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界泰斗林崇德:培养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化成之钟 2017-02-01

来源 中国教育报

林崇德,一个让北京师范大学骄傲的名字。他以自己近40年的教育生涯,诠释了师德中的师业、师爱、师严、师表的全部含义。

 

1960年5月,上海市上海中学的一名毕业生,把所有大学入学志愿表上的志愿都填上“师范”二字。

 

几十年过去,这名当年对教师职业痴迷的学生,如今已经成为国内心理学界和教育界响当当的人物,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慈父、严师和最值得信赖的长者。


师业——


“无论是作为中学教师还是大学教师,我都不仅仅把教师的工作理解为授业解惑,更自觉地把它看成是教书育人并为之终身奋斗的目标。”

 

场景一:在恩师朱智贤的培养下,林崇德开始了艰苦的研究历程:早在大学上学期间,每到寒暑假,他上午去精神病院当实习大夫,下午就跑到实验小学当义务辅导员。从此,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从中发现儿童智力和思维品质发展的问题。


刚开始在北师大学习心理学的时候,学术界对心理学还不认同,认为心理学是“舶来品”,值得那么花费精力在国内搞吗?


林崇德受朱智贤的启发,翻开西方的心理学理论,发现除了引用皮亚杰的学术成就外,都是某国自己的研究成果,而我们有什么在心理学研究方面为之骄傲的成果呢?林崇德从此萌发了要建立属于中国独有的心理学研究体系的想法。


自1978年以来,林崇德教授基于自己的思维理论,一直坚持把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作为促进其智能发展的突破口,抓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实验班,至今已在全国26个省市建立了3000多个实验点。


1985年5月,林崇德协助朱智贤教授白手起家创建了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并在1985年到1999年长期担任所长职务,经过近20年的艰苦创业,研究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如今已成为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声望的发展心理学研究单位。

 

师爱——      

 

“大中小学教师都要有爱的教育。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师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却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


场景二:1994年,一位来华讲学的佐治亚大学教授邀请林崇德偕夫人去美国讲学,答应提供往返机票,还付给一笔相当可观的美金。林崇德提出换博士生俞国良出国一年,将提供给他们夫妇两人的费用转给这位博士生,那位美国教授临走时说了一句肺腑之言:“有孔夫子思想的中国教师,这样对待学生,我深为感动,我回国后必须办成此事,若办不成,也对不起这样的中国教师。”


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爱在细微中”一直是林崇德处理与学生关系时的自我要求。


作为一名研究心理学的教授,林崇德一直努力用心理学的科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博士研究生都是成年人,按理,带成年学生应该轻松一些。但了解研究生教育的人都知道,导师们在这些大男大女身上投入的精力和时间,绝不亚于中小学教师对待未成年的孩子们。


北京师范大学方晓义教授1987年刚考上林崇德的研究生时,还是一名不太懂事的“大孩子”。老师让他去寄信,没一会儿他回来说,“林老师再写一封信吧!”老师问:“信呢?”他说:“被风刮跑了”;让他去买东西,他回来说:“天太热,找回的钱买雪糕吃了”;1990年暑假,林崇德把他留在了身边,可是单位没有留人的指标,林崇德就把他的档案存放在北京师范大学幼儿园。


正是由于林崇德给予学生这种近似于父爱的师爱,通过情感的沟通与互动,言传身教,更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潜能,使他们在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挑起重任,全身心地投入到各自的研究领域中。今天的方晓义已成为教授、博士生导师。


师爱牵游子,“爱的教育”能把爱国主义教育与崇高的师德融在一起。从1986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林崇德先后送出16个研究生出国联合培养或做访问学者,有15个学生按时回国。原国家教委有些干部感到不解,当时2/3的留学人员都不回国,为什么林老师的学生回国率那么高?他们问这些学生为何要放弃国外优越的科研、生活条件,学生们的回答是:“我们是冲着林老师回来的。”


2002年,在美国攻读第二博士学位的林崇德的学生辛涛,让其怀孕临产的妻子回国生孩子。周围人都觉得很奇怪:别人千方百计要把孩子生在美国成为美国籍的孩子,你为什么却要把老婆孩子带回国?


回答是:“不回来对不起老师对我们的信任。”


林崇德常对学生说:“论年龄,我是你们的父辈,我在内心也把你们当我的孩子,你们有什么困难一定要告诉我。”


当年林崇德送出国的学生申继亮教授称林崇德为“不是父而胜于父”。林崇德的弟子张日昇说:“我每年要回国七八次,因为我的根在中国,林老师是孕育这‘根’的土壤。”林崇德的研究生们就是在这种深厚的师生情中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回到他的身边与他并肩前行。


师严——      


“严在当严处。爱而不严不是真正的爱,‘严’是培养一流人才的基本保证。”


场景三:一名林崇德的博士生将一篇博士论文交给林崇德,在预答辩之前,这名学生发现论文已经来来回回改了五六次,哪怕是参考文献出处及卷期号标注不清,篇名、书名的标点符号使用上的不规范等细节问题都一一不放过。几次改下来,这名学生就知道了什么是规范,什么是严谨。


林崇德最大的希望就是学生超过自己,要敢于“培养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他认为,不想超过老师的学生不是好学生,不想让学生超过自己的教师不是好教师。


为了培养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林崇德在招生环节上严格把关:最出名的是他的“五个不招”:


面试时没有创新火花和创新品质的不招;没有“成名成家”成就动机的学生不招;考前没有任何学术成果的不招;不勤奋刻苦、跟他人不能合作的人不招;有才无德的不招。


这“五个不招”吓跑了那些想在文凭上蒙混过关的学生,招来了一批在学术上和道德上都严格要求自己的良才。


正是因为林崇德对每一名学生都严格要求,对每篇博士论文都全程参与,和学生们一起选择资料、确立框架、分析数据。


他培养的学生身上都体现出业务过硬、具有较高的管理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具有创造财富和价值的能力等三个特点。


哈尼族的李庆安是林崇德的博士生,他眼中的林老师对学生在学术上的要求很高:古人顾炎武的“博证,贵创,致用”就是林崇德对他们要求最多的几点。“博证”就是广征博引,尽可能地去接受国际心理学界最新的信息;“贵创”就是贵在创新,体现在指导学生进行论文选题的时候,没有创新的东西往往会被林崇德“否”掉;“致用”就是学术研究要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因为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


有人曾经对林崇德说,您真是名师出高徒啊。林崇德总是笑着说,这哪里是名师出高徒,分明是高徒捧师名。


林崇德的弟子董奇创建了脑认知国家重点实验室,做出了老师没有做成的学科建设方面的大事,然而董奇却说:“我们这些林老师的弟子做出的成果,都是林老师的成果。”


师表——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分子获得工资外收入的途径和机会多了。但是,作为教师,我在处理这些问题时,一定要坚持一条原则,即‘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切不可利用职权之便赚取不义之财、不法之财。”


场景四:一年冬天,北京下着大雪,几位外校的同行带着礼物来北师大宿舍看林崇德。林崇德对这些同行说:“你非要给我送礼,那就连家门也不要进了。”结果几位同行就在林崇德家楼下的自行车棚里畅谈了半个多小时的学科建设,直到林崇德的儿子跑到楼下来给其送大衣。临别前,林崇德也没忘嘱咐这几位老兄把带来的礼物拿走。


教师是阳光下最伟大的职业,为了当好导师,林崇德深感律己的重要性。律己是什么?在他看来,就是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师风。


由于在学术界的影响,有很多院校邀请他去讲学。无论去哪儿讲课,林崇德都会在领取课酬时问上一句:“你们给我上过个人所得税了吗?”如果还没有,他一定自己主动上缴。


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的林崇德,曾经担任宁波市教委教育科研课题的学术顾问,多次回去讲课,但每次都不要酬金,不住宾馆,不去旅游。当地报纸因此专门报道了这位“三不”教授的事迹。


为人师表,不仅表现在廉洁从教上,还体现在尊重师长上。作为已故心理学前辈朱智贤的弟子,从1978年到1991年朱老谢世,13年中林崇德对先生的照顾无微不至。只要不出差,林崇德必定每天去一趟导师家。有一年林崇德到美国讲学,走后不久,朱老胸腔积水,师母杨敏苦不堪言。林崇德闻讯,立刻提前回国照顾老师。


林崇德先后协助朱老主持了两项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主编了两部大型工具书;又和朱老一起撰写《思维发展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史》两部专著。朱老逝世后,他长期主持修订了朱老传世著作《儿童心理学》,将朱老过去的学术思想系统化。朱老逝世后的10年里,他几经努力,全力操持,终于为恩师出版了《朱智贤全集》。在林崇德的心中,尊师重教是年轻一代教师师德中的大德。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林崇德用他的言行,展现了一名智者渊博的学识,一名长者对学生的无尽爱意,一名仁者对晚辈的宽厚,一名学者对学术的无限追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