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记第七 商汤 伊尹

 修远兮 2021-11-19



商汤,子姓,名履,又名天乙,世称成汤,号武王,商王朝的建立者。

他的十四世祖是帝喾的庶子契。

相传,帝喾的次妃简狄和另外二人在河里洗澡,看见一只大燕子在河边下了一只蛋,简狄抢来就吞了下去,因此怀孕生下了契。

契佐助禹治水有功,分封于商(今陕西商洛一带),赐姓为子。

契是殷商的始祖,所以史称契为“殷契”。

契以后,殷人曾七次迁徙,到汤的时候,定居于亳(今河南偃师一带)。

伊尹,名挚,是有莘氏女在桑树林里拾到的弃儿,因其养母住在伊水边上,所以以水为氏。

伊尹身材矮小,面庞黝黑,须髯繁密,声音低沉,但足智多谋,聪明异常,志向远大。

当时,夏王桀暴虐残忍,滥用民力,奢侈无度,田地荒芜,民不堪命。

伊尹看出夏朝气数已尽,有心辅佐商汤,成就大事,救民于水火。但他却没有机会接近商汤,于是就以自己高超的烹调手艺,给商汤的爱妃有莘氏当陪嫁奴隶。

伊尹做的汤菜味道鲜美,商汤十分爱吃。

伊尹对商汤说:“还有味道更好的菜。”

商汤要他做来。

伊尹说:“你的国家太小了,那些原料找不到。只有当了天子,才能尝遍天下美味。”

商汤看出他并非等闲之辈,马上向他请教成就王业的方法。

伊尹说:“天子不可强为,必须先要知道天道。天道在人,只要自己成就圣德,就能当上天子。当上天子,天下的美味就会任你品尝。

商汤十分高兴,恨与伊尹相见太晚,当即任命伊尹担任阿衡,主持国政。

商汤作为夏朝的一方诸侯,有征伐不服政令诸侯的特权。

邻近的葛(今河南郾城北)伯行为放肆,不祭祀上天。

汤派人去询问原因,葛伯回答:“没有祭祀用的牺牲和粢盛。”

汤就让人送去了牛羊,又让一些亳人带了口粮,去帮助葛人种地,葛伯竟将这些人杀死,抢走他们的口粮。

商汤说:“我曾经说过,人在水面上可以照出自己的脸面,一个国家看其民众就可以知道治理得如何。”

伊尹说:“太英明了!能够听进不同意见,君道就有长进。当好国君,管好国民,全在于王朝大臣进善。要努力啊!”

商汤说:“葛伯不敬奉天道,我要严厉地惩处他。”

于是,商汤出兵,一举灭了葛国。

为了探听夏朝情况,商汤以献贤为名,将伊尹送给夏王。

夏桀并不任用伊尹,却让他和群臣一起喝酒。

大臣们喝醉酒,借着酒劲,唱起心中郁积已久的歌:“江水那么浩瀚,船儿却破烂不堪。我们的君王不行了,我们到哪里去呢?到哪里去呢?亳也算是大国吧!”

伊尹和唱道:“好啊,好啊!四匹骏马多么矫健,六根缰绳多么粗壮!清醒了,就比较吧,天命是不可抗拒的!离开暴君,去归附圣主,那是多么快乐呀!”

伊尹当即赶回商都,从北门进城,就遇见逃来的夏朝贤臣女鸠和女房。

伊尹进宫告诉商汤:“夏桀被妹喜迷惑,被谀臣包围,残杀忠臣,国内上下离心,都说,上天不可怜我们,夏朝就要亡了。”

不久,夏臣关龙逢拿了黄图进谏夏桀,说:“古代的君主都爱民节用,所以立国长久。如今大王奢侈无度,杀人无数,马上就要亡国了。”

夏桀说:“你又在胡说八道!我有人民,就像天上有太阳一样。太阳能灭亡吗?要是太阳灭亡,我才会灭亡。”

说完,就烧了黄图,处死了关龙逢,人们更加痛恨夏桀了。

商汤听到关龙逢冤死的消息,派人前去吊唁。

夏桀很生气,召来商汤,把他囚禁于夏台,一年后才放了他。

商汤回亳地以后,灭夏的决心更大了。

他与伊尹经常分析情况,商量对策,注意德行的提高,更关心民众的生活和生产的发展,实力日益壮大。

有一次,商汤外出,在野外见到有人张开捕禽兽的大网,并祷告道:“但愿天下四方的禽兽都进我的网。”

商汤笑了,说:“嘿!你这样不是把天下的禽兽都捕尽了吗?”

于是帮这人将大网解开三面,只留一面,并祷告道:“想往左的往左,想往右的往右,只有不听话的,进我的网吧!”

这件事很快传了出去,诸侯们感叹道:“商汤连禽兽都关心,他的德行太高尚了!”

三十六国诸侯都来归附商汤。

经过长期的准备,商汤感到力量已经不小,就想出兵讨伐夏桀。

伊尹建议商汤暂停给夏桀进贡,看他如何动作。

夏桀果然非常气愤,征调九夷的兵力,要来伐商。

伊尹当即对商汤说:“夏桀还能调动九夷的军队,我们讨伐他的时机还不成熟。”

于是商汤重又向夏桀进献贡物。

夏桀更残暴了,太史终古拿了史书和法物,哭着向夏桀进谏,夏桀仍然不听。

终古见夏已无可救药,只得逃到亳。

商汤向诸侯们正式发布文告,宣称:“夏桀无道,暴虐其民,穷其父兄,弃其忠良,连他保管法物的太史也逃到我商国来了。”

于是再一次停止给夏朝进贡。

夏桀又一次征调九夷军队,却没有军队前来。

伊尹高兴地说:“可以了。”

当时,昆吾(今河南濮阳东)联合韦(今河南滑县)、顾(今河南范县)二国,依仗夏桀的支持,为乱天下。

商汤以平乱为号召,征调诸侯的军队在景亳集中。

商汤亲自手持黄钺,伊尹随侍其后,大军所到之处,民众欢呼拥戴,很快就将三国平定。

随后,又踏上了伐夏的征程。

商汤向从征将士发表誓师辞道:“大家对夏桀的罪行早已忍无可忍,民谣说:'这当今的太阳什么时候完蛋呢?我们情愿与他同归于尽。’夏朝的德行已经完全丧失,我们必须去执行上天对他的惩罚!”

商汤以费昌担任自己兵车的驭手,身先士卒,与夏桀的军队在鸣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北)会战。

夏军大败,夏桀对人说:“我真后悔当初在夏台没有杀掉商汤,落得今天的下场。”

夏桀逃到三㚇(今山东定陶),继续负隅顽抗。

商汤挥师追来,灭了三㚇,将夏桀流放南巢(今安徽巢县西南)而死。

并用收缴的三㚇的宝玉,由义伯和仲伯制成国之宝器。

伊尹将灭夏的消息遍告天下诸侯。

诸侯们全都赶来三㚇,向商汤祝贺,一致拥戴商汤为王。

商汤不敢登天子宝座,说:“我怕后人以我为口实,以臣伐君,用武力夺取天下。”

大臣仲虺作诰,论证商汤是以有道伐无道,受到百姓的广泛拥护,是合乎天道的一次革命。

只要商汤坚持为民谋利,以仁义治国,一定能够永保江山。

商汤终于正式登上天子宝座,建立商朝,自称武王。

改定历法,以建丑之月为正月,服色以白为上,任命伊尹和仲虺为国相。

回到亳城以后,就向诸侯们发布文告,说:“你们一定要以大禹、皋陶和后稷为榜样,努力于国事,给民众谋福利。否则,不要怪我不客气。”

又对伊尹说:“我总以为诸侯们从老远来进贡方物太艰难。你是不是可以制定制度,让他们用当地的土产,以不大的花费,来进贡。”

伊尹于是在都城附近开辟了苑囿,里面放养了许多珍禽异兽,以便用作祭祀时的牺牲,减轻了诸侯进贡的负担。

商汤还精简军队,对留下的军队进行驾车射箭的训练,以防备突然事变的发生。

有的穷人没有吃的,商汤下令,将庄山的铜开采出来,铸成钱,买粮赈济。

建国七年,中原大旱,太史氏说:“要用活人祭祀。”

商汤说:“祈雨是为了民众。如果要用人祭祀,就让我来吧!”

于是,商汤吃斋、剪发、剪去指甲,乘上白马拉的素车,来到桑林之社,手持三足鼎,向山川之神祈祷道:“不要因为我一个人的过失,降灾于天下万民。”

并自责说:“我的政治还不开明,我为民众兴利不多,我的宫室还嫌大了,我的妻室穿得好了,我收过别人的财礼,我的跟前还有谗人。”

话还没有说完,方圆几千里内,下起了大雨,旱象解除。

商汤又让伊尹制作新乐,以陶冶人心。

让人们听到宫声就更加温良宽厚,听到商声就更加方廉好义,听到角声就更加仁爱而有恻隐之心,听到徵声就更加孝顺好施,听到羽声就更加恭谨好礼。

商汤登帝位十三年后逝世,终年一百岁,葬于亳城东郭。

太子太丁未立而卒,于是立太丁的弟弟外丙为商王,称帝外丙。

三年后,帝外丙逝世,外丙的弟弟中壬继为商王,称帝中壬。

帝中壬即位四年逝世,伊尹于是立太丁的嫡长子太甲为商王,称帝太甲。

伊尹专门作《伊训》、《肆命》、《徂后》等文,教育帝太甲要以商汤为榜样,当个好帝王。

但是,帝太甲辜负了阿衡伊尹的厚望,不按商汤的法度治民,暴虐乱德。

三年以后,伊尹将帝太甲放逐到桐宫,亲自摄政,接受诸侯的朝拜。

帝太甲在桐宫住了三年,悔过自责,改恶从善。

这年的十二月一日,伊尹带了冕服,亲自去将帝太甲接了回来,把政权交给他,作《太甲训》三篇,教训他,然后自己告老还乡。

帝太甲从此发扬商汤的圣德,勤俭爱民,诸侯归附,社会安宁。

逝世后,庙号太宗。

其子沃丁继位。

沃丁八年,伊尹在家乡以百余岁高龄逝世,沃丁下令,将伊尹的灵柩运来都城亳,以天子的礼节,隆重安葬在商汤墓冢的西边,并亲自以太牢大礼奠祭伊尹的亡灵。
修远之思评

古代将帝王说成天子,意谓他是上天派来统治人间的,因而他无论多么坏,臣民也只能忍受,不能反抗,更不可夺权。

商汤是第一位用武力夺得天子之位的诸侯。

虽然,儒家为商汤的夺权寻找了许多冠冕堂皇的理由,并且以虚无缥缈的所谓“天命”予以解释,但它给后人的启示是,只要在位天子太坏,就可以反抗他,夺他的位子。

这在历史上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可以看作是政权观上的第一次解放。

从此,天子绝对圣明的迷信被冲击,改朝换代成了古老中国社会荡涤其肢体污垢、获得新的前进动力的最佳手段。

后人将商汤看成圣君,将伊尹看成贤相,最重要的理由,是他俩的合作,开创了一个生气勃勃的新王朝。

而不好明言的,当是因为他俩成功地灭了旧天子,开此风气之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