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日读童诗 | 110 秋声赋(节选)

 瀞舒凝兰 2017-02-01



为大家推介的是北宋大文豪欧阳修的《秋声赋》。赋是我国古代一种韵文体,它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性质。最初的赋是由屈原的楚辞演化而来,可以说它是由诗歌演变而成的,更为灵活,篇幅一般也较长的一种文体,我们这里只摘选了《秋声赋》的一小段。


品读=小禾  题图来自互联网

音频由小禾携阅读社中级班学员郑娱、周子跃、闻欣怡、马康轩共同演绎,小禾编辑合成。


秋声赋(节选)


(宋)欧阳修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sǒng)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sà),忽奔腾而砰(pēng)湃(pài),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cōng)鏦铮(zhēng)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rǔ)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插图作者:阅读社中级班-方誉霖


这一学期,带孩子们精读美国经典儿童作品:乔治·塞尔登的长篇童话《时代广场的蟋蟀》。这个故事里有很多精彩的声音描写,因此练耳和有关声音的练笔也就成为我们贯穿始终的一个子题。临近期末,小禾顺势带着孩子们一起学习了欧阳修的《秋声赋》。这篇赋比较长,后段的内容比较深,因此,小禾仅摘选了开篇的内容,这一段对“秋声”的描绘精妙绝伦!


赋作从欧阳修夜读开始,他听到屋外西南方传来的萧飒秋声,觉得很奇怪,仔细倾听了一阵之后,命书童出门查看,书童看后回道:声音是树木间的风声。


插图作者:阅读社中级班-周子跃


在进入《秋声赋》的学习之前,小禾先给孩子们看了一小段视频,关于影视是如何制作音效的,包括风声,关门声,车声,高跟鞋在路面上的敲击声……孩子们看得兴致勃勃,由此也了解到,原来有一种职业叫做音效师,他们的职业要求他们对声音特别敏感。


拿到文字,小禾要求孩子们自己读,不认识的字问老师并注好拼音,不解释,只是凭自己的感觉朗读。小禾只问了孩子们两个问题:从哪里到哪里是对声音的描绘?描绘的是什么声音?


这一篇看上去有许多生字,似乎很难,注音之后,孩子们读起来却一点儿不费力,很快就找到了节奏。就这么自由读了两遍之后,两个问题的答案自然浮出了水面。



插图作者:阅读社中级班-郑娱


确认了从“初淅沥以萧飒”至但闻人马之行声”为声音描写之后,小禾拿出道具——沙锤,告诉娃们,小禾会根据文字来配音效,请大家一起轻轻地跟着小禾的配音来朗读描绘声音的那几句。经过第一遍的演绎,小禾要求大家注意声音的轻重和快慢变化,孩子们很快掌握了,朗读有声有色。如此,直接就请孩子们自己来解说文字的意思了。



插图作者:阅读社中级班-闻欣怡


欧阳修仔细倾听这西南方来的声音,一开始淅淅沥沥显得稀疏又萧条,忽然就变作奔腾澎湃的水声,又如同夜晚的暴风雨忽然降临,轰隆隆的雷声连同哗啦啦的瓢泼大雨宏大急促,包围了整个世界。这声音碰触到什么东西的时候,如金铁互相碰撞般鏦鏦铮铮,过了会儿又好像是夜袭的军队,所有人嘴里衔着物件儿,不敢发出一点儿兵器的鸣声,极速行走,听不到长官的号令,只有人和马快速的脚步声……




插图作者:阅读社中级班-郑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