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告慰如今的长眠者——路遥

 李涣 2017-02-01

〖他用短暂的一生演绎了超越苦难的世纪传奇。〗

2017年1月3日,也就是新年的第一个工作日,《光明日报》“光明悦读”栏目整版刊发了《我们为什么还要重读路遥》《关注平凡世界中普通人的人生》文章(王刚、邢小利撰文),在我看来,或许这将会在新的一年引领全国阅读路遥和研究路遥的热潮。

平凡的世界

辉煌的人生

路遥是我国当代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以旺盛的创作状态和拼搏精神,创作出震撼心灵的文学作品,感动和影响了一代代青年人,以其蕴含丰富的文学作品,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尊重和喜爱,为我国当代文学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如今,他离开我们已经快二十五年了,但人们仍然记着这位英雄。尽管一些人忽略了他的价值,还没有意识到他的伟大,他依然在中国文坛具有历史性的重大意义和不可替代的位置。他的名言“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早已广为流传。

时代的骄傲

永远的路遥

在当代中国,路遥文学于精神层面所产生的影响深远而久长。以诵读路遥经典作品和爬梳与路遥相关的史料文献等各种形式的缅怀,是其中一项重要的纪念方式。在默默守望路遥和深深思念路遥中梳理2016年度路遥关键词:上半年,在第二届“路遥文学奖”颁奖之际,路遥文学奖研究中心、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和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如论讲堂”共同举办了“传诵经典·声声不息—‘走进路遥’作品演诵会”。下半年,在路遥纪念馆开馆五周年之际,该馆精心策划出版了《路遥年谱》,并隆重推出了“‘永远的路遥’-书画展”和“‘再现路遥风采’-摄影展”。在对路遥的纪念中,重温关于路遥形象创作的中国画、油画、雕塑和摄影等美术作品,不仅可以感受路遥辉煌背后的多舛人生,也可以体会作者对路遥的敬仰及其对路遥精神的理解。

温馨的家园

精神的高地

翻开由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路遥纪念馆研究书系《路遥年谱》,作者王刚(陕西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扎实而详备地向我们呈现了一个丰满、真实、广角、多元的路遥形象,传递了一种向上、向善、向美、向阳的路遥精神。无疑,其中最精彩的片段更使我感到无比的振奋与欣喜:“1973年 24岁”部分,叙述了路遥在《陕西文艺》创刊号上发表短篇小说《优胜红旗》;“1982年 33岁”部分,叙述了路遥在《收获》第3期发表中篇小说《人生》,在《当代》第5期发表中篇小说《在困难的日子》;“1986年 37岁”部分,叙述了路遥在《花城》第6期发表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第一部);“1991年 42岁”部分,叙述了路遥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荣获第三届矛盾文学奖。《路遥年谱》以她细致而简约的文字搭配亲切而珍贵的照片,图文并茂地带领我们走进路遥,体味他饥饿贫寒的童年,惋惜他支离破碎的爱情,感喟他苦熬苦累的创作,带给我们无尽的温暖和力量,无疑将成为新阶段路遥研究的点灯引路人。

倔强的脊梁

高贵的灵魂

“一个艺术家,一个思考者,路遥通过他的作品,也通过他自身的生命告诉我们:在当下市场经济非常繁荣的情况下,人是需要意义生存的,人不仅需要物质存在,更需要意义的存在,路遥的一生,就是执着地在意义层面完成自己生命的人。在这方面,他的精英感,他的晋级感,他的强韧不屈和他对自己内心各种矛盾冲突深刻地解剖,都是在当下这个社会非常可贵的,也是当下社会所缺少的元素。”在纪录片《路遥》中,文艺评论家肖云儒如是说。

深厚的底蕴

真实的情怀

“你笑,我跟着你笑;你哭,我替你抹泪!”秀莲依偎在少安的怀抱里,望着满天的烟火。双水村沉浸在一片欢腾和喜悦中,天真的孩子们欢快地笑着,有的大人却悄悄地抹泪。苦笑都是因为欢乐,哭的人知道而笑的人并不知道,这欢乐是多少痛苦所换来的。“三百六十五个夜晚,最甜最美的是除夕,风里飘着香,雪里裹着蜜,春联写满吉祥,酒杯盛满……”张也在歌曲《万事如意》中也曾温情地唱道。

今天,在冬日寒风的吹拂中,亲人团聚的热闹和自己生活的悲喜交织同时呈现在手机屏幕上,我又一次沉浸在路遥留给我们的平凡而高贵的的精神世界里,为的是从这位英雄身上汲取精神的元素,以增加骨骼的硬度与灵魂的光泽,以期告慰这位英雄和如今的长眠者。

作者简介:

贾秀才,男,1988年6月生,山东莒南人,研究生学历。热衷于路遥文学研究,2008年起开始文学创作,文字散见于多家省级报刊,现为自由撰稿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