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好,春天!

 用口叟 2017-02-02

立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

立春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 

立春三候

  [一候东风解冻]: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

  [二候蜇虫始振]: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

  [三候鱼陟负冰]: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立春诗词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 

唐·罗隐

一二三四五六七,

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

近水游鱼迸冰出。

立春三候是东风解冻、蛰虫始振和鱼陟(zhì)负冰。立春之日“东风解冻”,东方属木,木为火之母,火气温,由此才“冻痕销水中”,“波起轻摇绿”;立春日后五日“蛰虫始振”,“蛰虫”是冬藏之虫,此时被惊醒,动而未出;再五日“鱼陟负冰”,“陟”是升的意思,鱼因水底暖,感知阳气而上升,因为冰尚未消融而负冰,“立雪鹤深睡,负冰鱼聚沉”,春气还弱。

立春日晨起对积雪

唐·张九龄

忽对林亭雪,瑶华处处开。

今年迎气始,昨夜伴春回。

玉润窗前竹,花繁院里梅。

 东郊斋祭所,应见五神来。 

古人立春之时,有祭五神的习惯,诗中的“五神”指勾芒、祝融、后土、蓐收、玄冥等五方神,后土居中,其它四神分别主管春夏秋冬。 

这首诗写了古人迎春的习俗,还表达了诗人对春的喜悦之情。无论从春种秋收的劳动收获的实用角度讲,还是从春回大地、风光无限的审美角度说,春天都是值得歌唱的。

立春

唐·杜甫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 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唐朝立春日时兴食春饼、生菜,称之为“春盘”,所以说“春日春盘细生菜”。杜甫从晋人立春日以芦菔、芹菜为菜盘相馈赠的风俗起兴,接着回忆起当年梅花开时在“两京”(长安、洛阳)过立春日的盛况:春盘捧出高门,生菜由纤手传递,满眼白玉青丝;最后感触到自己远客在外,归计未定,巫峡江寒,说不尽飘零的悲伤,只有呼喊孩子拿来纸笔题诗遣怀。


木兰花·立春日作

宋·陆游

三年流落巴山道,破尽青衫尘满帽。

身如西瀼渡头云,愁抵瞿塘关上草。

春盘春酒年年好,试戴银旛判醉倒。

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

春盘春酒是传统风俗,立春日当食春饼、生菜,称为“春盘”。旛(fān)即幡,是一种窄长的旗子,垂直悬挂。立春这一天,士大夫戴旛胜于头上,本为宋时习俗,取喜庆之意。读陆游此词,抑郁之情贯穿始终,读上片,看到的是一个忧国伤时、穷愁潦倒的悲剧人物形象;读下片,看到的是一个头戴银旛,醉态可掬的喜剧人物形象。粗看似迥然不同,但仔细看看他脸上的笑全都是装出来的苦笑,终于领悟到这喜剧其实不过是更深沉的悲剧罢了。

卖花声·立春

·黄景仁

独饮对辛盘,愁上眉弯。

楼窗今夜且休关。

前度落红流到海,燕子衔还。

书贴更簪欢,旧例都删。

到时风雪满千山。

年去年来常不老,春比人顽。

元旦以葱、蒜、韭、蓼蒿、芥杂和而食之,名五辛盘,取迎新之意也。立春日,悉剪彩为燕以戴之,贴‘宜春’二字。簪欢,立春日簪幡胜为欢。 诗中这样的情绪:“茫茫来日愁如海,寄语羲和快著鞭”,是现实苦难的直接倾泻,而词中“前度落红流到海,燕子衔还”则是一团说不出的无奈。不说人渐老去,而反说春常不老,以一句“春比人顽”作结,可见作者对现实已不抱希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