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清名臣传之鄂尔泰:抚镇边疆的清朝功臣

 金色年华554 2017-02-03

鄂尔泰在八岁的时候就可会写文章,在二十岁的时候就中了举人,之后便任了官职,虽然很早就进入了官场,但是仕途似乎并没有什么要发达的迹象,他在自己四十二岁的时候,写了一首诗,其中写道“揽镜人将老,开门草未生。”又在其他一首诗中写道“看来四十犹如此,便到百年已可知。”他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年岁已高,但是却在仕途上并没有做出什么成就感到非常的困惑,也非常的担忧,他怕自己就这样度过了自己的一辈子。

大清名臣传之鄂尔泰:抚镇边疆的清朝功臣

然后事情在之后出现了大的转机,可以说是官运亨通,在雍正元年正月,他被任命为云南乡试的主考官,同年五月份,又被升为地方大员,之后又升为云南巡抚,同时管理着云南,贵州广西三省的事物,之后又发生了改土归流的争议,这样使鄂尔泰的实际权力变得更大了一些,虽然名义上是云南巡抚,但是实际上行使的是三省总督的权利,这样之前郁郁不得志的鄂尔泰终于在官运上熬出了头。

大清名臣传之鄂尔泰:抚镇边疆的清朝功臣

虽然鄂尔泰在官运上上升的很快,但是云南贵州广西那边当时民风还未开化,实行的还是土司制度,经济文化在当时也比较落后,同时还有蓄奴的恶俗,甚至土司在自己的无聊的时候,射杀奴隶来取乐。在面对改土归流的时候,很多土司会出现反抗,鄂尔泰的的兵营刚刚驻扎下来,土司就会来骚扰,甚至把他们的军营给烧了,在管理方面鄂尔泰出现了很大的困难,在把问题反应给朝廷之后,朝廷经过商议之后决定把实施改土归流,废除当地的残忍而落后的土司制度。

大清名臣传之鄂尔泰:抚镇边疆的清朝功臣

但是在实施改土归流的时候,出现很大的阻力,因为这个涉及到了大大小小的土司的核心利益,很多土司起兵反抗,但是鄂尔泰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不同的用兵计划,对于朝廷的命令实施的非常到位,同时也没有操之过急,力度把握的非常好,没有引起大规模的动乱。在起初的时候,土司态度都非常恶劣,很少有土司愿意合作,但是鄂尔泰带领军队对于不合作的土司坚决打压,很快便攻下很多土司的占有的地盘。

大清名臣传之鄂尔泰:抚镇边疆的清朝功臣

但是鄂尔泰对于合作的土司给予了非常好的对待,有些土司响应朝廷的计划,主动进行改土归流,这些土司有些愿意当流官的,鄂尔泰就向朝廷上奏举荐他们任命为当地的地方官,对于不愿意当流官的但是愿意进行改土归流的土司,上奏朝廷,请求朝廷的给予抚恤以安排他们之后的生活,鄂尔泰在这些事情上做的非常成功,在改土归流的大动作之前,才没有引起什么大的动乱。

大清名臣传之鄂尔泰:抚镇边疆的清朝功臣

之后鄂尔泰还在两湖地区进行改土归流,虽然这里也有土司,但是这里对朝廷的流官制度还是比较熟悉的,在改土归流中没有遇到什么大的问题、

正是鄂尔泰的对于朝廷命令的准确实施,松紧得当,对于抚镇边疆做出了很大的功劳,也是因为这些才成为大清的功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