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草根的崛起

 泥盆纪的鱼石螈 2017-02-01
《史记·殷本纪》记载,伊尹名挚,又名阿衡。生时不详,卒于沃丁年代(约公元前1549年)。伊尹早期生活的年代,正值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处于衰落期。以商部落为首的其它小国逐渐崛起,对夏王朝的统治形成了巨大威胁。阿衡以奴隶身份,从出生开始,就历尽了我们现代人想象不到的人间磨难。长大后,阿衡流落到有莘氏国。
阿衡自幼聪明颖慧,勤学上进,长时间的磨练,使他不但通晓烹调技术,而且还深谙尧舜治国之道。通过长时间的调研,阿衡发觉商部落首领汤胸怀大志乃有德之君,于是想投奔商汤。《史记·殷本纪》记载:阿衡欲奸汤而无由,乃为有莘氏媵臣。
一、治大国如烹小鲜-试看著名的“庖厨对”
有心者事竟成。阿衡乘商汤娶有莘氏国君之女为妃,自愿做“媵臣”陪嫁到商。从有莘氏国到商,阿衡迈出了实现人生抱负的最关键一步。
为了接近商汤,在以后几天的做饭时,阿衡故意把饭做的不是太咸了,就是太淡了,以期引起商汤的注意。果然,商汤非常纳闷,就把阿衡叫来,询问他缘由。于是阿衡以此为由头,说道:“物无美恶,过则为灾,五味调和,君臣佐使,君之国小,不足以具之,为天子然后可具。非先为天子,不可得而具。天子不可强为,必先知道。道者,止彼在己,己成而天子成。天子成则至味具。故审近所以知远也,成己所以成人也!”。意思是:做菜既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只有调好佐料才行;治国如同做菜,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恰到好处,才能把事情办好。而要想品尝到人间菜肴百味,就需要有充足的物质作为保障。只有坐拥天下,延及四海,才能得到各种菜肴原料。而如果仅仅是在商这样一个小国,根本无法满足各种材料的筹备。作为一代人君,必须要有雄霸天下的气魄,才能审时度势,趁机而为。要成为天子,不能单纯依靠武力和强势手段,而是要敬业修德,施行仁政,才能赢得天下人士的拥护。
同时,阿衡又从天下大势谈起,分析了夏王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的现实,得出了天道更迭的总体趋势。阿衡这番庖厨之论蕴含着深刻的战略指导思想和丰富的人生哲理。那就是要依据客观实际,灵活选择不同的策略,以达到战略目标。如果再联系到后来伊尹灭夏谋略中对战略时机把握上,则不得不让我们佩服这番庖厨高论和伊尹高超的演说技巧。这番“庖厨对”可以堪称是我国最早的“隆中对”,而伊尹“以滋味说汤”的理论又比千年之后的诸葛亮“
不出茅庐而三分天下”高出了一个层次。《史记·殷本纪》记载: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
商汤听后茅塞顿开,此时方知阿衡乃经天纬地之才,不以阿衡出身低贱为顾虑,拜阿衡为“尹(右相)”,举任以国政。因阿衡生于伊水,所以又叫他伊尹。
二、辅佐商汤平天下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伊尹侍汤后,就去夏桀那里做卧底,几年后方回。《史记·殷本纪》记载:伊尹去汤適夏。既丑有夏,复归于亳。在做卧底期间,伊尹广泛搜集各种信息,初步掌握了夏王朝的政治、军事以及经济、地理情况,看到了其内外部存在的各种矛盾和危机。回来后,即与商汤制定了由外而内、各个击破的灭夏战略总方针。
孟子说:“汤一征,自葛始。”经过精心挑选,葛国成了商汤率先打击的对象。《孟子·滕文公下》说了这样一个故事,汤见葛伯不祭祖宗神灵,就派人去责问。葛伯说没有牛羊作牺牲,汤就派人送去,葛伯将牛羊吃了,仍然不祭祀。汤又派人去诘问,葛伯说没有粮食,只好把送来的牛羊给吃了。汤又派人去帮助葛国种田,并且还派些老弱去田间送饭。葛伯竟带人去沿途抢饭,若不给就将送饭的人杀死。汤觉得自己对葛已仁至义尽,于是出兵伐葛。天下的人都说:“汤伐葛,非富天下也,为匹夫匹妇复仇也。”意思说,汤讨伐葛,不是要扩大自己的地盘,而是为了给那些送饭被杀的老百姓报仇。结果一举歼灭了葛国。后来夏桀接见商使,责问商侯为什么要灭葛,商使将事情的经过禀告给夏桀,夏桀也无话可说。然后,又分别以相似的方法,灭掉了韦(今滑县)、顾(今范县)、昆吾(今许昌)三国,在伊尹的辅佐下,商汤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从而使商国占有了以亳邑为中心的周围大片地区,人口和物资实力大大增强,在与夏王朝的军事力量对比中初步扭转了劣势,完成了对夏王朝的战略包围。最后终于在夏都附近的鸣条一举击败夏桀而称霸天下。
三、放太甲于桐宫
太甲,商汤长孙,太丁(太丁未立而卒)的儿子,商王朝第四任天子。商汤死后,先后即位的是汤之子外丙(在位三年)和仲壬(外丙的弟弟,在位四年)。这两位商王在位时间都不长就先后去世。商王世袭制度是先弟后子。这时候开国重臣伊尹又做了商王太甲的师保。
太甲即位后,不遵汤法,暴虐乱德。为了教育太甲,伊尹将太甲安置在特定的教育环境中——商汤墓葬之地桐宫,自己摄政当国,并著《伊训》、《肆命》、《徂后》等训词,讲述如何为政,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以及如何继承成汤的法度等问题。在伊尹创设的特定教育环境中,太甲守桐宫三年,追思成汤的功业自怨自艾,深刻反省,“处仁迁义”,学习伊尹的训词,逐渐认识了自己的过错,悔过反善。当太甲有了改恶从善的表现后,伊尹便亲自到桐宫迎接他回亳都,并将王权交给他,自己仍继续当太甲的辅佐。
重新当政的太甲“勤政修德”,诸侯都归顺商王,百姓安居乐业。在伊尹的耐心教育下,太甲继承成汤之政,商朝的政治又出现了清明的局面。于是伊尹又作《太甲》三篇和《咸有一德》一篇褒扬太甲。太甲终成有为之君,被其后代尊称为“太宗”。
放太甲于桐宫另说:《竹书纪年》说伊尹放太甲后自立为天子,七年后,太甲潜出桐宫,杀了伊尹,重夺帝位。根据出土的商代甲骨文卜辞中记载,直至商朝末年,商朝仍然坚持对伊尹的祭祀,而且还有大乙(成汤)、伊尹并祀的卜辞。因此《竹书纪年》的记载有可疑之处。
四、成功的帝王教育家
伊尹对帝王的教育留下了不少篇章,在《伊训》中,伊尹告诫太甲说:“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就是代天传意,说明老天爷要用降百祥奖励作善者,降百殃惩罚作不善者。在《太甲》篇中,伊尹通过太甲反省的认识说:“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逃)”。这句话强调的是自我修养的重要作用。伊尹还申诰太甲说:“惟天无亲,克敬惟亲。”意思是说,只有自己克敬、克明、克诚,才能取得臣民的忠和亲。他还说:“天难堪,命靡常;常厥德,保厥位。厥德匪常,九有以亡。……漫神虐民,皇天弗保。”意思是说老天爷是难以相信的,命运也是靠不住的。只有常于有德,才能保住王位。否则统治九州的权利就要失去。如果轻漫祖先和神灵,虐杀老百姓,皇天也保不了你的王位,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眷求一德”。“一德”就是纯一之德。虽然伊尹的整个思想体系是为帝王服务的,但其更重视个人道德修养,以“眷求一德”,以求天佑,以求民归于一德的思想,在当时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伊尹认为“习于性成”。就是说人的性格、品质是在日常生活行为的习惯培养中形成的。他还说过“慎终于始”的话,可以推知他在做“师仆”时一定是十分重视幼儿的起始教育的。从他放太甲于桐宫,并著训词以促太甲觉醒的教育实践看,他已经懂得并自觉地创设特殊环境教育太甲。这说明,他已看到了环境在教育中的作用。太甲改恶从善,伊尹立即亲自到桐宫迎太甲还朝当政,并著书加以褒扬,这一教育实践,至少说明伊尹对太甲的激励是适时的。这叫惩恶于前,奖善于后。正确运用奖惩实施教育,这一思想即使在今天也仍不失为教育方法之一。
伊尹对于道德教育是尤为重视的。这从太甲改恶从善后向伊尹作反省检讨的话中可以看到。太甲向伊尹拜手稽首检讨说:“我小子不明于德,自己的根底很不象我爷爷成汤。结构是欲败度,纵败礼,败坏了爷爷的法典,很快使灾难降于我身。老天爷作孽还可以补救,自己作孽可就没有了逃路。我过去违背师保您的教训,……只是由于你的教育、挽救,才使我知道做人、称王要善始善终。”伊尹向太甲回拜时继续教育太甲要“修厥身,允德协天下”。在伊尹看来,失德则失天下,求于一德,则能得到天的佑助而得天下。他把帝王的道德教育亦即修德、修身看成是关乎国家存亡兴衰的大事,所以处处强调“惟新厥德,终始如一。”在道德教育中,他强调“居上克明,居下克忠,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就是说要求居上的商王要克诚克明,明断是非;居下的臣民对君上要克诚尽忠。修身的原则是不求全责备他人,对自己则要经常检点不及他人处,做到自我完善。“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这种道德修养的方法在今天仍不失其教育意义。运用历史的经验教训,教育当代的人,这是伊尹在进行道德教育中的一个有效方法。
五、后人对伊尹的评价
伊尹的一生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多方面都做出过卓越贡献。他做了商朝五代天子的相,为商王朝延续600多年奠定了坚定的政治基础,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名的贤相。后人所以尊他为圣人。《汉书.刑律志》伊、吕并书,称赞其治国和军事才能。杜甫诗云:“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也是从这个角度评价伊尹的;苏东坡著《伊尹论》则更从政治角度称赞他是“辨天下之事者,有天下之节者”。夸赞他不以私利动心,“故其才全,以其全才而制天下,是故临大事而不乱”。当代的教育史家毛礼锐、沈灌群等称他“在帝王教育方面堪称典范,在殷代政治舞台上,也是一名重要角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