,西方思想中也有两种态度鲜明的观点,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他是快乐主义的代表,他有一句说:“只要我们存在一天,死亡就不会来临。而当死亡来临时,我们也不再存在了”。

所以,我们不需要畏惧死亡,咋一听起来还挺有道理的,伊壁鸠鲁是古希腊快乐主义哲学的代表。而近代西方哲学中,哲学家海德格尔非常崇拜道家思想,甚至还试图翻译《道德经》,他对死亡的态度是:向死而生。是什么意思呢?

海德格尔认为,人因为自我的意识,而在所有的这些意识里面,有一种是最特殊的,就是对“死亡的畏惧”。这种畏惧无时无刻不在,所有,我们会一直想办法来逃离这种畏惧。

在人走向死亡的过程,一方面,是人走向沉沦的一个过程,因为死亡意味着我们失去所有,包括选择的自由,这是死亡畏惧的消极一面;但另外一面,其实正是因为对死亡的畏惧,又把我们逼回到本真的自己,当你面对死亡畏惧时,会陷入短暂的虚无状态,周围空无一切,无依无靠,你需要一个人独自面对,因为没有人可以替你死亡。

所以当面临这种情况,你会重新思考自己的处境,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个时候,你只能勇敢面对,你会鼓起勇气,独自前行。这个时候,你就不再是一个陷入沉沦的人,而是一个可以掌控自我生命意志,为自己谋划和自主选择的人。

换句话说,是死亡的畏惧,逼迫出了你本真的状态,这是“向死而生”积极的一面。所以,海德格尔的“向死而生”,并不是一种消极的人生观,而是一种非常积极的人生观。

就像海德格尔说,人只有经历过“死亡畏惧”的时刻,只有经历过“虚无”的瞬间,才会对当下的生活有所领悟,本真的生存才能成为可能。

东西方思想中,对死亡的态度虽然大致相同,但也有不同,道家思想认为,生死是自然现象,并没有什么值得悲哀的,应该顺其自然坦然接受,这是一种对大自然的敬畏;而西方思想中,多了一丝对大自然的征服的欲望,就像海德格尔认为,死亡甚至可以成为一种力量,逼迫自己为真正的自己而活。

尼采也说: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一 End 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